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是什么道理?鞭春是什么意思?
原创

古人讲“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是什么道理?鞭春是什么意思?

好文

热门回答:

伊朗公共场合中的男女界限非常严格。与男子待遇大不相同。女子连看球赛曾经也被禁绝。已知近年有位女球迷为了抗议政府此项规定怒而自焚。

我国封建社会比之进步的多。但是女子同样不能随便出去。最起码有教养的女子不能随便出去。尤其是晚上。

古代元宵节的时候。各地都要举行灯会。还有猜灯谜。人山人海。摩肩擦踵。夜景美不胜收。美食小吃到处都有。是百姓们一年到头来一次难得的公共聚会活动。

因为晚上出去。光线太暗。有些不法之徒或者浮浪子弟就会趁机揩油。吃女子豆腐。酿成不良后果。因此说。清朝知识分子杜文澜《古谣谚》就此总结道:

\"好女不观灯\"。

元代有一部广东地方戏。潮剧《荔镜记》中就叙述了一个跟观灯有关的故事:

这年的除夕。黄财主家的千金五娘跟自己的妹妹六妹外出看灯展。如花似玉的五娘。与一个叫陈三的穷秀才一见钟情。

陈三虽然家境贫寒。但却才华横溢且口若悬河。让五娘有心有灵犀。相识恨晚的感觉。

可是五娘同时也被一个富二代看上。富二代林大鼻财大气粗。带着金银珠宝去求婚。黄财主见钱眼开。毫不犹豫就给女儿定下了亲。

陈三家徒四壁。七拼八凑带去的彩礼根本就不足挂齿。黄财主一看彩礼少。就把自己的又笨又丑的女儿六妹许给了陈三。

可是。五娘对陈三情有独钟。非他不嫁。陈三对五娘也一往情深。于是二人就想到了一个调包妙计。

因为姐妹俩是同一天结婚的。结婚那天。五娘把又丑又笨的六妹哄到了林大鼻的轿子上。

有情人终成眷属。五娘与陈三这对痴情男女历经磨难终于生活在了一起。但是生活并不幸福。因为陈三很快就暴露了不思进取的本性。他好逸恶劳。迷恋赌博。五娘肠子都悔青了。整天以泪洗面。最后悬梁自尽。

如果五娘不去观灯。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会葬送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吗?

这个故事在警示教化世人。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出门有风险。观灯须谨慎。

那么。\"好男不鞭春\"又是什么意思呢?

鞭春也是古代一种习俗。也叫鞭春牛。是岭南地区的传统习俗。

就是在春节或者立春这天。村村都要造一只土牛进行鞭打。以提醒大家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年不忘春耕。

鞭春这个习俗有悠久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周礼·月令》云:\"出土牛以送寒气\"。

具体来说就在这一天让村里的年轻人去对泥牛进行鞭打。但是泥牛数量不多。年轻人好胜心强。以鞭牛为荣。纷纷争夺鞭牛资格。为此争执不休。甚至大打出手。打出人命的事也屡见不鲜美。

宋朝大知识分子陈元靓就在《皇朝岁时杂记》对此有详细记载:

立春。鞭牛讫。庶民杂沓如堵。顷刻间分裂都尽。又相攘夺。以致毁伤身体者。岁有之。得牛肉者。其家宜蚕。亦治病。

年轻人不仅为争夺鞭牛资格大打出手。而且为抢一块泥\"牛肉\"大动干戈。争个不休。为一堆泥土争来争去。还说\"牛肉\"能治病。为此头破血流。值得吗?

所以谚语是在提醒世人。聪明的男子应该把精力用在读书上。而不应该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去为泥牛而付出代价。让人贻笑大方。这些行为实在太愚蠢可笑。殊不可取。

其他观点:

古人讲“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是什么道理?鞭春是什么意思?

对这句俗语的不了解。最主要是在于“鞭春”。什么是“鞭春”。为什么好男儿就不能干这个事情?搞清楚这个。这句话就通俗易懂了。

好男不鞭春

中国是农业大国。所以每年的春耕秋收是头等大事。从上古神农氏开始教化老百姓耕种起。最高统治者的首要民生就是保障老百姓们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所以祭天之类的活动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农业活动。有了粮食。才能保证贵族生活和国家军政。

也正因为如此。从来“士农工商”。除了统治阶层“士”。就是农耕者地位最高。

最高统治者(皇帝)对每年立春的迎春活动是非常重视的。甚至亲自下场。带领百官参加。一是祈求今年丰收。二是与民同乐。而这些迎春活动中流传很久的一项就是“打春牛”。即“鞭春”。

其实用鞭子抽牛。是犁田的必须动作。皇帝老子模仿这个动作。表演一下。既鼓励了老百姓。又显示了自己爱民如子。参与农业活动——其实就类似于今天的大领导来种棵树。做个样子走个过程。

鞭打春牛也可以看做如今的大楼奠基的剪彩仪式。用一个动作预示了春耕的开始。不过民间倒是另有说法。说这个习俗来自隋炀帝南巡——这个习俗确实自六朝开始。于唐宋盛行。明清全国流行。到民国才渐渐销声匿迹。估计是农业到了近代。和其他行业从业者比较起来。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民间相传。隋炀帝下江南的时候。正好在立春过生日。大摆寿宴。劳民伤财。同时因为杨广属牛。就下令所有耕牛休息一百天。不过这正是农忙季节。老百姓没了耕牛。如何犁田插秧?人们恨透了昏君的不懂事。却又敢怒而不敢言。只好拿牛出气。后来演变成鞭打春牛。

老百姓在立春这天打春牛时。边打还要边唱:“春交五九尾呀。春打六九头。手举鞭条打春牛。打得春牛下田去。打得昏君不露头。”

不过这种说法呢。不足取信。隋炀帝虽然暴虐、奢侈、浪费。但并非一个蠢皇帝。像这种故事大多是编排。在让习俗变得合情合理的时候。还同时借用隋炀帝这个已经认定昏君的例子。其实是想说一些对当下的看法。表达了老百姓希望再没有昏君的美好愿望。

不管怎么说吧。“鞭春”就是鞭打春牛。到了后来就不打真牛。而用纸牛。可能类似于扎的纸灯笼一样的工艺。牛肚子里还藏有种子。根据长官们抽烂纸牛掉下来的种子预测一年收成。

作为民俗习惯。鞭春一直延续下来。不过随着老百姓的文化程度提高。这种活动到民国时期就停掉了。毕竟祭祀改变不了天象。也增添不了收成。

那为什么好男不鞭春呢?

