和乐天洛下醉人,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刘禹锡,求译文?
原创

和乐天洛下醉人,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刘禹锡,求译文?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试着翻译一下。不当之处请赐教。

全诗如下:

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从容自使边尘静。 谈笑不闻桴鼓声。章句新添塞下曲。风流旧占洛阳城。

昨来亦有吴趋咏。惟寄东都与北京。

注释:

1、乐天:白居易。

2、令狐相公:令孤楚。与白居易、刘禹锡多有诗歌唱和。

3、旧相。指令孤楚。

4、词人作尹:指白居易出任河南尹。

5、桴鼓:战鼓。

6、塞下曲:指令孤楚所做《塞下曲》诗。

7、北京:指太原。太原为唐朝皇帝龙兴之地。唐朝时称为“北京。”

译文:

旧日的宰相如今镇守边关并不称意。词人出任河南尹还是那么多情。

在令孤相公的从容治理下。边境不起战尘;东都洛阳是和平繁华地。肆意谈笑。没有战鼓声声。

近日令孤相关新作了《塞下曲》。而白乐天引领的文坛风流依旧占领着洛阳城。

昨天我也有了新作吴趋咏。只寄给东都洛阳的乐天和北京太原的令狐相公。

其他观点:

先介绍下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从容自使边尘静。

谈笑不闻桴鼓声。章句新添塞下曲。风流旧占洛阳城。

昨来亦有吴趋咏。惟寄东都与北京。

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再如《望洞庭》;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受道家影响。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一、《同乐天登栖灵寺塔》。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浪淘沙词》、《西塞山怀古》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堤上行》三首之二、《竹枝词》二首之一。

作品风格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他说:“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谒柱山会禅师》)。刘禹锡早年随父寓居嘉兴。常去吴兴拜访作为江南著名禅僧兼诗僧的皎然和灵澈。据其《澈上人文集纪》自述。当时他“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这一早年经历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很深。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诸如“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始闻秋风》)这类诗句。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至于其七言绝句。也是别具特色。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就诗意看。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再如他那首有名的《秋词》。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刘禹锡深信道教。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另一方面。他又极重视主体的观照与冥想。在《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引》中他曾说: “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于词。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

  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像他的名句如“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越中蔼蔼繁华地。秦望峰前禹穴西。《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他对历史、人生进行沉思之后的一种感悟。这种感悟以形象出现在诗里。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辞赋

  除诗歌与论说文外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在唐代辞赋史中。乃至整个辞赋史中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其存赋十一篇。与唐代各家所存辞赋数目相较。也不算少了。马积高在其著作《赋史》中评价中唐时期的辞赋家。列柳宗元为首位。韩愈、刘禹锡并列其次。又将柳宗元之辞赋同屈原相提并论。即可见一斑。而实际上。刘禹锡本人也是对自己的文章水平颇有自信的。在其《子刘子自传》中他说:“天与所长。不使施兮。”这里的“所长”指的即是自己的长于文词。而在这“文词”之中当然也包括辞赋在内。在刘禹锡的十一篇辞赋作品当中以《秋声赋》最受后人推崇。

  由于刘禹锡的辞赋多数创作于贬谪时期。因此逐臣之悲与怀才不遇便成了其辞赋创作的重要主题。骚怨情怀是其主要的情感寄托。同时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也贯穿始终。此外。除了反映贬谪愁思的作品。其辞赋还有应试科举所作的律赋——《平权衡赋》。怀古伤今的《山阳城赋》。悼亡的《伤往赋》。描写景物风俗的《楚望赋》。作为唐代重要的文学家与哲学家。刘禹锡的诗歌成就较高。是唐诗研究的重要领域。而诗文又为当时的文学主流。故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必然要受到其诗歌创作影响的。例如刘禹锡诗歌的主题便影响着他辞赋的主题。许多在其诗歌中描绘的场景画面、表达的情感内容。同样也出现在他的辞赋作品中。因此研究其诗文与辞赋的互动关系是其辞赋研究的有利环节。

论说文

  刘禹锡的文章以论说文成就为最大。一是专题性的论文。论述范围包括哲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方面。哲学论文如《天论》三篇。论述了天的物质性,指出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并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分析了“天命论”产生的社会根源。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其他方面的论文如《答饶州元使君书》、《论书》、《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书》、《答道州薛郎中论书仪书》。都征引丰富,推理缜密。巧丽渊博。雄健晓畅。二是杂文。一般因事立题。有感而发。如《因论》七篇;也有的是“读书有所感。辄立评议”。如《华佗论》、《辩迹论》、《明贽论》等。这些作品。短小精悍。隐微深切。或借题发挥。针砭现实;或托古讽今。抨击弊政。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刘禹锡认为自己所长在“论”。韩愈所长在“笔”(《祭韩吏部文》)。反映了他对自己的论文的重视。刘禹锡的散文。与他的诗歌一样。辞藻美丽。题旨隐微。柳宗元说他“文隽而膏。味无穷而炙愈出”(刘禹锡《犹子蔚适越戒》引)。为深中肯綮的评价。



其他观点:

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章句新添塞下曲。风流旧占洛阳城。昨来亦有吴趋咏。惟寄东都与北京。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1:22

    辞赋,刘禹锡,洛阳,诗歌,词人,乐天,称意,北京,相公,作品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1:22

    没想到大家都对和乐天洛下醉人,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刘禹锡,求译文?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1:22

    试着翻译一下。不当之处请赐教。全诗如下: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从容自使边尘静。 谈笑不闻桴鼓声。章句新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