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秦朝后是大汉王朝,短命隋朝后是大唐王朝,历史为何如此相似?
原创

短命秦朝后是大汉王朝,短命隋朝后是大唐王朝,历史为何如此相似?

好文

热门回答:

这个很好回答。第一个尝试新事物提出新方法的人或者国家总是要经历旧势力铺天盖天的打压。枪打出头鸟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举例子看一下。商鞅变法。这是用法治替代人治的一个尝试。但是必然是要和旧有势力冲突的。因为要发展就要资源。资源却都在旧有的既得利益者手中。比如商鞅要非井田开阡陌。这样损害的是奴隶主阶级利益。那些秦国老贵族怎么可能轻易放弃?所以商鞅渭水一次性斩首三百余人才堪堪推行新法。但这些旧有的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弃的。所以赢驷继位。为了稳定老贵族。车裂商鞅于市!

对于国家来说也是。秦国推行法律就是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况且秦国法律严苛损害了庶民利益。所以早早灭亡。汉之所以强大。就是法治已经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汉高祖稍微放宽秦法。三章法定咸阳不无道理。安抚了庶民缓和了矛盾。汉承秦制。所以汉很快强大起来。这是秦抵挡了所有旧势力的扑杀制造出来的好环境。就像陈胜吴广起义面对的是大秦主力很快被灭。而刘邦面对的是秦的残兵败将。所以强大。

再说隋其实也是。运河肯定没有错。但隋炀帝试图在有生之年完成所有工作。大大加剧了庶民的苦难。激化了矛盾。所以灭亡。当唐朝接手。大运河已经基本完工。这样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使得舟连南北贡税满途。打下了强有力的交通与经济基础。

所以说。汉唐之所以强大。可以说是秦。隋在推出新事物时很大程度抵挡了旧有势力既得利益者的打压。又留下先进的成果供汉唐发展。汉承秦制 唐继隋律。大致如此。

如有不当 还望指正。

其他观点:

谢邀。我是日月千年依旧。读史可以知兴替。明得失。所以背下来是没有用的。要去提炼。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还有更相似的一点就是他们前面都是几百年乱世。秦前面承春秋战国。隋前面承魏晋南北朝。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当乱世久了。因为人们饱受战乱。人心思归。对于统一有强烈的渴望。但是当第一个朝代统一后。之前乱世时期的既得利益者又会反扑。比如楚汉时期的六国贵族。比如隋末反王多出身于北周八柱国(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在民意配合下。加上后面王朝的开国君主雄才大略(比如刘邦和李世民)。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所以得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统一。

至于封建文明高峰。就是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以及后来多代君主的努力。比如汉朝的文景、武帝、昭宣、光武、明章、和帝

其他观点: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所谓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可以说这么一句。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跳出兴亡周期律。历代王朝在创造社会繁荣的同时。其衰亡也有着极其相似的轨迹。换言之。它们灭亡的原因大部分都分毫不差。而历代王朝的兴衰都与一个人脱不了干系。他就是古代王朝最高的统治者—皇帝。

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来。“短命秦朝后是大汉。短命隋朝后是大唐。历史为何如此相似”?没错。历史就是这么相似。它就总能找到一些共同的特点。

虽然秦隋两朝分别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局面。但两朝存在的时间却都很短:秦朝只维持了15年。而隋朝稍长一些。也就39年。何其相似?

那么这种相似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其一。开国君主立嗣不当。秦朝秦始皇虽说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但实际上在大一统的表面下暗藏波动。六国余孽并没有安心就范。他们时刻准备着反秦。如果始皇帝还在。或许农民起义会迟些。也或者不是二世皇帝胡亥继位。而是扶苏公子继承大统。情况也不会那么遭。如果不是百姓活不下去。谁愿意裤腰上绑着脑袋造反呢?虽说胡亥的继位不是始皇帝授意。但他在生前没有确立太子。这本身就是一个隐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眼泪、说拜拜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16:20

    既得利益者,秦国,王朝,的是,秦朝,庶民,势力,贵族,君主,这是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16:20

    没想到大家都对短命秦朝后是大汉王朝,短命隋朝后是大唐王朝,历史为何如此相似?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16:20

    这个很好回答。第一个尝试新事物提出新方法的人或者国家总是要经历旧势力铺天盖天的打压。枪打出头鸟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举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