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大闹天宫,到底是谁错了?
原创

孙悟空大闹天宫,到底是谁错了?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前言

《西游记》主要的两个构成部分。孙大闹天宫和孙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有关唐僧出世等情节。只是两个主要部分的衔接和对渡。

《西游记》的确是一部比较复杂的作品。它的主题是积极、进步的。但由于作品题材本身的历史局限和作者吴承恩所处的时代及其所属阶级的局限。它的主题思想有一些稍显复杂的表现。也是不足为怪的。

——“大闹天宫”故事概述

孙原是东胜神州海东傲来国花果山的天产石猴。他一出世就能“眼运金光。射冲斗府”。他又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由于勇敢的独自发现了水帘洞。被众猴尊奉为王。他想求长生不老。于是浮海远游。寻师访道。终于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那里学得了七十二变的地煞数和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修成了“与天同寿的真功果”。

孙得道之后返回花果山。天天与众猴练兵习武。饮酒食果。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打发日子。为了寻找一件趁手的武器。他大闹龙宫。强取了东海龙王的“天河定底神珍铁”——便是如意金箍棒。说声“聒噪!聒噪!”。“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龙宫”。“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子魂飞魄散”。此后。为了勾销阎王爷生死簿上的名籍。他又大闹了阴曹地府。

孙蔑视龙宫和地府的权威。把它们打得落花流水的行动惊动了天庭的最高首脑——“金阙云宫灵霄殿”里的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向玉皇大帝献计。用卑微的官职笼络并且束缚孙。孙不了解内情欣然就职。做了专掌养马的“弼马温”。但当他明白自己官卑职小时。顿时“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

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 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

但结果却是他几乎偷吃完了所有成熟的仙桃。然后又偷喝完了瑶池的仙酒。带着醉意闯进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的丹房。如“吃炒豆相似”的吃光了老君刚炼就的仙丹。这一来就闯了弥天大祸。自己惴惴不安道:“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

他跑回一花果山。又一次战败了前来擒拿的天兵天将。玉帝宣召其外甥二郎神前去助战。两人赌斗变化。是各显神通。不幸的是。孙被二郎神的哮天犬咬了腿肚子。又被前来观战的太上老君祭起金钢琢打了一下。是“急翻身爬不起来”而被擒获。

此后孙被押在“斩妖台”下。但是不论“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雷打火烧也不能伤他一根毫毛。玉帝无奈。只好把他放到老君炼丹炉中去煅炼。不意七七四十九天火候俱全开炉取丹时。孙忽然从丹炉里跳了出来。他不但未死。还炼就了火眼金睛。

这下孙正是“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踪”。一玉帝束手无策。只好请来西天如来佛祖来降伏孙。孙对如来说:

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可惜孙斗不过如来的“无边佛法”。被如来点五指变成的五行山“轻轻地压住”。从此孙是饥吃铁丸。渴饮铜汁。被压在五行山下苦度了五百年的艰难岁月。

——“大闹天宫”故事解析

作者吴承恩用绚烂的色彩、丰富的想象、曲折的故事、浪漫的情调。描写了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而是以幻想形式反映出来的神话故事。

吴承恩还以满腔的热情歌颂了孙反抗天庭的行动。赞扬了孙反对束缚、要求自由、蔑视传统、否定权威、敢作敢为、天地不怕的性格。这尽管是神话人物的性格。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仍是难能可贵的。

一开始。孙反抗天庭的意识还是相当朦胧的。他的要求也非常容易满足。玉帝给了他一官半职进行诱骗笼络。他就轻易上当。欣然就任了“弼马温”。等到知道“弼马温”不过是“未入流”的小官。才一怒而去、反出天宫。高揭起“齐天大圣”的旗帜。

