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特别是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敬辞经常与谦辞联系在一起。
比如:
1.令。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令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 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兄、 令弟、令侄等。
2.拜。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服:指佩服对方;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3.奉。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
奉陪:陪伴;
奉劝:劝告;
奉送、奉赠:赠送。
4.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指对方赠送(财物等)。
5.恭。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 恭贺、 恭候、 恭请、 恭迎、 恭喜等。
最常见的如“ 恭喜发财”、“ 恭贺新禧”。
6.垂。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垂问、 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7.贵。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贵干:问人要做什么;
贵庚:问人年龄;
贵姓:问人姓;
贵恙:称对方的病;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贵国:称对方国家;
贵校:称对方学校。
8.高。称别人的事物。
高见:高明的见解;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
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9.大。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
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
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
大妈、 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
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
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
大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
大名:称对方的名字;
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10.敬。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
敬告:告诉;
敬贺:祝贺;
敬候:等候;
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
敬请:请;
敬佩:敬重佩服;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11.请。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
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
请坐:请求对方坐下;
请进:请对方进来。
12.屈
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
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
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13光。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
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
光临:称宾客到来。
14俯。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
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
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
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15.华。称对方的有关事物。
华诞:称对方生日;
华堂:称对方的房屋;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华宗:称人同姓。
16.老。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或。
老伯、 老大爷、 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
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
老兄:尊称男性朋友;
老总: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后也称一些企事业第一把手为 老总.)
17.叨(tāo)
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
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
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
18.雅。用于称对方的情意或举动。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指正批评。
19.玉。用于对方身体或行动。
玉体:称对方身体;
玉音(多用于书信):尊称对方的书信、 言辞;
玉照:称对方的照片;
玉成:成全。
20.芳。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芳邻:称对方的邻居;
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年龄;
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名字。
21.贤。用于平辈或晚辈。
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
贤侄:称侄子。
其它的敬辞还很多。
其他观点:
尊称及谦称:
1.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2.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3.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4.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5.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6.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7.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8.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9.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10.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11.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12.内眷:指女眷
13.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14.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15.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16.舍亲:自己的亲戚
17.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18.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19.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20.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21.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22.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23.外舅:(书)岳父。
关于谦辞: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
“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其他观点:
一、我国古代的谦称:
1、“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2、“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3、“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4、“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5、“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6、“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7、“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8、“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9、“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二、我国古代的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1)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2)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3)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4)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 “圣” 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317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谦称,自己的,敬辞,的人,敬称,书信,事物,皇帝,人称,亲戚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用于对方的敬辞有哪些?并解释涵义?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往往使用敬辞。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特别是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敬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