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猴子出世后。玉帝只说是天产石猴。而地府的簿子也显示天产石猴。加上多年乖乖呆在花果山。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道教降低警觉。
那么猴子真是天产石猴那么简单吗?我以为不然。
在原书第七回。孙独战三十六员雷将时。诗云: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
看到没有?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
孙的本相是一颗摩尼珠。换句话说。孙的原形并非是所谓的石卵。所谓的天产石猴。只能说是瞒天过海的措辞!这里所谓的瞒天过海。自然是指要瞒过天庭。确切说是天庭中的道教集团。
那么问题来了。摩尼珠是怎样变成孙的?在原书中第四回。孙自封齐天大圣。哪吒奉命捉妖。有一句: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对手。正遇本源流。
奇怪。哪吒和孙本无瓜葛。这里却说他们是本源流。本源流的意思是根源一样。或者说同来源。也就是说。哪吒和孙的根源是一样的。何解?
原书第八十三回里说。哪吒儿时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所以称为托塔李天王者。此也。
哪吒的身体是如来给的。假设如来没有给他身体。哪吒就存在了。有何根源可谈?而孙和哪吒又是同来源。因此孙的身体也是如来给的。哪吒的身体是如来用碧藕造的。而猴子的身体是如来用摩尼珠造的。
正因为猴子的身体是如来用摩尼珠所造。因此才有了刀剑不伤。水火莫浸的特性。换句话说。只有这样的猴子才能过得了斩妖台。经得起刀枪雷火之伤。
只有这样的猴子。才有资格让如来教导。教导完后找个由头让猴子回去花果山作大王。玉帝才会派人招安。不管有没有闹龙宫的事情都一样。招安后再将猴子安置在蟠桃园旁。猴子因为是猴子。才会偷蟠桃。直至闹天宫。最后召唤如来闪亮出场镇压而不是天庭本有的道教高手。由玉帝捧为佛祖。举行西游。
可见这一环套一环。绝对是安排好的。否则随便教导出来的猴子没有金刚之躯。受了天庭的雷劈刀剁火烧啥的。恐怕就要挂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是说只有孙一只猴子吗?看这情况似乎还有一只猴子啊。还别说。这个可以有。
这猴子刚出场就干了几件作死的事:袭击唐僧。抢走行李。回到花果山后找几个猴子变成唐僧师徒的模样。最后跟孙一路相爱相杀。闹到如来那儿被叫破原形。给孙一棒打死。更重要的是。这猴子跟孙一模一样。甚至本事、衣着和兵器。这猴子到底是谁呢?如来给出了答案:六耳弥猴。
这是我对于真假美猴王的另一解读。之前我是认为六耳是猴子变出来的。用以自导自演在佛祖面前挣同情。但仔细一想却又未必。猴子本就是如来教导的。不管去往西天有没有功劳。都会由如来分封果位。怎么会由度关文牒的名额而定?猴子那么聪明不可能想不明白这一层。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真的有一只六耳猕猴!
有人认为六耳弥猴是孙用法术变的。这个纯属扯淡。因为两只猴子都被照妖镜照过。依然是两只猴子。而不是一只猴子和毫毛。也有人说。六耳弥猴是猴子的心魔。这个更是无语。如果是猴子的心魔。为何独独比猴子少了一个金刚之躯?按道理说不应该啊。还有就是。假沙僧被打死后现出原型来。六耳将其肉吃了。而猴子早在乌鸡国救国王那阵子就证明是不吃肉的。这又是一个疑点!
只有一个理由解释的通。六耳猕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恐怕比猴子更早被如来掌握。
先看看六耳到了花果山作了些啥。把几只猴精变成唐僧三人。一边看文牒。念了从头又念。一边等正主上门。沙僧不知道六耳的身份。看见六耳的举止自然奇怪:“师兄不是已经熟悉了吗?这文牒还有啥好看?”而六耳说的话很耐人寻味:“我今熟读了牒文。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好吧。四只猴精以六耳为首。所谓的“立我为主”倒还说得过去。“万代传名”又怎么说呢?要知道六耳是以孙的身份回东土。要传名也是传孙的名字。管他什么事?
