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怎么理解?
原创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怎么理解?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穷”与“达”对比

这里的“穷”。我认为既可以指缺衣少食。也可以指胸无点墨;“达”则与其相反。既可以指富甲一方。也可以指学识渊博。

如何独善其身?如何兼济天下?

对比“穷”与“达”后。发现接下来并非要解释“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含义。而是应该从怎么做出发更易理解。

穷如何独善其身

缺衣少食的穷——即便是身处更无长物的困境之下。我们也不能偷掠、抢夺。要洁身自好。

胸无点墨的穷——学识浅薄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学无术。倡导我们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达如何兼济天下

富甲一方的达——当你腰缠万贯之时。请在你能力范围内。对需要物质上帮助的穷苦人家施以爱心。做一个好善乐施之人。

学识渊博的达——用你的学识修养。教育更多的人。不求人人都如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相信在耳濡目染之下。必定与过往有所不同。

“匹夫”一词指平民百姓。包括了所有的“穷”、“达”之人。

“天下兴亡”之大事。又与每一个“穷”、“达”之人的小事密不可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从个人视角出发。教育我们该如何做好自己。从而为天下做贡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从“天下”这个大的角度出发。倡导每一个人都理应对“天下兴亡”担起自己或多或少的一份责任。

总的来说。“天下兴亡”与每一个“穷”、“达”之人密不可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努力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此来担起“匹夫之责”!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告知删除

其他观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想这句话可能有许多人误解了。

首先。“穷”与“达”的标准是什么?指的是金钱还是思想知识?

其次。穷人就不能为社会做贡献吗?那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是相矛盾吗?

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的爆发。对于普通人。如果能力有限。不能捐钱捐物。那么。就请好好保护照顾社会。不给他人添麻烦。

而并不是没钱就只顾自己。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明显外面传染的风险很大。还不加防护。到处乱跑。

“达则兼济天下”中的“达”。是什么意思?是发达成亿万富翁?当了大官?这都不是。否则。那不是限制接济别人吗?

“天下”难道是全社会?谁有如此能力?

我想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身有余裕。则多照顾别人。

这与孔子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正是一个意思。

也正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几千年儒家思想的熏陶。我国是一个重情义的大集体。当困难来临时。就会出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现象。

而西方崇尚自由、个人主义。则不可能如我们一般团结。

其他观点:

大家好!我是@朔漠风尘。针对这两句话下面我将从原文出处、原文释义、个人理解三方面分别来阐述。

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原文出处

此句出自出自《孟子》中《尽心章句上》。 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原文释义

3.个人理解

先看前半句。穷。可理解为穷困潦倒。指经济上的不宽裕;也可理解为不得志。没有得到别人的赏识。当一个人穷困潦倒由不得志时怎么办呢?只能是想办法保全自己。解决自己生存问题。同时。在解决自己生存问题的同时还要不断“修炼内功”。即完善自己的德行(仁义礼智信)。不断增长自己的才能。等待时机。《周易》中说“潜龙勿用”。意思是巨龙潜在水中时。就不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有龙一样的品德而暂时隐居的人。他不会因自己的困顿而改变自己的坚贞品德。也不会因为暂时不能扬名于世而苦闷。前半句。正是表达的这个意思。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原文出处

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中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刘洁修考辨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梁启超。

2.原文释义

3.个人理解

三、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34:03

    独善其身,天下兴亡,自己的,天下,匹夫有责,原文,之人,匹夫,释义,缺衣少食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34:03

    没想到大家都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怎么理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34:04

    “穷”与“达”对比这里的“穷”。我认为既可以指缺衣少食。也可以指胸无点墨;“达”则与其相反。既可以指富甲一方。也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