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水肥。顾名思义是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藻类、浮游生物等有机物。营养成分丰富。作钓时。水质的肥瘦很容易进行辨别。常规情况下水色为碧绿或深褐色。水体中带有浓郁的藻腥气则多是肥水的表现。那么水肥时鱼饵该怎样调整呢?本篇。结合实际作钓经验咱们来聊聊这一话题。
通常。夏季是水体富含养份最高的时期。且常见于自然环境下的河流、池塘等小型水域。彼时蚊虫的大量繁殖。藻类的衰败等无疑给鱼类的摄食提供了方便。
以本地大龙湖支流为例。该水域资源丰富。鲤鱼、鲫鱼、翘嘴、白条等密度较大。缺点是水质偏肥。随手打一盆开饵水。肉眼即可识别大量的浮游生物以及蚊虫退下的躯壳等。不仅如此。作为城市景观河道。该水域周边多为绿色植被、树木。水底堆积了大量的落叶、水草等腐殖物质。水体颜色为深褐色。水质肥沃程度可想而知。
那么生活在这种水域的鱼类习性又会有哪些变化呢?从实际作钓经验来看。一是鱼类可选择的食物较为丰富。包括水体中的藻类、浮游生物以及岸边的花果、草籽、昆虫等都是摄食的主要来源。所以其摄食性更偏向于天然的动植物蛋白;二是以上列举的食物多为微粒、细小的状态。鱼类对于饵料的适口性要求比较高。常有轻口的表现;三是藻类、腐殖物较多的水域常会有溶氧量不足的现象。鱼类开口率降低甚至会有离底上浮的表现。(下图为钓场实景图)
根据前文所述可以得出结论。肥水钓场的鱼类具有开口弱、摄食性偏天然、对饵料的适口性要求较高等特点。给予我们的用饵奠定了基础。具体分析:
首先是开口弱的问题。通常夏季的高温、低气压以及藻类、腐殖物较多会使水底的溶氧量将低。鱼类的开口较弱或离底上浮。那么除了严重的缺氧浮头之外。使用麝香型酒米打窝可适当的缓解这一现象。麝香浓郁的味型可刺激鲫鱼中枢神经。使其处于兴奋状态增加开口率。此外。也可以在饵料中添加麝香米促使鱼类进食。
其次是口味偏自然的问题。实际上水质偏肥时。使用蚯蚓、玉米、麦粒等纯天然饵料更符合鱼类的摄食性。然而以上饵料皆缺少诱鱼性。需要配合窝料以及逗钓来使用。这一点倒不如商品饵的诱钓效果突出。
关于商品饵的使用。目前多数钓鱼类文章推荐使用味型清淡或纯香的饵料作钓肥水。但经笔者测试实际效果却并非如此。最根本的变化是使用含有腥味元素的香腥型饵料。小杂鱼的鱼口较多且能够钓获鲫鱼。改为清淡、纯香的饵料后鱼口却逐渐减少直至停口。后期笔者又经过多次验证。直接使用纯香、清淡的饵料诱钓效果确实不及前者。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诸如腥香或香腥类饵料多为麸类、虾粉、薯粉、促食剂组成。其中谷物原料以及虾腥的味型符合自然水域食物的特性。此外。多数淡水鱼类对于腥味的需求属于原始的本能。腥味代表了动物蛋白的摄入。更容易唤起其摄食的欲望。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在夏季作钓时更偏爱使用主香淡腥的饵料。比如60%的九一八野战+30%的蓝鲫香腥版+10%的速攻2号。九一八亦可用大板鲫、疯钓鲫、奶香鲫等香型饵料代替。总之。腥味素是作钓肥水时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是添加比例多少而已。
最后是适口性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来自与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的线组、鱼钩要小。较大的线组与鱼钩很容易导致挡口。常规情况下1.5号主线、0.8号子线、5号溪流钩的搭配即可在野钓的环境下大小兼顾。二是使用拉饵作钓。拉饵具有饵团小、比重轻、附钩性强等特点。可对应肥水鱼类开口轻、适口性高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拉饵中添加新四季、速攻2号等状态饵。可使饵料蓬松以及增加溶散性。
延伸阅读:以上内容主要阐述的是在自然水域水质偏肥的前提下用饵的调整。此外。一些水库、养殖池塘等管理场还存在抛洒生物化肥、动物粪便等用于人工增肥。那么在上述饵料调整的基础上。还需要避开增肥后数天的闭口期方可选择出钓。
本文重点回顾:一、肥水水域的鱼类具有开口弱、摄食性偏天然、对饵料的适口性要求较高等特点;二、使用麝香型酒米可缓解因水底溶氧量不足产生开口弱的问题;三、肥水塘作钓宜使用天然的饵料。商品饵则适合使用主香淡腥饵料;四、以小钩细线搭配、拉饵的方式作钓。饵料则更具有适口性。以上内容便是笔者结合实际作钓经验做出的回答。希望给钓友的作钓带来帮助。
原创:乐园之失。欢迎关注留言互动。感谢阅读!