从孙的对立面玉皇大帝的天庭来说。这里虽然是一个“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飘渺在云海之中的神仙世界。但它有宫廷。有玉皇大帝。有王母娘娘。有宫中服侍的仙女、仙童和各种职司;又有整套维持天宫秩序的“国家机器”:职官、军队、刑场和各类机构;还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宫礼仪和法律制度;甚至还有宗教教主兜率宫离恨天的太上老君。这个天庭还管理着分驻在各处仙山洞府的神仙和一些“地方机构”。如龙宫、地府等。总之。看到大闹天宫中的天庭。就会使人联想到人间的封建王朝。

因此。孙大闹天宫也就必然会使人联想起封建社会中人民的反抗斗争。孙的斗争在形式、手段、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跟人间社会中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存在着千差万别。但其反抗所谓正统的秩序。蔑视皇权的尊严。用“动起刀兵”的方式。企图推翻旧的统治这一基本性质。却很有其一致性。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的那样规模巨大。以至使得封建统治不能维持。或者几乎不能维持的农民起义、农民战争。孙猴子大闹天宫这样的情节是不可能虚构出来的。”——何其芳《胡适文学史观点批判》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孙大闹天宫的神话就比人类童年时代的希腊神话。和中国古代神话如共工触山、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鲁阳挥戈之类的。更具有充实而丰富的思想意义。

——“大闹天宫”主题概括

在分析《西游记》的主题时。有一个不能忘却的前提:它是一部神话小说。

神话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式与其他小说是有显著区别的。它采取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作为小说题材。不但经过典型化。而且经过抽象化。

“神话并不是根据具体的矛盾之一定的条件而构成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因此。当《西游记》在幻想形式中再现现实生活的矛盾时。就失去了构成这个矛盾的具体条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斗争。在《西游记》大闹天宫的故事中反映为孙与天宫神佛的矛盾斗争。

如果确认大闹天宫中孙反对束缚、要求自由、蔑视传统、敢于抗争是代表正义。那么他的对立面——天宫神佛就代表着邪恶。但是。当孙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时。天宫中有些神佛却转过来支持孙的事业。这又如何说呢?

如果我们认为西天取经也是一项光明、正义的事业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此时的天宫神佛也是站在正义一方呢?所以。寒柏觉得我们不能一见到神话小说中的玉帝、如来就立即不分清红皂白的加以否定。必须要加以具体分析。否定其应当否定的。肯定其应当肯定的。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因此。大闹天宫的主题应当是:它以神话故事的形式。投影式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人民的反抗斗争。赞颂了反封建正统、反皇权尊严的反抗思想和叛逆性格。

参考资料:《西游记》、《西游记考证》、《西游记的演化》。

注: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关注@寒柏陇卧子 。可获取其他精彩内容。本人专注于文化写作、读书心得、诗词对联、谜语谚语、文玩收藏、邮票知识及文史知识等方面内容。同时。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

其他观点:

怎么说呢。应该是各自都存在着一定的错误。如果不是有错在先。搅闹东海龙宫。就不会导致东海龙王到天庭去参奏他。也就不会有天兵讨伐在后。换言之如果玉帝听信太白金星之言把骗上天庭许给微小的官职。也就不会有的恼怒。以至于最后大闹天宫。反下天庭。我觉得这正应了那句话。一个的错是五八。一个的错是四十。各占一半。难分伯仲。

其他观点:

孙追求这一切正是他内心的欲望与执着得不到。由此而引起大闹天宫……。

众生的欲望都是由贪嗔痴引起。而因执着执妄产生各种得与失、乐和苦。如果你认识到自己世界是由自己内心反映。是心识所造的这一切。那么这所有的事物都是镜花水月。一切皆为空。

我们要学会静思内心。回归内心的安宁。把心中的这一切妄念执着舍去。那么你内心才是真正得和拥有一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59:36

    玉帝,西游记,天庭,天宫,大闹天宫,龙宫,神话,玉皇大帝,封建社会,唐僧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59:36

    没想到大家都对孙悟空大闹天宫,到底是谁错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5:59:36

    前言《西游记》主要的两个构成部分。孙大闹天宫和孙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有关唐僧出世等情节。只是两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