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杨修(175-219年)。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母亲为袁氏(司徒袁安曾孙女)。由于他才思敏捷。灵巧机智。深得“一代枭雄”、东汉相国曹操的赏识。成为其谋士。曾官居主薄。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史书上称“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杨修少时聪颖。在他九岁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叫孔君平的人来拜见其父杨彪。因父亲不在家中。杨修连忙沏茶让座。并端出水果招待。孔君平看见杨修年少。便想戏弄。他拿起一颗杨梅。向杨修开玩笑说:“杨梅。杨梅。名副其实的杨家果。”杨修听后。毫不示弱。立即诘问:“孔雀。孔雀。孔雀是先生家的家禽吗?”孔君平听后目瞪口呆。然而。就是这位才思过人的杨修。由于自恃才能过人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冒犯曹操。最后被曹操下令处死。年仅34岁。曹操对杨修从厌烦到恼怒到痛下杀心。主要这几件事。
一是改建园门事件。有一次。曹操差工匠为自己建造一座花园。落成时曹操前去观赏。看后却不置褒贬。而是让人取笔来。顺手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扭头就走。工匠们不解遂请教向杨修。杨修略加思考。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是嫌门修的太大了”。于是。工匠们按照杨修的建议。对花园的门进行了改造。当曹操再来观赏时。甚是满意。问你们怎么知道我的用意?回答是主薄杨修告诉我们的。当时。曹操虽然在嘴上说知我者杨主薄也。但在心里却对杨修略有不满。
二是一盒酥事件。一天。塞北有人给曹操送来一盒酥饼。曹操正忙于公务。随手提笔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将其置放于案头便外出巡营。这时。杨修刚好有事来拜见曹操。看见曹操在酥饼上写的三个字。他没有经过曹操同意。就让大家把这盒酥饼分吃了。曹操回来问杨修为何这样做?杨修答道:“丞相。您在酥饼盒上不是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嘛。我岂敢违背您的命令?”曹操装着和大家说。杨主薄真是我的心中之虫啊。大家一番嬉笑。但心里对杨修却十分讨厌。
三是点破曹操梦中杀人的玄机事件。我们都知道。曹操生性多疑。总是担心有人要谋害他。于是他经常吩咐侍卫说:“我在梦里好杀人。我睡觉的时候。你们千万都不要靠近我。”一日。曹操睡午觉的时后把被子蹬落在地。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这时。曹操突然跳起来。拨剑杀了这个违抗命令的侍从。然后又上床继续假寐。半晌醒来后。曹操见状。作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假惺惺地追问:“是谁杀了我的侍卫啊?我和他不共戴天。”别人把实情告诉了他。曹操痛哭流涕。后命人将死去的侍卫厚葬。事后。众人都以为曹操会在梦中杀人。下葬时。杨修故弄玄虚的说:“不是丞相在梦中。而是我们在梦中啊。”有人向曹操汇报之后。曹操心里十分忌恨杨修。
四是吴质事件。为了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曹操与众人商议。欲立三儿子曹植为太子。曹丕知道这件事情后。秘密地邀请朝歌的长官吴质到他家里商议,因为怕有人发现。便把吴质藏在大簏子中运到府中。对外说簏子里面装的是绢匹。杨修知道后。直接上报曹操。曹操于是派人到曹丕府的门口观察。曹丕知道后。惊慌失措。但是吴质却说:“不要担心。明天再用大簏子装上绢匹。还运进府中来以迷惑他们。”曹丕按照吴质的计谋。又用大簏子载了一些绢匹运进府中。曹操的使者搜查后发现簏子中装的果然是绢匹。就回报曹操。为此。曹操怀疑是杨修故意诬陷曹丕。心里开始更加恼怒杨修。