这个疑问先搁下。数落一下六耳那些作死的事儿:
作死1:六耳猕猴只打了唐僧一棒。而不弄死了帐。唐僧就会告诉八戒沙僧是孙所为!八戒沙僧就会去花果山要行李。这样就会和六耳猕猴有冲突。而引出大人物出手干预。这对六耳猕猴的目的而言。是有害无利的!反观打死的话。八戒沙僧会以为是强盗杀了唐僧。结果要么是散伙。要么他趁机而入。加入取经团队将经书取回东土。因此对比六耳的目的而言。打死唐僧要比不打死唐僧有利。但是六耳猕猴选择无利的。他不打死唐僧。
作死2:如果没有回花果山。沙僧就不会和六耳猕猴有冲突。如此也看不到有两个孙。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观音作证。孙也很难摆脱嫌疑!孙要想再去取经的希望也不大了。在没有了孙的取经队伍。唐僧被吃的可能性要大的多了。六耳猕猴的机会也大多了。如果唐僧被吃的话。六耳猕猴再出现。杀了妖魔。变出个唐僧。不等于自己去取经了吗?大不了到了如来那儿再说明实情。反正传经东土已经完成。唐僧的事也不那么重要了。但是六耳猕猴选择回花果山了!他又选择了对自己无利的。
作死3 六耳猕猴搞出个猴精变成唐僧。这怎么看怎么白痴。沙僧道:“师兄言之欠当。自来没个孙行者取经之说。我佛如来造下三藏真经。原着观音菩萨向东土寻取经人求经。要我们苦历千山。询求诸国。保护那取经人。菩萨曾言:取经人乃如来门生。号曰金蝉长老。只因他不听佛祖谈经。贬下灵山。转生土。教他果正西方。复修大道。遇路上该有这般魔障。解脱我等三人。与他做护法。兄若不得唐僧去。那个佛祖肯传经与你!却不是空劳一场神思也?
意思很明白:取经就要有唐僧。也就是说:猴子变的唐僧必须要见如来。跟孙长相穿戴神通手段相差甚微的六耳猕猴也许如来认不出。猴子变的唐僧如来会认不出吗?这样。六耳猕猴取经的目的也就泡汤了!这个白痴的主意。对六耳猕猴的目的而言。又是有害无利的!
看看。六耳猕猴为了上西方拜佛求经。这好几个策略对自己都是有害无利的。如果为了目的。去实施中稍微有点漏洞。还说得过去!现在六耳猕猴整个计划都是有害无利的!这说明六耳猕猴根本不是为了上西方拜佛求经。
事情越来越奇怪了。这六耳猕猴搞这么多事出来。究竟要干什么呢?
无所不知的谛听是这样说的:“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当面说出便么?”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
这是两只猴子在地府时。谛听听出来的结果。意思很清楚:两只猴子的神通手段无二。能除去六耳猕猴的。只有如来。而且谛听绝对知道六耳猕猴的名号。不过谛听和地藏的话有点玄机!六耳猕猴的神通和孙是一样的。如果谛听指出哪个是假的。那么孙加上幽冥之神。绝对可以拿下六耳猕猴。但是谛听却睁眼说瞎话。他把事情推给了如来。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只有如来解决是最合适的。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六耳猕猴是如来安排的。六耳猕猴是如来的人。
在《西游记》里有这样一首诗: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这首诗是给孙的。孙以借卵化猴为出世。假(借)他名姓为丹成。《西游记》的主角孙。他的姓名其实是借用别人的!或者说:孙盗用了别人的姓名。 盗用了谁的姓名?谁要万代传名。就是盗用谁的姓名!
很明显。孙这个姓名。原本应该是六耳弥猴的。孙是六耳弥猴在西游不得已用上的替身!
