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平仄有什么规律?
原创

唐诗中的平仄有什么规律?

好文

热门回答:

唐诗。泛指唐代所创作的诗歌。唐代的诗歌创作非常繁荣。古代的各种诗歌形式大都有所展现。基本上可分成三类。即古体诗、半律诗和格律诗。我们分别讨论:

一、古体诗

唐代创作的古体诗。主要包括乐府、行歌、古绝、古律等多种形式。唐代的古体诗创作也非常繁荣。以乐府诗为例。单杜甫就有《兵车行》、《丽人行》、《悲陈陶》、《哀江头》等名篇。

本来乐府诗和词一样。有着较为固定的曲谱。例如李白的《将进酒》。题目本身就是乐府曲名。是汉乐府《铙歌》的十八曲之一。我一直坚持。就象词一样。只要有较固定的曲谱。就有平仄规律可寻。但基于存世作品较小。再加上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了一个新乐府运动。对汉乐府曲作了较大的改编。至使后人难以归纳此一诗歌形式的平仄规律。

其他古体诗的表现形式和乐府诗一样。在当时基本上都是合乐演唱的。在失乐的情况下。因各种原因。今人尚没有能力。借助平仄归纳出其声乐规律。所以。干脆就说古体诗不用讲平仄。这实际上是将古体诗创作要求的下限拉到了最低。

二、半律诗

自隋朝沈约在梵音中获得启示。归纳出古代汉语语音的四声(平、上、去、入)。并将此声律应用到诗歌创作中。产生了一种叫“永明体”的诗歌形式。进入唐朝。“永明体”诗歌开始向“格律诗”发展。在这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种界于“永明体”和“格律诗”之间的诗歌形式。我们将其称为“半律诗”。这种“半律诗”的平仄规律并不难归纳。但因是过渡性诗体。就不展开了。

三、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为格律诗。格律者即格式和规律。今人习惯用经二元简化的声律单位平仄去标示。但不论格律一词还是平仄概念。都是今人的用语。并不代表唐代诗人的认知。例如格律。王昌龄在《诗格》中就说到:“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

说到平仄。尽管在隋朝已经有此一概念。但一直未得到重视。不论“永明体”还是“格律诗”。诗人都是依声律上的“四声”而创作。现在我们经常读到一个词叫“平仄四声”。这是非常容易让初学者困惑的。四声是指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仄则是指平声和仄声。总共只有两个声。这种概念上的混淆。也误导了很多初学者。

例如。沈约等人提出的“四声八病”。句子已经说明前提是四声了。但还是有些“专家”硬是要用平仄两声套进去。人为地制造出格律诗的各种大忌小忌。令到初学者产生很多的困惑。

所以在此我说明一下。唐代诗人创作依的是声律。而非平仄。现在我们所说的平仄格律。只是后人为方便学习。依唐诗相关作品。总结归纳出的简化标示方式。

四、近体诗的平仄规律

近体诗的平仄规律并不复杂。只要弄清楚几个概念。就可掌握。

1、律句

所有格律诗都是由律句组成。而律句的基本句式。只要记住以下四句即可:

2、“粘”和“对”

粘为粘连。即平粘平。仄粘仄。对为相对。即平对仄。仄对平。我以七绝的两种格式为例解释一下:

在联当中(一二句、三四句)。平仄要相对。在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只要通过此一方式。我们便可推论出格律诗中的具体格式。详情可参阅以下这篇我在问答的答文:

而要系统地学习诗词格律。则可阅读我在头条的专栏文章。现在加入专栏的还可参加暑期培训班。

其他观点:

谢邀!唐诗中的平仄有什么规律?以前没有统一的读音标准。蒙古有蒙古文字。西藏有西藏文字。五十六个民族有五十六种语言和读音。所以写文章主要靠汉字词句理解内容。写诗句。《观物联象》和《万物归一》。起。承。转。合。对对联。先取《象》。后两句《归一》即系:起承合。这是没有普及普通话以前的。在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室编写。1956年夏开始收集资料。1958年开始编写。1959年底完成初稿。1960年印出试印本。直至1977年底才全部完成修订工作。统一了普通话。读音分为四声。用统一的普通话音韵去分解过去诗人的音韵就很难说明这个问题。写律诗的理论是不是近代人研究补充的。我不清楚。五言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如果写八句诗句。后面四句方法同样。七言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另:第一句可改:1: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三句不变。2: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余的三句不变。我一般无写格律诗。只写自由诗。写合:起。承。转。合。写一首:(起)青春作伴千果甜。(承)情侣陪同万花香。(转)人生姻缘天注定。(合)一对九九八十一。第一句:平平仄仄平仄平。(二)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三)句:平平平平平仄仄。(四)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其他观点:

提问中的唐诗。可能是指唐诗中的格律诗。如果是这样。做如下回答。无论五言七言唐诗的平仄。只有四个基本格式如下:

一.五律仄起式

1.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2.

中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五律平起式

1.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

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七言律

七言律。即在五言律的前面加两字。平前加仄。仄前加平即可。而绝句即是截句。截取律诗的一半继承。只是绝句不需对仗。平仄格式完全相同。

他的规律就是要按照上面的几种基本格式来写。如果出现拗句。要知道怎么补救。是格律熟悉以后的事情。格律诗的单句称为出句。而双数句称为对句。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正好相反。一般情况下。第1。3。5字要求相对宽松。可平可仄。2。4。6字要求严格。

还有就是要知道。格律诗的避忌。不能犯比如孤平。失粘。失对。三平尾等大忌。这是格律诗的一般规律其他如诗律八病等等有时间可以去查查这方面的资料。在这里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展开。敬请谅解。

当然诗词应以意境内容为主。意境内容不好。纵使再精通格律。也是低劣之作。

个人见解欢迎指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一桥孤寂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25:53

    平仄,格律,古体诗,中平,律诗,规律,格律诗,近体诗,都是,乐府诗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25:53

    没想到大家都对唐诗中的平仄有什么规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25:53

    唐诗。泛指唐代所创作的诗歌。唐代的诗歌创作非常繁荣。古代的各种诗歌形式大都有所展现。基本上可分成三类。即古体诗、半律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