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
原创

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

其他观点:

原因如下:

这个制度起源于周朝。当时的辅佐大臣周公旦看到了殷商的统治者因为荒淫无道、社会秩序混乱从而最终导致了灭亡的过程。

深知天难谌、命靡常的他就想着怎么避免重蹈覆辙。怎么让这个国家长久的运行下去。慢慢的摸索后。最终构建了这个制度。

这是一套很系统的完善的关于“礼”和“乐”的制度。就是现在称为《周礼》的这部书(当然周礼的成书过程众说纷纭。这里暂不展开)。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划分。

等级划分中明确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亲疏贵贱的社会伦理关系。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等。那么很明显的是没有比君再大的了。这样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统治。父父子子的关系也规定了传承的基本原则。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周公与中国文化》一文中又说:

“封建之要义。在文教之一统。故推及西周封建制度之极致。必当达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太平大同之理想。皆由此启端。故周公制礼作乐之最大深义。其实即是个人道德之确立。而同时又是天下观念之确立也”

通过这段话又能看出西周礼乐制度是想通过建立个人道德的标准。然后把这个标准的观念普及下去。来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目的。让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那么大家的行为就有了准则。就不会再有因为行为没有依据而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情况。这样天下就可以和平了。

而其中的“和”又涉及到了权利、财产和平继承、过渡的问题。而古人往往都是有好个儿子。搞不好就要不和平了。那怎么办?

因此嫡长子继承制明确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基本原则。

就是长子最重要长子最尊贵。长子有一切的优先权。这样一来就断了其他人的念想。从而换来和平。

结束语

所以嫡长子继承的制度就是为了避免了暴力流血事件的发生。进而达到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

以上仅仅是个人寻找相关资料整理的答案。各位看官要有新的资料和我这相悖的话。欢迎批评指正。

其他观点:

虽然中国在商朝时期基本已经确立了一夫一妻制度。但实际上妻子以外尚有许多妾氏。据胡厚宣统计。如商王武丁。正妻去世之后。先后又续娶了两任妻子。除此之外。尚有妾氏67人。仅儿子就有53人。如何选取继承人就是统治者十分担心的问题。

商朝早期。基于婚姻制度的变化。在一段时间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的继承制度。但仲丁之后。王位继承陷入混乱。直至康定之后。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商朝王位继承才进入平稳阶段。

嫡长子继承制宽泛来说是父死子继的一种形式。简而言之。皇位一定是传给儿子。但选哪个儿子就是比较困难的问题。选择的标准难以确定。比如所选贤。但如何才能称为“贤”是没有统一标准的。这样情况下。按照出生顺序就是比较合适选择。况且儿子多的情况下。等皇帝去世时。年龄大的皇子。也能够镇的住场面。但是皇帝可能有很多妾氏。正妻只有一个。正妻地位很高。去世后还能和皇帝一起享受祭祀。这种情况下。如是长子不是正妻所生。就又容易发生混乱。且没有正妻地位很高但是儿子地位难以保障的情况。这在等级社会是难以接受的(当然特殊情况除外)。所以这种情况下。就先嫡后庶。先分出个身份的差别。再按长幼顺序。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3:07

    长子,制度,儿子,周礼,商朝,社会,情况下,中国,目的,父子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3:07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人为何要嫡长子继承?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23:07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其他观点:原因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