说到这一步。我不免有些深感如来心思慎密:六耳猕猴先被如来收罗。学会了本事。但由于他没有金刚之躯。过不了斩妖台。过不了斩妖台一切免谈。老君也不会出现。老君不出现也没有大闹兜率宫。没有大闹兜率宫也就没有玉帝请如来。如来不到如何崛起。如来不崛起玉帝也就无法制衡道教!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严重打击道教的威信这一基础上。孙的表现很令如来和玉帝满意!
于是如来想了个办法。他以六耳猕猴为蓝本。用摩尼珠造就了一个孙。这也是:六耳猕猴的外型。原形。神通。为什么会和孙一样的原因。也就是说。孙夺走了本该属于六耳弥猴的一切。包括孙这三个字。
所以他不甘心。凭什么那猴子是“混元一气齐天圣”。而我只能是“久炼千灵缩地精”。缩地。缩地。被雪藏如此之久。如来不公啊!
所以他被观音放出来后(菩萨道:“。你那师父顷刻之际。就有伤身之难。不久便来寻你。你只在此处。待我与唐僧说。教他还同你去取经。了成正果。”注意“伤身之难”四字)。选择一系列作死的事情。越闹越大。连观音都不帮他了(菩萨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宫地府。亦俱难认。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就是为了质问如来:“为!什!么!”
如来的话说的很玄乎:“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是什么意思呢?灵明石猴(孙)、赤尻马猴、通臂猿猴(水帘洞的老猴子)都是我的人。你六耳弥猴只是西游计划的失败品!因为你自作主张。闹得太大。别怪我心狠!
就在这一刻。六耳的表现是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象。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
我个人以为。真正令六耳胆战心惊的不是如来说出他的本相。而是“与真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说明什么?说明如来承认了孙的身份地位。六耳弥猴被当作了弃子。从姓名到身份。一切都属于孙了。
写到此处。我不由为六耳深感唏嘘。不仅仅是为西天神佛的狠性。更是为这冰冷无情的世间。当一切只有用利益来衡量真假的时候。不甘心为棋子的六耳。远比乐在其中的孙。多出了几分血性。固然我曾经执迷不悟。最后临了那当头一棒。我悟了。解脱了。逃脱了这扼住我命运的箍圈。可笑你这个替身永远不会了解。自由的可贵。
其他观点:
我来给回答一下吧:
在之前的几个问答中。杨角风是越写脑洞越大。已经脱离了解读类文章的范畴了。当然。该做的铺垫也做的差不多了。后面几期将挨个揭开答案!
上一期再次详细分析了哪吒和孙的关系。并且从孙的出世以后的举动中。得知他或许知道一些事情。也明白自己的使命。
而之前杨角风就分析过。花果山最早的主人是太白金星。他是奉命策划孙出世的。那么太白金星身上还有哪些谜团呢?
本期杨角风谈西游:策划孙出世的太白金星为何被贬下凡?黎山老母曾给过他暗示!
一、
有人马上就奇怪了。黎山老母跟太白金星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物。你又抽风了吧?怎么把这俩搞一块了?
他们两个当然有关系。而且关系不一般哦。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孙这个关键人物。这是连接这两个人的纽带。
首先我们先推断一下黎山老母的真实身份:
在西游记中黎山老母一共出场两次。一次是在四圣试禅心的时候扮演三个菩萨的母亲。一次是孙等人遇到蜈蚣精的时候她来指点迷津!
通过这两次出场。我们可以分析出一个结论。首先。在西游记中等级观念是非常强的。如果黎山老母的身份比观音菩萨低的话。自然不能扮演她的母亲。她只能比观音菩萨等级要高。即使高一级的话。那么整个西游记中跟她相同辈分的在灵山只有燃灯古佛和孔雀佛母了!这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比如降服蜈蚣精的时候。本应该由观音菩萨这个级别的神仙要指点孙。为什么后来换成黎山老母了呢?
