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江雪中描写的是什么地点的雪景?
原创

古诗江雪中描写的是什么地点的雪景?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原创)《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时谪居永州所作。是柳宗元五言绝句的代表作。地点自然是描写永州的雪景了。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出生于七百七十三年。卒于八百一十九年。终年四十六岁。字子厚。河东即今山西永济人。因此。后人称\"柳河东\"。唐德宗贞元九年进士。早年官运通达。名噪一时。是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的核心成员。

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奉诏返京。再贬永州刺史。卒于任所。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提倡古文运动。一同列为“唐宋八大家”。他的山水游记尤其被后人传诵。他的诗很多都是被贬逐后所作。抒写谪情。描绘山水。大都含有悒郁伤感之情。其风格明净简峭。清峻沉郁。卓然成家。特别工于五言。后人将他的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韦应物相提并论。有巜柳河东集》传世。

二、原诗再现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三、赏析

柳河东这首巜七绝》诗。是一幅动人的画面。读着这首诗。我们会从心里想象着。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万赖沉寂。一位鱼翁背上披着蓑衣。头上戴着箬笠的老渔翁。独自驾着一叶小舟。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的画面。

这首诗向读者展现的。其实就是诗人被贬后。不甘心所受到被贬后的屈辱。不干心被摧残和折磨。内心极度压抑孤苦。因而产生的一种主观幻化的形象。诗人心中以此寄托着自傲。那茫茫一片的万赖具寂。那千尘不染的静洁天地。烘托出渔翁高洁脱俗的精神境界。那渔翁的凛然清高。傲视一切却是诗人人格寄托和写照。

鸟飞千山。万径人踪。一时间都归于“绝”、“灭”二字。在这渺无踪影的空无沉寂中。在这江天飞雪的苍茫迷离中。兀立着的只有一个“蓑笠翁”。这孤舟独钓的落寞弥漫了整个广漠萧索的空间。而这孤寞寒寂最后又都凝聚在鱼杆的尖端。在微微的寒风吹拂下。沉重而又悠闲地微微抖颤。

诗人独具匠心运用二十个字。远和近、大和小、动和静、虚和实错综统一地构成了一种若大的空疏、幽僻而寒峻的诗情和画意。便是这首《七绝》小诗的绝妙之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其他观点:

谢谢问答老师邀请回答问题!

江雪

唐朝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字面翻译:

很多的。宽广的山里鸟全部飞走看不见了;一万条的路径。人的踪迹消失了。

却看见宽阔的江心里。一只孤独的小渔舟。一个身披破蓑衣的渔翁。独自在江心中孤独的垂钓满江的寒雪。

柳宗元好像是描写的江南的雪景。不常下雪。偶尔也会下大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会发生在江南山区。

柳宗元曾被朝廷贬谪到永州。担任司马之职。其实被贬官的文人。心情是痛苦的。满腔的牢骚。想说又不敢说。就会借助诗词抒发自己苦闷的心情。

柳宗元写的《江雪》。通体透彻。不染一丝风尘。他寄情于山水。把人生的无奈和寂寞。借助空灵的南方雪。喊醒自己那份沉寂的清高。现实生活的四处碰壁。人生不得志。在江雪中挥洒的淋淋尽至。展现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素描画。下着鹅毛大雪的江上。一叶偏舟。一个披着蓑衣的渔翁。在万籁俱静的山水间。不着一只鸟。不见一个人。独自在洁白的雪中。缓慢放钩。钓着那种空灵的境界。

柳宗元化用“千山”、“万径”凸显“孤舟”、“独钓”。这是诗人的想象作品。并非只有这样的实际画面。南非的雪下的快。融化得也快。不会持续太久。鸟、人不会长久地踪灭。这是一种界地。一种假象的世外桃源。却是画面感极强。被历代文人所敬仰。

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全诗通体寒雪。山、江、水、东西覆盖着雪。山上下满雪。路上也是厚厚的雪。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到处白花花的景致跃然纸上。

总之。这是江南的雪。意象中的雪。不着边际。又近在眼前。画面感十足。却是柳宗元当时情感的迸发。思想的挥洒。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寄托。借助洁净中的老渔翁抒发自己的高洁的思想情感、品性。

其他观点:

千万孤独!湖南永州!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江雪》。大家小学的时候肯定都学过的。它非常独特。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今又到冬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起这首诗。

为什么说“千万孤独”呢?有一种说法。《江雪》是藏头诗。取每句的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孤独是自己一个人的。但是有了千与万。孤和独才不平淡无奇。一千座的山的鸟都飞绝了。一万条路上都没有人的踪迹。只有在这种毫无生气的背景之中。人的孤独被无限放大。孤独的痛苦也在其中若隐若现……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回到问题。

《江雪》描写的是湖南永州的雪景。

柳宗元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唐代元和二年。公元807年。那时候。柳宗元因为积极参与到王伾(pī )、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这场锐意进取但短命仅半年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这就是“二王八司马”事件。“二王”是王伾和王叔文。“八司马”里面最有名的是柳宗元和刘禹锡这对好朋友。当时的永州。相当于现在的湖南永州零陵。

可能大家稍有点怀疑的是。湖南永州。感觉还是比较靠南方的地方。亚热带季风气候。现在已经是冬至过后。今天永州的气温还是3~13°C。完全不像北方都已经在零度之下。而《江雪》描写的这样一场大雪。更像是北方下大雪的景象。

(2008年。湖南)

必须说。这样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但我们这边也是有证据的。柳先生写诗不是凭空想的哦。永州当地。特殊情况下。还是会下大雪的。《零陵要鉴》。记载零陵地区的重大事情的年表。就记载。元和年间。《江雪》创作的前后。当地发生了灾害性天气。柳宗元自己也写。元和二年永州下过一场大雪。

回想起来。最近的一次。08年雪灾。永州积雪最厚可达半米。所以说一千多年前。柳宗元如果碰到这样一场大雪。那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就不足为怪。

到了冬天。我偶尔把玩琢磨《江雪》。记得第一次。还是在小学时候。在教学楼上凭栏远眺。忽然就念叨起这几句。这么些年。对这个诗中不怕天冷雪大。心中无他。专心钓鱼的蓑笠翁。越来越喜欢。他是孤独的一个。却是如此清高孤傲。后来才慢慢明白了他是柳宗元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

(柳宗元)

简单的一首诗。读着读着。你慢慢发现它原来是有禅机禅理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漫天风雪中。柳宗元钓的是江雪。找到的是自己那颗坚持的。孤傲、清澈干净的灵魂。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有一天我们也面临千山万径都生机绝灭的环境时。希望。我们能像柳宗元那样坚持清澈干净的灵魂!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50:28

    永州,柳宗元,渔翁,的是,司马,孤独,柳河,诗人,大雪,孤舟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50:28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诗江雪中描写的是什么地点的雪景?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50:29

    (原创)《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时谪居永州所作。是柳宗元五言绝句的代表作。地点自然是描写永州的雪景了。一、作者简介柳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