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邀!
柳永的词在宋代这么流行。可以从作者、传媒、受众这三个环节说说。
首先说作者柳永。职业填词人。才情横溢。风流倜傥。更自喻貌如宋玉。兼具音乐才华和浪漫天性。偶像派和实力派的综合体。更重要的是接地气。长年与乐工。歌妓交好。使其轻易收集到众多民间词曲。并依此改编。成为以民间俚曲俗语入词的大家。也因为这点。其仕途上受到以晏殊为代表的一众名士排挤。至其进一步恣游于歌楼妓馆。从而对传媒、受众有了很深入的了解。
再说传媒。歌妓是当时词作的主流传播渠道。《全宋词》收录柳永词212阙。当中超过70%的篇章都是描写歌妓。并且多是以一个相对平等的视觉描述。内容涉及歌妓容颜。心情。生活等方方面面。俨然成为当时歌妓的代言人。而其也与众多名妓交好。单能从词里找到名字的就有: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等等。还未包括谢玉英、陈师师、赵香香等有故事记录的名妓。这些歌妓大多有着“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的色貌。是坊间较低层次风月女子的偶像。她们对柳词的追捧。使柳词获得了更大范围的传播。以至“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柳永一生放纵爱自由。既无成家。也无财产。其最后死在名妓赵香香家。靠谢玉英、陈师师一众名妓凑钱为其安葬。据传。出殡之时。满城歌妓都来了。“一片哀声。半城缟素”。这便有了\"群妓合金葬柳七\"的话本。可见其在歌妓中的地位。
最后说说受众。如上所说。俚曲俗语入词。更具大众文化标签。而柳永的际遇。也成为众多执绔子弟的偶像。
再说一个故事。如上所述。柳永仕途上极不如意。写下了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词句。谁知命运弄人。隔年科考则高中。只待皇帝圈点放榜。但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名字时。龙颜便有不悦。在旁批了:“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却依此自称是奉旨填词。把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话题性发挥到极限。成了众多落傍纨绔的托词。而这些纨绔子弟也是当时风月场所的主力消费群。
以上所述便是柳词流传广泛的主要原因。
其他观点:
人们对柳永的词有一个评价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这说明。柳永的作品。比皇帝的谕旨还传播得更快、影响更大、范围更广。
通俗的说。柳永就是北宋的流行歌曲的词作者。他的词一写出来。全国上至公卿之家。下至里巷之屋。广至所有的歌舞茶楼、倡家行院。一律在唱他的词。在极短的时间里。就风行全国。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柳永。只有一个柳永能做到这一点。
柳永的词流传有多广?影响有多大?举个简单的例子。柳永曾经作一曲《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在词中。写尽了北宋杭州的自然美景和繁华富庶。此词一出。轰动八方。不仅中土大地的歌女们在唱。就连北方的金国女真族的广袤大地上。也大为流行。金国皇帝完颜亮听了此曲。竟被江南的美景闹得茶不思、饭不想、夜不寐。立即准备挥师南下。以一国之力来争抢词中所描绘的盛景。后来他果然提兵侵略宋朝了。
那么。柳永的词为什么会这么流行呢?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他的词不像北宋其他士大夫的词作。极尽雕琢。追求古雅。柳永与他们不同。他作词通俗晓畅。注重感悟。他的词都是情到深处时从心底蹦出来的。而不是躲在书斋里想出来的。所以。更打动人心。人家一读。就能感同深受。而且深为折服。
第二个原因就是接地气。柳永的骨子里是一个平民诗人、里巷词家。他虽出身官宦之家。但他更钟情市井生活。多年的游历。使他对平民百姓。尤其是青楼歌舞场的烟花女子情深意切。他了解她们的生活。他与她们同生活。所以。他的词作里有很多与歌妓舞女交集的内容。这些鲜活的素材。使他的词感情真挚。语言优美。通俗有趣。烟火味十足。
第三个原因就是术业专攻。柳永虽然也曾走科举之路。但他在科举和入仕的路上一直磕磕绊绊。比如。当时的宰相晏殊也是一个大词人。柳永去拜访晏殊。晏殊尽管接待了他。却说:“我也爱作曲子。但不作‘针线慵拈伴伊坐’之类。”当面与柳永划清界线。而做官以后。柳永远也多不如意。徘徊不前。
所以。官场不是他的疆场。他便把精力投入到市井。烟花柳巷。寄情风月。醉卧花丛。青楼处处为他敞开怀抱。他游历数十载。词章冠天下。所到之处。市井欢腾。到哪都有家的感觉。他更加开心。开心就佳作频出。
确实。在那个文学并不眷顾市井的时代。柳永通过市井而成为了一代名家。这既是方向选择上的成功。更是人生选择上的成功。他因此也受到了歌女们的极大欢迎和爱戴。陈师师、赵香香、谢玉英。一个个冰雪聪明。色艺双绝。独把柳永当知交。“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据说。柳永死后。她们凑钱为他安葬。
其他观点:
柳永诗词婉约。风情万种。他真的算得上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风流才子。先来欣赏一下他的名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出生在宦官世家。他从小耳濡目染。所写诗词多偏柔美。虽曾立志仕途。但最终沉醉花街柳巷。尤其是两次科考不中。更是工于词曲。
柳永是位风流才子。他同时还是屡试不中的不得志之人。他出没秦楼楚馆。是歌楼妓女的心目中的“老铁”!
他放荡不羁。他自由洒脱。他不修边幅。他敢恨敢爱!他用句俗话说。是一个无室无妻的光棍儿。却同时是一位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
想起柳永。那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似乎看到江南的烟雾秋色里。斜阳中。满腔离愁的柳永。正和前来送行的几个妙龄少女惜惜话别。手牵着手。泪眼看着泪眼。柳永眉头一锁。便又一次低吟长诉起来:“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柳词是在青楼中闻名的。传唱于期间经久不衰。他最后过世时。仍在青楼。也算是死得其所。因为他太过贫穷。无数歌姬前来吊唁。载歌载舞。蔚为大观。而且此后清明节时。便各地青楼女子相约。一起为柳永扫墓祭祀。甚至还形成一种习俗。称为“吊柳会”。
有了这些铁杆女粉丝们。在柳永生前身后的崇敬和传唱。有了丰富婉转的诗词内容。柳永的诗词不被广为流传。似乎都不可能了!(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103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柳永,歌妓,青楼,市井,浮名,俚曲,仕途,诗词,北宋,都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柳永的诗词为什么会流传这样广?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邀!柳永的词在宋代这么流行。可以从作者、传媒、受众这三个环节说说。首先说作者柳永。职业填词人。才情横溢。风流倜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