五是教植斩吏事件。为了试探曹丕和曹植的才华。一天。曹操命令他们各自出邺城办事;私下里却让人吩咐看守大门的士兵。不准放行。当时。曹丕先到。守护城门的士兵阻拦。不让他出去。曹丕只得退走。曹植与杨修的关系甚好。经常与杨修彻夜长谈。他听说守门的士兵不让曹丕出城后便向杨修请教。杨修说:“你奉王命出城。如果有阻拦的。就把他们斩首就行。”曹植依计而行。当守门的士兵阻拦他出城时。曹植大声叱骂说:“我奉王命出门。谁敢阻拦!”随即。拔剑斩了阻拦他出城的士兵。曹操认为曹植有才能。但是。后来有人告诉曹操说:“这是杨修教他这么干的。”曹操大怒。不仅从不再喜欢曹植。而且心生杀掉杨修的想法。
六是教植巧作答事件。为了让曹植在曹操面前展现才能。杨修经常教曹植如何回答曹操所问的有关军国大事的问题。曹植烂熟于心。每当曹操询问曹植有关军国大事。曹植都对答如流。曹操认为曹植很有才能。心中甚慰。后来曹丕暗地里买通了曹植府中下人。让他私下告诉曹操。曹操大怒说:“匹夫居然敢来欺骗我!”。于是。曹操觉得不杀杨修。他的儿子们会勾心斗角。日后难得安宁。
七鸡肋事件。曹操杀杨修的机会终于来了。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曹操想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都。又怕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厨师端来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淳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夏侯淳便把这个号令传了下去。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让随行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兵。有人报告给夏侯淳。夏侯淳大吃一惊。于是请杨修至帐中问道:“您为何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鸡肋。吃起来没有肉。丢了又可惜。如今进兵不能胜利。退兵让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来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因此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到走时慌乱。”夏侯淳说:“先生真是明白魏王的心思啊!”然后也收拾行装。准备回朝。
当天晚上。曹操心烦意乱。不能入睡。便手提起钢斧。独自巡视军营。他忽然看见夏侯淳营内的士兵都在各自收拾行装。曹操大惊。急忙回营帐中召夏侯淳问其原因。夏侯淳回答说:“这是主簿杨祖德说的。他说大王要回去了。”曹操询问杨修。杨修用鸡肋的含义回答。曹操大怒。说:“你怎么敢乱造谣言。乱我军心!”便叫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头颅挂于辕门之外。
纵观史料。杨修虽然绝顶聪明。但他忘记了祸从口出的古训。自视聪明。屡次点破曹操的隐私,最后一命归天。这正如后人的评价:“聪明杨祖德。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绵帛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该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其他观点:
我是向日葵。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曹操在东汉末年乱世而起。善于捕捉机会。好生经营。终于掌握军权。立战功受封。他成为讨董先锋。收降黄巾军。入朝为相。实施一系列改革。恢复民生巩固统治。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时代的先锋。对于一个时代地贡献。但是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杀戮心太重。疑心病重。身边地谋士。鲜有能够善始善终的。
譬如说杨修、孔融、荀彧、崔琰、许攸、华佗等名人异士皆死于曹操地手上。说明曹操杀伐心太过强烈。而提问者提问地问题。笔者将通过还原历史阐述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孔融、华佗等人。
奸雄亦英雄的曹操(见图)第一。曹操杀杨修。杨修属于咎由自取。
杨修之死。属于自己的咎由自取。杨修之死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因.