这就是辈分问题。因为降服蝎子精的时候就是观音菩萨指点的孙。要是降服蜈蚣精的时候。也是观音菩萨来指点。那就乱了辈分。因为毗蓝婆菩萨虽然实力方面偏弱。但是辈分是极高的。不是一般的人请的动的。而黎山老母出马。才勉强请的动。
有人说不对啊。黎山老母让孙去请的时候。明明告诉他要为自己的身份保密的。其实孙转身就出卖了老母:
菩萨道:“我有个绣花针儿。能破那厮。”行者忍不住道:“老姆误了我。早知是绣花针。不须劳你。就问老孙……”
虽然毗蓝婆喜欢怪人。但是听说是黎山老母指点的。也就答应出面了!
二、
看到这里。大家还有疑问。当时观音菩萨之所以指点孙去请毗蓝婆的儿子。是因为菩萨也近不得蝎子精的身。如果能近身。也不至于再去求别人。观音菩萨自己就出手解决了。同样的道理。黎山老母如果能降住蜈蚣精。自然也不需要演丈夫被蜈蚣精毒死的悲情剧。直接出手把蜈蚣精降了就是了。这到底是为何呢?
因为黎山老母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老母。其实她就是西游记中提到过几次的女娲。是的!你没看错!
要知道。西游记的成书是结合了很多民间传说的。作为补天的大神女娲。吴承恩在成书的时候。自然不会忘记。可是通读整本西游记。都没有女娲的出现。是作者疏忽了。还是女娲换了了身份出现?
《路史》云:“女娲。立治于中皇山之源。继兴于骊”。《长安志》云:“骊山有女娲治处。今骊山老母殿即今骊山老母殿即其处。《史记秦本纪》云:“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
按照传说。黎山老母本不叫这名。因为补天的时候坐骑化作了骊山。于是自己称为了骊山老母!在西游记中这个这个骊山老母有三个名字:
在观音院的时候描述金池长老时说的他“好似骊山老母”。在四圣试禅心的时候说的是“黎山老母”。在毗蓝婆菩萨处又改叫“黎山老姆”。其实都是一个人!
这在另外一个神话中。黎山老母收白素贞为徒是一致的。因为她本就是女娲。半人半蛇。蛇最怕的就是蜈蚣。这也是为什么她不直接出手降服蜈蚣精的原因!
那么她跟孙啥关系呢?
三、
西游记原著一开头就提到了花果山是一块福地:
“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原来花果山是撑天的柱子。大地的根。自然当年女娲补天。就是靠这里支撑的。在西游记第三十五回。孙跟金角大王对打的时候魔王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开。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
至于这个太上老祖是不是太上老君。不得而知。总之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物!
而花果山顶上的那块仙石。很有可能就是女娲补天遗漏下的一块。也是一直被太白金星牢牢看管的一块仙石。前面也讲过。太白金星是如何一步步策划孙出世和学艺的。在西游记原著第一回中有这么一句话: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太白金星的地位是七大主星中排第三。排第一的是日。排第二的是月。这块仙石就是日月的精华注入。但是后面的两句话就细思极恐了。这个卵是被人做了手脚了。类似于猪八戒投胎。挤掉了原本一个正常的小猪仔。自己鸠占鹊巢!这里的石卵也是被他人注入了灵魂。而且他本来就是有名字的。只不过换了个名字!
这跟杨角风前面推断孙是“胡佛”转世。是对的上的!
四、
后来到了真假美猴王那里以后。真正的孙被灭。六耳猕猴顶替孙继续取经。
而作为天庭特派员的太白金星。竟然没有发现这其中的破绽。还以为自己看管的孙一直在取经路上。直到取经结束几十年以后。在天庭也就几十天。玉皇大帝才恍然大悟。我们都被骗了。我们辛苦培养的孙。已经被顶替了!
而作为女娲的黎山老母知道吗?
