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确实。民国时期才女如云。群星璀璨。比如冰心、林徽因、张爱玲、苏青、萧红、丁玲……
我觉得最有料的当属丁玲。她的情场风云简直惊世骇俗。比琼瑶剧还精彩、曲折一百倍。
丁玲。1904年10月生于湖南。
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只好带着她和弟弟回到娘家。外婆给她和表哥订下了娃娃亲。
那时候的人愚昧。不知道近亲结婚容易生痴呆儿。总以为亲上加亲更好。
1922年。丁玲和闺蜜王剑虹去上海读书。
见识了花花绿绿的大世界。接受了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丁玲果断与表哥解除了婚约。
1924年夏天。丁玲前往北平。在北大文学系旁听。
这时。她认识了生命中的第一个真命天子——青年编辑胡也频。
胡也频对微胖界美少女丁玲一见钟情。
因弟弟夭折。丁玲返回湖南老家。前脚刚进门。后脚胡也频追至。
丁玲被感动了。
回到北平时。两人同居了。
真是搞不懂。丁玲为什么不要求他明媒正娶呢。
果然是与众不同的才女。不走寻常路。
1927年。丁玲发表了轰动文坛的小说《沙菲女士的日记》。一时之间声名鹊起。
丁玲想学日语。有朋友给她介绍了文艺男青年冯雪峰。
冯雪峰。此时已是小有名气的“湖畔诗人”。在北大自修日语。
两个人都是文学青年。相见恨晚。有聊不完的风花雪月。爱情之火顿时熊熊燃烧。
可是可是。他们中间还横亘着一座大山——胡也频。
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只要是真爱。
于是。丁玲提出。他们去杭州西湖三个人同居。
哇哦(・◇・)惊掉了世人的下巴!
更惊人的是。这两个男人居然都同意了。
山寨版一段张爱玲的经典语录。嘿嘿嘿(º﹃º )稍稍改动了一下:
“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两个男人。至少两个。一个是她的蓝颜知己。给她肉体的欢娱;另一个是她的灵魂伴侣。给她精神的慰籍。”
这一女二男三角恋正式开始。
不知道丁玲晚上是否也要翻牌。
爱。总是自私的。
胡也频实在看不下去自己的老婆和别的男人卿卿我我。干脆离家出走。
结果第二天就被好事者~《边城》作者沈从文给劝了回来。
真心佩服沈从文。不知道怎么劝的。
幸好不久冯雪峰接受了党组织的安排。回故乡浙江义乌开展工作。
冯雪峰就此退出。
1930年11月8日。丁玲生下她与胡也频的儿子。
1931年1月17日。胡也频出门参加一个地下党会议。不幸被捕牺牲。年仅28岁。
和他一起牺牲的。还有殷夫、柔石等左翼作家。即“左联五烈士。”
丁玲悲痛万分。第二年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丁玲曾写信向冯雪峰诉说痛苦和思念。想与冯重温旧梦。
可冯雪峰此时已婚。并育有一女。冯很珍惜自己的婚姻。拒绝了丁玲。
没多久。丁玲遇到了她生命中第三个男人~翻译家冯达。
这个男人给了正在寒冬中的丁玲三春般的温暖。丁玲靠近这炉火。他们同居了。
万万没想到。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囚禁在南京的莫干山。和冯达关在一起。
丁玲怀疑是冯达出卖了自己。冯达发誓说没有。真的没有。
丁玲心软了。1934年9月生下了她和冯达的女儿。
经多方营救。丁玲出狱。1936年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在一次文艺演出上。丁玲认识了男一号的扮演者——18岁的陈明。目若星辰。唇红齿白。哇。小鲜肉一枚。
丁玲走了心。动了情。
一次。陈明傻乎乎的问丁玲:“主任。你也该考虑一下终身大事了。”
丁玲含笑看着他:“咱俩行吗?”