——杨修参与世子之争。成为曹植出局的牺牲品:在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杨修站在曹植这一边。经常给曹植出谋划策。在曹丕已经成为世子之后。杨修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太祖(曹操)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袁术)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杨修“鸡肋”事件。激怒曹操。惹来杀身之祸: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致使曹操听闻。大怒。杀之。以正效尤。
——杨修有大才。看透曹操。惹曹操嫉恨:杨修经常揣摩曹操的心思。使的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所以一直在找合理的机会来除掉杨修。
杨修之死。一方面死于曹操的杀伐之心。另一个原因主要是因为杨修恃才傲物。不懂作为一个幕僚的谦卑。吃谁的饭。说谁的话。就是因为他吃着曹操的饭。反过来竟做些让曹操脸上无光的事情。所以杨修之死。主要原因还是咎由自取。
杨修恃才傲物(见上图)。(中图)为杨修牵扯到曹植和曹休的世子之争。(下图)杨修因为“鸡肋”事件。激怒曹操。从而惹来杀身之祸第二。曹操杀孔融。孔融死于言多必失。
孔融作为东汉末年之名士。因为“孔融让梨”的这个故事让大家熟知。但却因为自己的口无遮拦。而死于曹操之手。
孔融死于曹操之手。也是有几个原因的。如下:
——曹操的大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遭到孔融讥讽:曹操攻打邺城屠杀了大批邺城居民。袁绍家的妇女都被曹军掳去。曹操的儿子曹丕还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看在眼里。怒上心头。就言语上对曹氏的一族的作为进行抨击。致使曹操面子上过不去。顿时心里。怀恨在心。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曹操北征乌桓。东汉财政吃紧。遭到孔融嘲讽:曹操北征乌桓之时。东汉政府因为连年征战。需要休养生息。此时孔融又跳了出来反对。并对曹操进行言语嘲讽。并用一句。“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的话刺激曹操。使的曹操隐隐发作。强行忍住情绪发作。此时曹操对孔融已经有了杀心。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后操讨乌桓。又嘲之曰:“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
——孔融多次激怒曹操。曹操借刀杀人。除掉孔融:孔融多次在正式场合对曹操进行时政抨击。使的曹操忍无可忍。借助郗虑。军谋祭酒路粹之手。以”谤讪朝廷“。等罪名将孔融处死。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
孔融之死。死于自己的言多必失和口无遮拦。这也就是老天爷为什么给我们每个人只有一张嘴。却给了一双耳朵。意思就是希望我们少说多听。
孔融多次在公开场合抨击曹操的施政(上图)。曹操对于孔融忍无可忍(中图)。孔融最终死于曹操之手(下图)第三。曹操杀华佗。华佗死于自己的固执之下。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神医。曹操因为有头风病。就请华佗来治疗。华佗给曹操治疗完了。就回乡了。但是因为曹操的头风病只能调理。不能治疗好。所以曹操想把华佗这名神医据为己有。专门为自己一个人来治疗。
《魏书 华佗传》: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篙笃。使佗专视。
华佗看透了曹操的想法。但是因为过惯了行云野鹤的日子。就欺骗曹操说自己的妻子病了。以照顾妻子为由。拒绝了曹操的要求。曹操仍不死心。就派人把华佗抓来。最后发现华佗在骗他。就把华佗下了死牢。本身只要华佗求饶。给曹操说点好话。给曹操继续治病。自己就可以保全自己。但是华佗这个好强。固执。一心不想曹操低头。最终被曹操在狱中杀害。曹操因为没了华佗的治疗。没过多久就因为头风病而死。
因此说。曹操杀华佗。曹操占一部分因素。但更大一部分是华佗为人太过固执的原因。如果华佗能够懂的自保。情商在高一点也不会使自己身死人手。
华佗救治曹操。(见上图)和华佗因为拒绝医治曹操。被曹操下狱(中图)。华佗死于狱中(下图)
其他观点:
百年三国。半部孟德。早在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9年)董卓入洛时。东汉就已经名存实亡。后来的汉献帝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傀儡。当时“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曹操乃取天下于群雄之手。
而曹操之所以被后世以白脸的奸臣称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多谲”。滥杀无辜。但反过来说。封建政治首脑有几个没有滥杀过人?
就拿题目当中的有“让梨”美誉的孔融何尝不随意杀人?当他任北海相时。仅因“租赋少稽”。就一朝杀五部督邮。孔融既不能自力保境。又不肯同邻近州郡合作。因此。左承祖劝他“自托强国”。仅因这个建议。就被孔融杀害。
那么曹操一世以“唯才是举”而闻名。那么他杀掉杨修、孔融、华佗也一定是情非得已。
一、杨修——“匹夫安敢欺我耶!”