她知道的。因为当年的“胡佛”就是跟她关系密切。同时哪吒的出世也跟他们脱不开干系。之所以黎山老母离开天庭到了灵山。这其中也隐藏很多谜团的。因为篇幅关系。我们后面会提到的!
为什么她跟毗蓝婆有嫌隙呢?为什么毗蓝婆不再参加灵山聚会呢?为什么佛母要忏悔呢?这就是灵山两派势力互相竞争的后遗症。也就是我前面提到多次的“胡佛”与如来佛祖大战!
回到太白金星这里。太白金星其实跟黎山老母有合作的。两人都是策划孙出世的参与者。只不过黎山老母隐藏的足够深。又会演戏。一般人发现不了!
太白金星后来被玉帝降罪。被贬下凡转世成李白。李白是公元701年出生。而唐僧师徒取经结束是在贞观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651年。这在时间上是说的过去的。
后来李白郁郁寡欢。为自己的疏忽懊恼。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黎山老母下凡化成的老婆婆。她在磨一根铁杵。很多人都误读成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愚公移山精神。其实现实中如果有这种老太太。真是傻到家了。换谁谁也不会信铁棒能磨成针!
其中她根本就不是告诉李白这件事。而是告诉他。铁棒由大变小。其实她拿的是金箍棒。就那么一瞬间的眼神交流。太白金星明白了:孙并没有死!
而李白的死又迷雾重重。有说喝酒喝死的。有说掉到水里淹死的。也有说睡着睡着觉突然猝死的。其实都不是。而是他又领了新任务。回天庭复命了……
关于女娲娘娘的谜团还没有说完。还有灵山大战的事。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下期再见!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原创文章。不喜勿喷)
前情回顾:孙为何出生后拜了四方?这背后藏着哪吒到底是谁的孩子秘密!
关于孙的身世。想必大家更加疑惑了吧?
没关系。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杨角风发作!
其他观点:
孙是一块灵石所化。能够达到这个条件的可能性有两种。
一种。和大地之母女娲有关。
女娲抟土造人。是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开世造物。被称为“大地之母”。
先前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共工大败而怒撞不周山。致使天塌陷。天河之水流入人间。生灵涂炭。女娲悲怜苍生运用灵气采集炼出五彩神石补好天空。其中有一块多余的五彩神石比较顽皮。溜到了一个叫花果山的地方。由于女娲用灵气抟土造人可化生万物。那块流落的神石。自然也被注入了女娲的精气。又长期吸收了日月精华。。逐渐有了灵性开了心智。花果山是猴子生活的地方。群猴在神石附近生活。有了心智的神石也就照着猴子的模样幻化成了猴子。在聚齐“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成熟崩裂。诞生出一只神猴——也就是后来的孙。
另一种。和《封神榜》袁洪有关。
袁洪。梅山七怪之首。白猿修炼得道。八尺有余。相貌俊美。有千年道行。精通八九玄功。使用一根铁棍。和杨戬势均力敌。两人打斗中被杨戬引入“山河社稷图”。“山河社稷图”是女娲的先天至宝。图内有天地。滋养天人。化生万物。一切应有尽有仿佛就是一个真是的社稷小世界。袁洪进入之后。此图如四象变化有无穷之妙。思山即山。思水即水。想前即前。想后即后。图中有一桃树。仙桃鲜润。异香甜美。袁洪现形一只白猿摘桃食之。杨戬收了“山河社稷图”。交于文殊广法天尊。天尊将图扔飞。告诉杨戬。白猿与之有源渊。图将会飘到一个叫傲来国花果山的地方化为现实。吸足1500年日月精华后。会诞出一只石猴。推算应该是后来的孙。
综合上述。是孙来历的两种可能。
个人见解。欢迎评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366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猕猴,如来,猴子,哪吒,唐僧,女娲,太白,老母,西游记,花果山
没想到大家都对孙悟空的真实来历到底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猴子出世后。玉帝只说是天产石猴。而地府的簿子也显示天产石猴。加上多年乖乖呆在花果山。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道教降低警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