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打不死的“小强”。自是百变书生。
1、四次落第又何妨。花坊自有暖心人
柳永。宋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和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一样都有一个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心。可是。上天却和他开了玩笑。四次科考而不中。更被宋真宗赐旨花坊填词。朝廷少了一名干将。歌女们却多了一个懂他们的知心人。于是柳永在花间徜徉。他用文采。更用真诚谱写一曲又一曲男女平等的词。成就了多少名媛佳丽。更成就了自己。
2、小令已是昨夜花。词调且慢我来开
柳永更是一个文学改革家。自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词坛。是柳永另开蹊径。自编自写慢词并发扬光大。使慢词登上文学的舞台。同时他也是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人。《蝶恋花》、《卜算子》宋词之美让人向往。更添小市民的生活情趣。
3、不笑廉颇两鬓衰。半百入仕成名宦
在柳永痴迷填词谱曲慰藉此生时。宋仁宗想起了那些流落民间的治世之才。特开恩科。柳永终于在半百之年可以一展当年之雄心壮志。在任余杭时。他尽心尽力。深的其民爱戴。被称为“名宦”。柳永。原名三变。莫不是天意?但无论如何。他是打不死的“小强”。更是风流不改其性的百变书生。
其他观点:
情深无人诉。壮志无处酬。
他是博学多才。妙解音律的“才子词人”;他是怪胆狂情。洒脱不羁的的“勾栏浪子”;他更是一生落拓。忍却浮名的“白衣卿相”。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受家学熏陶。心怀功名用世之志。然而世事诡谲。柳七虽然文采风流。却在科举上屡屡受挫。落拓不遇。五次科举。四次落第。第二次落榜时被皇上诏书批评“属辞浮糜”。便怒而写下那首鼎鼎大名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何其快意恣狂。柳永不仅自封白衣卿相。还把功名戏为“浮名”。皇帝老儿自是怒不可遏。一句“且去填词”。便断送了柳七公的仕途之路。
于是自嘲“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便投身秦楼楚馆。瓦肆勾栏。
情深无人诉。便诉于红衣翠袖;壮志无处酬。便酬于勾栏瓦肆。
仕途无望的痛楚。在红香软玉中得到慰藉。他把世人所不屑的青楼女子引为知己。为她们写歌作词。又兼之不为主流社会所容的相同境遇。他对她们又怜又爱。以至红粉佳人亦把他视为知己。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深巷花开。他乘兴而来。小楼香浓。他纵酒恣歌。许多青楼女子因唱柳永词而红透京师。 而何尝不是青楼女子最终成全了柳永?!让一个无法立足于仕途的落魄游魂。成长为一个在词坛熠熠生辉的文豪巨擘!
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第一次跳脱了花间词描写上流社会的桎梏。转而写真实的民间和卑微的底层。从市井民间开始。从妓女开始。从勾栏瓦肆开始。他将整个词界的传播交流第一次从文人中跳了出来。创造了“凡有井水处。必有柳词”的奇迹。
然而同为婉约派词人的李清照曾评价柳永“语出尘下”。甚至历代以来的词论家亦如是。在谈及柳永词的价值时。亦不忘批判一句“艳俗”。
细品柳永诗词。虽确有闺阁狎情。但亦不乏羁旅离别、怀家念乡之作。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阕《雨霖铃》。宦途失意与恋人离别相交织。歌不尽的哀婉离愁。叹不尽的失意惆怅。
柳永是多情之人。多情之人所作的多情之词。自是缠绵丰丽。音律谐婉。每次读及。便觉唇齿生香。让人迷醉: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情之一字。何其深也!
最爱的。还有他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整首词以景色铺陈为始。再悲慨去日苦多。及至相思遥寄。一气呵成。又气势悲壮。堪为柳永“不减唐 人”的扛鼎之作!
世间自有公允。柳永词流传至今。便是对柳七公最大的褒扬肯定。
哪怕偏激如王国维。在对其为人与为词深恶痛绝的情况下。也要赞一句“长调词以周、柳、苏、辛为最......柳词《八声甘州》苏词《水调歌头》更是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
一个婉约词人。被赞以“格高千古”。何其伟哉!
他这一生。繁华与落寞交织。寂寞与凄凉相偎。俯首低眉是他。风流多情是他。疏狂放旷也是他。
他留给世人的。是一身的风流骨和不朽的艺术瑰宝!
其他观点:
柳永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在宋词的发展史上极值得重视。他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创制了很多新曲。完成了慢词形式。扩展了题材。引入了民间文学的手法和口语语汇。他是慢词这种长篇词的开创者。在慢词方面他开拓了词的形式。是首位刻意锤炼慢词的大家。柳永以前。文人一向甚少填写慢词。所用词调多为篇幅短小的小令。柳永则大量使用了篇幅较长、流行于市井间的慢词。柳永对词坛的两大贡献。一是“领字”的使用。一是在叙事抒情中注入抒情成分。柳永羁旅行役之词。就内容而言。在词的发展演变史上。具有开拓的作用。当时士大夫并未以词正面抒写自己的怀抱和志意。柳永拓展五代以来离别相思之词。首先写离别相思之情。直接出之以男性口吻而非女性口吻。真切写实。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抒写男女感情。特别是男性的恋爱心理。
柳词杂用日常日语。历来词话对此有褒有贬。评价各有不同。士大夫并不欣赏柳永为乐工歌妓所写的流行歌词。认为其“浅近卑俗”、“词语尘下”、“声态可憎”。宋代李清照、王灼、沈义父都批评柳词过于鄙俗。当时人们认为柳永违背了士大夫的标准与品味。批评柳词语言浅近。内容淫冶。只能吸引没有学识的人。柳词的高雅处则受历来文学评论家赞不绝口。有文学史家认为。柳词合叙事写景抒情而为一。巧妙之处。“可推天下第一”。《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受苏轼一再赞美。认为世不多见[3]。苏轼认为柳词佳作“不减唐人高处”。具有唐诗最高的妙处。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105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柳永,词人,他是,勾栏,宋词,白衣卿相,浮名,小令,多情,是他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柳永?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打不死的“小强”。自是百变书生。1、四次落第又何妨。花坊自有暖心人柳永。宋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和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