杨修。曹操的谋士。字德祖。弘农华阴人。杨彪之子。曾任丞相掌库主簿。
博学能言。才思敏捷。因恃才放旷。屡犯曹操之忌。又与曹植交好。帮助曹植与曹丕争为世子。杨修参与世子之争。干涉曹操的家事。甚为曹操所忌。
而一旦确立了曹丕的世子地位后。杨修立马跟曹植疏远了关系。转而向曹丕靠近。杨修有一把由著名铸剑师所铸造的宝剑。他把这把剑献给了曹丕。曹丕非常喜欢。经常配带身边。杨修是个典型的滑头。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与刘备争斗汉中。屡败。欲撤退军队而犹豫不决。乃以“鸡肋”为夜间口令。杨修猜中曹操的心思。即收拾行李。夏侯惇等诸将亦随之准备归计。曹操得知后。以妄自造言、扰乱军心的罪名杀了杨修。
其实是曹操发现。杨修此次“军讧”事件中。表现出了处理军政事务应变能力之强。且与军中大将多有联络。曹操怒其杨修染指军队。这是曹操断然不能允许的。正如据《魏略》记载。杨修之死。其罪名是“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
而在《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提到。曹操杀杨修还有个罪名。是“袁氏之甥”。此时袁氏一族被消灭已经十三年之久。难说曹操担心自己去世后。杨修会不会利用曹植做出引发曹魏内乱。这才是曹操杀掉杨修的真实目的。
二、孔融——“融平日每每狎侮丞相”
孔融。东汉末大臣。子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曾任北海太守。时称孔北海。后任太中大夫。
早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孔融就断言曹操不是对手。据《三国志 荀彧传》。孔融曾对荀彧说:“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欲南征刘表、孙权。孔融又加以谏阻:“刘备、刘表皆汉室宗亲。不可轻伐;孙权虎踞六郡。且有大江之险。亦不易取。今丞相兴此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为曹操所拒。
孔融才大名高。名气大脾气也大。学问大派头也大。好发议论。口出狂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意所予夺。天下从之。这是曹操最顾忌的事情。像孔融这样的拥汉派。使曹操不能专心对付吴蜀。
在曹操杀孔融之前。曾写信给他。说曹某身为人臣。虽然“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但“抚养战士。杀身为国”。整治那些“浮华交会之徒”。还是绰绰有余的。
孔融出府。非议朝廷。仰天长叹:“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乎?”“至仁”是刘备。那么“至不仁”不是曹操。又是谁?孔融这不是“煽动谋反。颠覆曹氏”吗?郗虑谮之于曹操。曹操终于被触怒。杀死了孔融。
三、华佗——“此人欲乘机害我。正如吉平无异!”
华佗。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字元化。沛国谯郡人。与曹操同乡。
华佗发明麻醉剂“麻沸散”。这是祖国医学的一大突破。华佗医术高超。尤擅长外科。与董奉、张仲景等被称为“建安三神医”。
《三国志 方技传》详细记载了华佗当时已经能做切除肿瘤及割除肠胃病灶等手术。其做法与现代外科手术大致相仿。
曹操素有“头风”病。每一发作。心乱目眩。他听说华佗医术惊人。召到诊治。为之针灸。随手而差。说明最初华佗给曹操治疗是有效果的。
后来。华佗提出。把曹操麻醉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曹操以为华佗替关羽报仇而主张开颅害他。唤左右拿下狱中拷问。
荀彧曾为华佗向曹操求情:“华佗医术高超。应该宽恕他。”但是。华佗以妻室生病魏理由。多次拒绝曹操的召唤。
曹操一生崇奉申、韩之术。本着无毒不丈夫的原则行事。既然不能为我所用。则必须杀之。曹操就说:“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之。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曹操以政治手腕对待医生。是猜忌过甚了。
闲将西话:曹操一生杀名士无数。无不出于政治原因。凡是对他构成政治威胁和隐患的。必除之而后快。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344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华佗,杨修,曹植,曹丕,自己的,鸡肋,东汉,死于,夏侯,后汉书
没想到大家都对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孔融(借刀杀人)和华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杨修(175-219年)。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母亲为袁氏(司徒袁安曾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