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苏联五年计划(пятилетка)是苏联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全国性的经济计划。目标是令苏联的经济迅速发展。该计划是由斯大林推展。由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Госплан)在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制订细节及执行。成为苏联共产党经济发展的总方针。自1928年发起至1991年苏联解体共实行了十三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是于1928年至1932年推行的。其主要目标是发展农业集体化。斯大林认识到工业的进步必须由农业基础的发展上加以支持。
故此。斯大林将全国的农业发展纳入计划之中。通过小农庄的合并成大型“集体农场”以推动现代化耕作方法。包括机械化生产及采用化肥;以及达至规模经济。共同享有土地、农产品及生产设备。集体农场的生产目标由国家根据全国或地区需要加以规定。
由1929年开始。集体农场的数目有57000个。至翌年则增加至8万多个。此后自1931年开始。国营集体农场数一直维持至20万个以上。而每个农场的平均面积也在1929至32年期间扩大了二十倍之多。但农业集体化却深受农民。特别是富农的反对。农民不愿将土地及农产品交予政府。以及不愿在政府的控制计划下进行生产。于是大批农民宰屠家畜、烧毁农作物。以免被政府充公。引致农产产量的急剧下降。唯政府无视农民的反抗。继续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对反抗者加以镇压。
除农业外。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如于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中亚开探新地区。以便发掘煤矿及矿石矿。为重工业发展打下基础。而另一方面。此计划也有着重在电力的发展。大力推行电气化。而政府也加强对煤及油等燃料的独裁控制。
第二个五年计划在1933年至1937年推行。其主要目标则由农业转为发展重工业。斯大林为煤、铁、钢等工业生产定下高额生产目标。及下令兴建发电站、矿井及油田。又改进运输设施。结果在短短数年间工业产量有大幅度提升。以钢产量为例。1938年的钢产量比一次大战前增加近三倍、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百多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比英国和法国的产量总和高;同年苏联在世界制造业产量的占有率仅次于美国、德国及英国。位列第四;工业产量的提升带动能源耗用量比一次大战前增加三倍有余、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十二倍。同样仅次于美国、德国及英国。而乌拉尔地区及西伯利亚地带则建设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在“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总共有4500个大企业建成投入生产;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0%。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39%。轻工业增长了100%。农业总产值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负增长。增长了54%;国民收入增长了109%。人民的工资基金增加了1.5倍。集体农庄农民收入增长了2倍多。到1937年。大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加了1倍。比1913年增加了7倍。大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工业的增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了技术上的重新装备。1937年苏联的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0.6%。仅次于美国。超过德国、英国、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已取得了彻底胜利。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例占到99.8%。
分析一下前两个五年计划的整体特征:
一是斯大林模式的五年计划存在着对经济系统的高度控制。在产业所有权及管理方面。1936年国有制单位占有全国工业产值的百分之九十七。农业产值的百分之七十六(集体农庄占有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中央对国有企业占有百分之九十;地方则只占有百分之十。存在着高度集中化。另外在实际生产上。中央的指令也贯彻整个生产过程。企业主管由中央委派、国有企业的财政预算及年度计划由中央审批、国家指令代替市场原则、按政府需要生产及分配资源。譬如以重工业优先。指令性经济计划完全体现其中。
二是五年计划成功令俄国迅速进行工业化。在1940年。钢、煤、石油、电力产量都达至新高(之后才因德军入侵而有所回落)。苏联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强工业国;而在东部兴建新的工业城市则有助西伯利亚及乌拉尔山脉地区的开发。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轻工业也得到一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得到改善。提前一年完成的苏联1929~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生产资料生产年均增长28.5%。消费品生产(第二部类)年均增长速度也达11.7%。(《经济史》第3卷第285页)。1933~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的消费品生产又比1932年增长100%。年均增长高达14.7%。1935年首先取消了面包和面粉、米的配给制。后来又取消了按定额发放的其它食品的配给制。1936年初。工业品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与1932年相比。苏联1937年通过零售商品流转渠道供应的重要日用工业品和食品增长情况如下:针织外衣增长2.86倍。针织内衣3.08倍。砂糖1.92倍。动物脂肪1.59倍。糖果点心0.81倍。灌肠和熏制食品3.90倍。靴子1.18倍。长、短裤子0.97倍。自行车3.2倍。留声机10.7倍。手表7.2倍。消费品的销售额有了很大的增长。
其他观点: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始时间1928年
结束时间1932年
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于1928年10月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并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等新兴的工业部门。1932年的工业产值是1913年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1932年苏联的发电量达到173亿千瓦时。1929年开工建设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比1913年增加了6倍。苏联的石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苏联还建了规模巨大的重型机械厂。1929年动工的欧洲最大的拖拉机厂到1932年第一期工程建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
开始时间1933年
结束时间1937年
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总共有4500个大企业建成投入生产;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0%。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39%。轻工业增长了100%。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4%;国民收入增长了109%。人民的工资基金增加了1.5倍。集体农庄农民收入增长了2倍多。到1937年。大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加了1倍。比1913年增加了7倍。到1937年。苏联的钢产量达1770万吨。钢材为1300万吨。生铁为1450万吨。煤为1.28亿吨。发电量为365亿度。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六千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钢铁、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机械、精密仪器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在东部地区兴建了钢铁、重型机械、煤炭基地。伏尔加—乌拉尔石油基地等;在中亚兴建了塔什干食品加工和畜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机械化采矿基地;在阿穆尔河流域兴建了共青城飞机制造厂。
1937年苏联的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0.6%。仅次于美国。超过德国、英国、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苏联在二五期间。高速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也纠正了农业集体化一些偏差。集体农庄向着稳健方向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其他观点: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建设的开端。同时也是人类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到1925年苏联的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但是苏联现代工业还比较落后。钢铁、电力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汽车、飞机制造、化学合成、大型机器设备制造(发电站成套设备、自动生产线设备)等等最新的大工业几乎一片空白。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如果苏联在此时遇到帝国主义集团的侵略。苏联当时的工业水平和生产能力是不能保卫苏维埃政权的。20世纪20年代中期。西方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都达到或超过一战前水平。尤其是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一些欧美经济学家称资本主义已消灭了贫困。空前的繁荣让他们充满信心。并继续封锁苏联经济。苏联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红色孤岛。更加严重的问题是:苏联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劳动者的素质也不高。到1927年。苏联还有50%的文盲。国防力量还较为薄弱。红军的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和军事指挥能力、各兵种协同能力不足以保卫社会主义苏联。斯大林为首的共产党敏锐的意识到:不搞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的国民经济就上不去。特别是如果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落后的话。苏联就必然被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打败。
但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最佳方案的许多重要产品的计划没有能够完成。许多新建成的大型企业。由于不懂得管理和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严重缺乏。生产能力没有发挥出来。比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1932年3月一期工程投产时每天才能生产3台拖拉机。1934年才达到一天生产68台。勉强达到设计水平。
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
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是指自1933年至1937年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领导核心的联共布的领导下进行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1936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1937年该计划超额完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099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苏联,五年,计划,斯大林,第一个,工业,第二个,美国,增长了,重工业
没想到大家都对哪位可以详细讲解一下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苏联五年计划(пятилетка)是苏联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全国性的经济计划。目标是令苏联的经济迅速发展。该计划是由斯大林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