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画、书法的尺寸叫做斗方?三开?
原创

为什么国画、书法的尺寸叫做斗方?三开?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以4尺整张的宣纸为例。其尺寸是138厘米x69厘米。也即4尺×2尺。共8平尺。

纵向对折后。形成两个138厘米×34.5厘米的长方形。每条4平尺。这种长方形如果横向写字。称为横幅;如果纵向写字。称为条幅。

平尺即平方尺。是书画作品价格的计量单位。比如某人润格为1万元/平尺。一个斗或一个条幅就是4万元。

其他观点:

一、为什么国画、书法的形制如何划分?斗方是什么?

中国书法形制以形式、样式和尺寸为标准分为三类十制:1、横向幅式。包括长卷、册页和横幅;2、纵向幅式。包括屏条、条幅、中堂和对联;3、小型幅式。包括手札、斗方和扇面。这一体系在明代中期得以最终升华完善。其中有些概念传承和发展了装裱术语和器皿造型等其他艺术语言转换而来。如长卷概念延续了装裱的术语;斗方、扇面概念并非延续装裱术语而是延续了器物造型的形态和样式。

二、横向幅式

长卷书法作品的形制来源于历代史事的档案记录与经典的书籍抄写。最早的文字记录形制是甲骨、青铜器、砖文、碑刻等形制。此类作品形制积淀了历代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字的繁荣发。在东周时期。简、帛等书写材料的出现使中国文字记录发生了质的飞越和变化。简、帛书写形制材料在东周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直到晋代废除。己有近千年历史的发展。此时期正是长卷书法形制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长卷书法的源头所在。

长卷书法作品样式:长卷书写高度一般为化8尺至1.2尺间。从历代传世的长卷作品来看很少有超过规定的尺度。在长度上长卷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书画长卷的欣赏一般是放置在案几上。

三、纵向幅式

纵向幅式的书法作品形制主要是装饰所用。汉字纵向书写的传统渊源甚早。其在明代达到成熟。在商代时。纵向幅式的书法作品形式和样式即确定为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书写规律。根本原因是纵向幅式的书写传统形式致使单条幅形制的书法作品的形成和产生。纵向幅式的作品形制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有所体现。

条幅书法作品从装裱形式角度而言属于挂轴作品。是纵向幅式书法形制中最常见的样式。从形式和样式的角度分析。屏条形制和对联形制的书法作品均属于条幅形制的组合形式。中堂书法形制源于唐宋时期。从单幅尺度角度来看符合中堂书法形制的样式。最早出现于唐代的屏风。形制上。中堂形制和条幅形制的书法作品存在着纵横比例关系的区别。屏条形制与中堂形制的书法作品均来源于屏风形制。

四、斗方

斗方。从书画形式来看。是指一尺或二尺见方的作品形制;从“斗方”的词源来看。是古代量器“斗”的样态和尺度。同时也是斗方尺度的重要来源。从“斗方”性质看。属于形制术语。而非装裱术语。斗方的装裱形制丰富多彩。其多以屏、轴、册等装祷形式。斗方形制的雏形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帛书。在宋代时期。斗方形制首先出现在绘画当中。即而进入广泛的实践阶段。在实践中形成了书画对幅的斗方样式。历代文献中对手札有详细的记载。

如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器玩·屏轴》有记:“十年之前。凡作围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从历朝历代所流传的斗方书画作品来看。其尺度-般为23—625px之间。斗方形制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朝代体现出的使用功能有异。如在宋代书画对幅斗方。主要书写诗文为主;而在明清两代文人、闺阁中使用的斗方形制所书写的主要内容为诗文。而民俗中的斗方多为吉祥字或格言警句。

喵说:用易懂的话语解读书画故事。诠释艺术风采;

关注“艺术喵说”。带你了解真正的艺术世界。

其他观点:

这是根据宣纸的尺寸来的。宣纸有三尺、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多个规格。这是指纸的长度。最常用的是四尺和六尺两种。纸的长宽比是2:1。所以纸对折裁开就是两个正方形。过去的斗的形状就是正方形。因此叫斗方。如果把纸三等分裁开。就叫开三。其实宣纸也有一些特殊尺寸。但厂家生产的很少。一般是按照客户要求定制的。市场上最多的就是四尺和六尺两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28:35

    形制,斗方,长卷,书法作品,纵向,条幅,样式,中堂,书法,形式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28:35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国画、书法的尺寸叫做斗方?三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28:35

    以4尺整张的宣纸为例。其尺寸是138厘米x69厘米。也即4尺×2尺。共8平尺。纵向对折后。形成两个138厘米×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