其他观点:
首先很荣幸来回答您的问题。要想在水肥的水域取得好的鱼获。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肥水?肥水对鱼类摄食有何影响?然后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去制定相对的措施直到把肥水中的鱼儿钓上来。今天小编就结合多年实钓经验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这方面的知识:
本文脉络:
到底什么才是水肥
水肥时对鱼儿的摄食会造成什么影响
在肥水中垂钓时鱼饵的调整
到底什么才是水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水肥。顾名思义说明水中好像加了肥料一样营养丰富。在钓鱼圈中。水质的肥瘦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水质能见度较底(比如底于30cm)、颜色发绿的水质大家就把它当成肥水了。其形成原因一般有以下四种:
1、农业作业化肥水的渗入。在农耕区或者林业区施肥灌溉时经常有氨、磷、氮、钾等化肥流入水域中。造成水中微生物、水草等疯长。此类水中营养物质丰富。鱼儿根本不用提心食物来源问题。
2、水域相对封闭、水流交换差。一些野湾、黑坑、鱼塘、小湖和小水库都是独立的小片水域。没有外水注入。长时间不换水导致水底淤泥加厚、水的PH值偏酸。这种塘口经常有水底缺氧现象。一旦溶氧量变低。鱼儿便食欲锐减。
3、动物粪便的不断排入。有些池塘被人为性倒入动物粪便。甚至有的地方养殖场的排污口直接通向鱼塘。同样会导致水中微生物质含量提高。水质偏酸、偏肥。
4、黑坑钓鱼期间大量的食物来不及被鱼儿吃掉。沉淀到水底后造成水中营养过剩。时间长了就会变质、变臭从而导致水质变肥。
水肥时对鱼儿的摄食会造成什么影响
1、肥水溶氧量普遍偏低。造成鱼儿胃口下降。
2、水中的鱼儿不缺食物。普遍不会处于饥饿状态。对一般性饵料提不起兴趣。
3、水质不好。能见度低。水有腥臭味。且水草、水藻、水生微生物泛滥。水面时常有漂浮物等。造成一定的抛竿困难。
4、鱼口不利索。即使鱼儿咬钩也几乎都是轻口。往往浮漂轻轻点动一下就上鱼了。
在肥水中垂钓时鱼饵的调整
在肥水中垂钓如何选择饵料呢。建议走两个极端:
1、应用味型比较淡的饵料。比如应用原味饵料。当然如果能拿到原塘颗粒的话就更好了。将原塘颗粒研磨成粉直接搓饵或者拉饵施钓即可。如果没有或者找不到原塘颗粒时。建议选择那些味道比较清淡、绵柔的原味饵料(比如通用颗粒饲料粉、小黄面等)应对。在炎热的夏天。大家还可以在饵料中加入少量果味。可起到一定的开胃、促食作用。
2、选择味型较大的饵料。比如在搓饵中加入六合香、猎母乳等味道较大的添加剂。让饵料变得更加香甜可口。当然也可以应用浓腥的饵料。只是浓腥饵料易招小鱼。建议大家在用浓腥饵垂钓大个体鱼时应用浓腥皮筋颗粒垂钓。适当用散装腥味颗粒打窝。虽然等待时间长一点。上鱼效果也是不错的。
写在最后
如何在肥水中垂钓是广大钓鱼人比较是纠结的一个难题。了解肥水的特点我们就不难找出应对办法。如果以上办法还不见效。那就耐心一点。放平心态。增长糗鱼时间。时间长了鱼儿上钩是早晚的事情。
我是同行渔猎笔记。一位常年坐在水边喜欢思考和分享的实战派钓鱼人。
其他观点:
垂钓环境复杂、多变。直接影响到施钓技巧、方案的选择、确认。比如最频繁、常见的肥瘦水情况。因两者水情、鱼情截然相反。所以在选饵、用饵、选钓点、垂钓思路等等。均有较大的不同。所以施钓策略的针对性越显得重要。回到钓友的的问题“肥水时鱼饵怎么调”这个问题极具代表性。是许多钓友经常遇到的。本文以此为起点。一窥它的成因及选饵、调饵、用饵技巧、方法。
饵料的选择、搭配本质是上是满足鱼的摄食要求。所以了解、掌握肥水情形下。鱼的食性变化、特征显得格外重要。
