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有什么区别?
原创

《三十六计》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有什么区别?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三十六计》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的区别:

围魏救赵: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相同之处是:

都是从侧面出发达到战斗胜利的目标。

不同之处是:

围魏救赵是以目标非常明确攻击敌人后方(或者要害)。迫使敌人回援而解困。

声东击西是以目标虚幻迷惑敌人。出奇制胜。

毛主席精读《三十六计》。把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用到了极致。

围魏救赵:

1929年1月。蒋介石命何键纠集湘、赣二省国民党军队三万余人。五路并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企图一举消灭井冈山红军。在此生死存亡关头。毛主席提出:我们既要保住红军。又要保住根据地。那只能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它是击破敌人‘会剿’唯一切实可行的策略。也是确保井冈山红旗始终不倒的最积极的方针。

毛主席还解释说: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国并不派兵去邯郸。却反过来围攻魏国都城大梁。结果魏军不得不回国救援。赵国都城也就此解围。

毛主席的“围魏救赵”之计。决定毛主席、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迂回敌后。向赣南闽西进军;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会同井冈山地方武装坚守井冈山。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打乱了何键的部署。何键急忙追击堵截。红四军在大柏地一战打败敌军。陈毅曾说。大柏地一战“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声东击西: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一生中的\"得意之笔\"。这场战役多次“出神入化”运用声东击西。取得战斗最后胜利。

毛主席根据情况的变化。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为红军赢得了时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围魏救赵是A和B战斗。A遇到困境。用A1攻击敌人重要B1。这样来解困。

声东击西者大不一样:A和B准备战斗。A分出A1。A虚张声势攻击B东边。实际A1攻击西边才是真正目的。并且声东击西能“灵活运用。多次运用”更能迷惑敌人。

这两场战役真正领会了毛主席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把“兵书”灵活运用到极致的智慧。伟人毛主席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活学活用”。

其他观点:

1.围魏救赵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2.声东击西 声:声张。击:打击。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声张和行动不一致。用以迷惑人。

两者区别在于所用的计谋不一样。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

其他观点:

俗话说的好啊。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其实三十六计里面所使用的所有计策都是克敌制胜。你真要分个理所当然的话。那其实能够说出处不同!可能对于我来讲。对于敌人的主力最终如何处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不同!

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说白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敌人的主力!避其锋芒。攻其侧弱!让敌人在有反应过来之前直接切中敌方要害。迫使敌人投降!要说还有没什么其他计谋也有。比如说经典的围点打援 。这个也算是其中一部分!

当然这三个计策合在一起就必须得确立一个前提。也就是你知道敌人的主力在哪里。并且。还必须得知道敌人的弱点在哪!要想使用这三个计策。你必须得完成以上两个前提。否则你所有的计策全部都可以归零!

在这其中重要据点和敌人主力。只能够二选一。如果你有实力。那你完全可以不用玩儿这两个计策!围魏救赵是先解决敌人主力。然后再解决敌人重要的据点。而声东击西是先消灭敌人的据点。然后再歼灭敌人主力!

围魏救赵。历史故事大家都知道!魏国攻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助。齐国派出军队攻击魏国首都大梁!最终围魏救赵。(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击败了魏国的军队。但是事实上作为祭品的赵国即使已经被攻破了国都。而魏国的主力军队之所以没有立刻回援。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她又想去攻打卫国。

当然说句题外话!

我们说一下这个围魏救赵!无论是魏国军的主力。还是魏国军队主力的部署。其国都能够做到知根知底儿。真实的历史上面这条技术的使用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一开始魏国的军队并没有上当!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运作。其中也包括了声东击西这样一个策略才让魏国的军队回防。最后寻找到战机。击败了魏国的军队。

魏国的首都大梁是魏国必须要防守的点。而对于魏国来讲。这么重要的一个战略要点肯定是派重兵防守的。而在什么情况之下。这重兵防守之帝为什么会失去保护。暴露在敌人的进攻锋芒之下。就是因为这军队都外派出去干其他的事情了!

此时进攻敌人的重要据点。主力军团在情况紧急之下。肯定会对沿途的事情不仔细查查!最终导致主力兵团在途中被消灭掉。而这个重要据点也拱手相让!

声东击西做简单。暂时消灭不了敌方主力。让敌人主力在未加入战场以前先消灭敌人的部分主力!或者是敲掉敌人的重要据点!总体来讲。声东击西是选择先去消灭敌人的重要军事设施。而不是选择直接去揭秘敌人主力!

最需要的是耐心和决策!无论是围魏救赵还是声东击西。其前提就是使敌人的兵力弱化分化!话在局部战场上形成兵力上面的优势!或者是形式方面的优势。然后利用这个优势不停的滚雪球吃掉敌人的部分军队。然后一步一步的将敌人给压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37:39

    魏国,敌人,围魏救赵,声东击西,主力,井冈山,据点,毛主席,军队,计策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37:3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十六计》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有什么区别?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37:39

    《三十六计》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的区别:围魏救赵: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