在当时。能够官方鞭春的是地方最高长官。而在民间。大多数也是年轻、能力出众的小伙子能作为鞭春代表。而这种身份在年轻人自然会引起争抢。在农耕社会。能代表鞭春就证明了农业技能和身体素质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就更容易获得五里八乡年轻女子的青睐——交配权是所有冲动的源泉。

常年累月下来。这种对鞭春代表地位的争夺。在民间愈演愈烈。不是有人特别出众的情况下。就会有人不服气。甚至引发斗殴。特别是“鞭春”之后还有“抢牛头”——谁抢到。谁就讨到好彩头——所以在和平年代。这种合法的斗殴实际上很容易造成邻里不和。引发年轻人的戾气。

所以老学究们就发明出这么一句话来。“好男不鞭春”。年轻人。多读书吧。书里才有颜如玉。好男儿。当多读书。报销朝廷和国家。“鞭春”这种农民才做的事。当然是志在四方、经天纬地的男子汉不应该去干的事情。

好女不观灯

至于“好女不观灯”的说法。则充满对女性的歧视。这就是认为女子就该好好在家。相夫教子。尽量别出门。

元宵观灯。是自古以来男女见面偷会的最好时机。汉唐之际。因为有宵禁。晚上就根本不能出来玩。只有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可以出门观灯。那些憋坏了的年轻男女。自然趁此机会幽会。还有三月上旬的上巳节。也是为男女交往提供方便的共同沐浴、出游、相会、定情的好节日。到了宋朝宵禁取消。不过理学兴起。男女之间逐渐成为大防。上巳节因为污秽了老古董学究的意识。直接被取消。而元宵观灯也成为了良家女子避之不及地烟花浪行。

在残酷地理学禁锢下。男女授受不亲。碰一下就要定终生。何况元宵节男女同游。一起看花灯?由于元宵节传统太长远。老学究们没办法改变。于是发明出“好女不观灯”的说法。让人在口语习惯中形成一种意识。给爱热闹、喜欢出去野的女生直接定性为“不好女”。其用心可谓险恶。

当然了。这也是一种社会意识。是被礼教侵害后整体环境下的意识倾向。我们不经常也听女人说。“泡夜店的一定不是好女孩”。其实就是这一个意思。

所以。这两句话中。“好男不鞭春”随着“鞭春”这一习俗的消失。已经没有了具体依托。走向消亡。而“好女不观灯”则变化了形式。将“关灯”替换成为各种当代流行的社会活动或者行为。如“好女不喝酒”、“好女不跳舞”、“好女不抽烟”。实际上还是对女性歧视的一种表现。

这种歧视。几千年了。并没有完全消失。

当然。喝酒、抽烟、跳舞未必就是好的行为。但是不足以让我们对一个人下判断。即使这些行为会增加变成“坏人”的几率。但是对于男女来说。也是平等的。

你看。我们要是说“好男不喝酒”、“好男不抽烟”、“好男不跳舞”。是不是也可以接受呢?

这证明我们比古人要文明得多了。

至少我们在歧视的时候。也是男女平等的。

其他观点:

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也倒作”好男勿鞭春。好女勿观灯”这是白古流传民间的一句俗语。

那么这句俗语为什么要这样说。这其中的道理又是如何?这首先要来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怎样的。

观灯。就是指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俗称的灯节。时间是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几天。

好女为啥不能观灯?古代的灯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挂灯。临街而住的人家更是张灯结彩。供人观赏。到了入夜时分。各式灯笼。大放异彩。争奇斗艳。引来游人无数。大街小巷处处人山人海。如果此时妇女也厕身其间去观灯。容易会被人评头论足。甚至会出事或发生不测。因此。古人认为品行好的女子是不会到灯节上去观灯的。

好男不鞭春。鞭春又是何意?为了好理解。先来说说“鞭春”是何意思。

鞭春。是旧时的一种习俗。是在每年立春日之前。先用纸扎糊成一头“牛\"的形状。然后在其腹中装满五谷杂粮、各种食品等物。待到立春日这一天。每家每户。大家聚在一起。用手中的鞭子击打“牛”。直到把牛打破。使其牛腹中的物品散出为至。所以民间也就有了“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这句俗语。

为啥好男不去鞭春?这是因为。虽然鞭春的寓意是期盼新的一年能够继续丰收。但由于参与的人众多。在鞭打“牛”过程中会发生哄抢。哄抢时就会因争夺而发生斗殴现象。轻则有人受伤。重则会出现人命案子。也会让参与者为此引火烧身。故此。有一些人家便就不让家里的男孩去鞭春现场。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独一人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28:04

    春牛,立春,习俗,女子,这一,老百姓,是在,昏君,男女,自己的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28:04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人讲“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是什么道理?鞭春是什么意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28:04

    伊朗公共场合中的男女界限非常严格。与男子待遇大不相同。女子连看球赛曾经也被禁绝。已知近年有位女球迷为了抗议政府此项规定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