肥水之所以呈现“肥”。意味着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碎屑、软体小昆虫、藻类微生物、落水瓜果枝叶等等。有的沉没水中最终失去活性而消亡、腐烂;有的则是埋没水底淤泥。隔绝空气而发酵。但不管哪种方式都能致使水体大量腐殖质的增加。不仅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溶氧。水体也多呈现暗绿色或深绿色。
活跃在肥水环境下的鲫鱼、鲤鱼等。不缺少食物。因此长期摄食过程食性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一是摄食变得挑剔。因为食物众多。可选择性大。鱼则“良味而食”哪些食物味型佳、适口性好。偏吞食哪些;二是腐殖质较多。味型突出、浓郁。鱼长时间吞食下。鱼的口味偏重。但正如此。鱼有强烈品尝新味型食物的冲动。这为鱼的饵料搭配指出了方向。
上文对肥水情形下。鱼的食性特征做了介绍。那么如何选饵、用饵。才能最大程度获得鱼的吃口呢?一般而言。主要两个思路、方法。
首先是选择味型清淡或本味饵料。前文提及肥水食物众多。鱼口味偏重。但总会品尝新鲜味型的冲动。实践证明这时选用口味清淡的素饵效果更佳。像一些化氏、龙王恨、天元等都有本味、清淡专门适合肥水垂钓的饵料。大都以麦麸、玉米面、雪花粉等清香类配料配制而成。像一些资深钓友也会自制也许清淡素饵。也有不错的效果。比如用麦麸、麦麸、玉米渣、粮食醋、糖蒜汁、白糖、味精等按照一定的配比、流程、操作步骤加工成饵料。或拉饵、或搓饵。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素饵。肥水塘里的鱼都能接受。这也需要钓友不断尝试。多做几次试验。比较每款素饵的吃口状态、频率。才能找到相对适宜的的。当然清淡素饵制作的方法众多。这里不再详述。
其次是使用药酒或其他添加剂。提升鱼的摄食积极性。肥水塘里的鲫鱼、鲤鱼等。经常有鱼口不佳的情况。比如夏季水温高、溶氧量低或者连续多日的阴天状况等。都会造成鱼口不积极。此时即便是用清淡饵料。也难有好鱼情。通常会添加适量药酒或其他添加剂。促进鱼摄食。比如麝香药酒。麝香中含有一定量的麝香酮。有股特殊的香味。在水体有极强的穿透力。在肥水阻碍较大的水质下。短时间内也能扩散较大的范围。另外麝香酮它能刺激鱼的中枢神经。在高水温下使其处于兴奋状态。提高鱼的耐高温、耐低氧的能力。促进它的摄食。像麝香味的玉米、麝香味的蚯蚓等。在肥水塘得到广泛应用。夏季高温时垂钓鲫鱼、鲤鱼明显强于其他味型饵料。搭配的饵料中。添加适量摄食药酒。提升饵料效果显著。但用量不宜过多。一般100克饵料搭配5毫升药酒。
钓鱼是个系统工程。肥水钓鱼同样如此。除去饵料选择、搭配有策略外。像钓点选择、浮漂调钓也有技巧可循。比如选择的钓点。肥水塘整体水体偏肥不假。但在风向风力的作用下。有的水域藻类微生物聚集的少。水体相对偏瘦一些。水体溶氧量较多。很容易吸引鱼群聚集。再比如肥水塘的入水口处。溶氧量不仅丰富。水质也清澈、偏瘦。也会有大量鱼群聚集。所以如果将钓点选择这两个位置。无疑大幅度降低垂钓难度。钓鱼人应全面考虑。将各个环节做细致。这样施钓笔者相信会有不错的鱼情、渔获。
原创:野钓分享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131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饵料,肥水,水体,鱼类,水域,水质,水肥,麝香,水中,鱼口
没想到大家都对水肥时鱼饵怎么调?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水肥。顾名思义是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藻类、浮游生物等有机物。营养成分丰富。作钓时。水质的肥瘦很容易进行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