陈明被小姐姐撩的心怦怦乱跳。愣在那里。
相差15岁的姐弟恋啊。众人议论纷纷。
那些风言风语。陈明受不了。他黯然离开。和一个护士席平闪婚。
但自己的心总是欺骗不了的。陈明还是爱丁玲。他离婚。又和丁玲走到了一起。
这一次。他不再犹豫。不再畏惧。从此。他和丁玲风雨同舟。生死相依。
之后的三反五反、打右派、文化大革命……陈明都一如既往地守护着丁玲。
晚年的丁玲说:“如果没有陈明。我是不可能活到今天的。”
陈明也深情的说:\"我这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和丁玲共同度过的。而且和她在一起的岁月。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
拿丁玲的一生和张爱玲比较。忽然发现。还是小奶狗最可靠。专一、体贴、真诚。
丁玲选择了单纯善良的陈明。陈明就把整颗心掏出来给了她。
张爱玲只喜欢年长的大叔。她爱上了历经千帆、阅女无数的胡兰成。结果爱的千疮百孔。一生颠沛流离。
其他观点:
历数民国才女。多如繁星。
她是芳菲人间的四月天;她是从尘埃里开出的一朵花;她是孤独一生、为爱出走的娜拉……
林徽因、张爱玲、萧红、陆小曼、庐隐、凌叔华。令万人瞩目的民国女子。精致曲折的动人故事。
她们打破传统。紧跟时代的步伐;她们才情万千。留下永恒的光辉;她们亦敢爱敢恨。追寻自己的心灵归宿。
她们用手中的笔书写传奇。亦用自己的人生诠释爱情的悲与喜。她们是民国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陆小曼与徐志摩)
最才女陆小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才女。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但却因为自己个人的感情生活而饱受世人的争议。
她拒绝了包办婚姻的枷锁与徐志摩走到一起。打破了“一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从浪漫主义者徐志摩给陆小曼的情书中也足以看出:
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你穿上一件蓝布袍。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觉着不可名状的欢喜。朴素是真的高贵。
你穿戴齐整的时候当然是好看。但那好看是寻常的。人人都认得的。素服时的眉。有我独到的领略。 眉。我写日记的时候我的意绪益发蚕丝似的绕着你;
我笔下多写一个眉字。我口里低呼一声我的爱。我的心为你多跳了一下。你从前给我写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情形我知道。因此我益发盼望你继续你的日记。也使我多得一点欢喜。多添几分安慰。
当风流诗人徐志摩遇上一代名媛陆小曼。注定要把浪漫进行到极致。 为了博美人一笑。徐志摩用尽了毕生的才华。即使别人都不理解。他也不在乎。只顾把炽烈的爱情化为浓烈的情话。看得小曼脸红心跳。沉醉不已。最后以身相许。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只有爱情。才能让我们忘掉一切。
(林徽因与梁思成)
林徽因。我想无须我多说。近几十年以来。对于这个女子。有大量的溢美之词。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牵挂了一生。也让无数世间男子仰慕了一生。她的才情。她的美貌。曾经照亮一个时代。她与徐志摩的情史。让历年来的文人、非文人津津乐道。
她与梁思成婚后的“太太沙龙”之上。常常名流俊彦云集。甚至她的早逝。也让无数世人扼腕叹息。
在凡夫俗子的眼里。她是一个落入凡间的精灵。她是佛陀座前的那一支白莲。如此美好圣洁。只能遥望。而无法触及。
她是建筑师、 教授、诗人、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之一。她是建筑师梁思成的妻子。是中国现代一个世纪的才女代表。
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林徽因是极有天分、极具个性、极为独特的一位。她在建筑学上的卓越成就也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的话题。深受后人尊敬。
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
后来《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她的语言温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的春风。可以说她的文字拥有超越时间的魅力。
笔下流露出令人惊讶的对民间百态的深谙。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已经的又没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
(严幼韵)
严幼韵也是当时复旦大学中第一个女生。那还在1927年一辆名贵的小轿车内走下来了一个身穿旗袍的姑娘。身材袅娜自信满满的来到了招生处。从此开始了她的传奇人生。她就是严幼韵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大美女!
其实不光是她自己才华出众而且她的出身也非常的好。她的祖父还曾经是李鸿章的幕僚。以及上海总商会的第一任会长。他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令人艳羡的大家庭里的。
严幼韵除了出身好有才华之外。还拥有这一个令所有人都羡慕的优点。那就是长寿。因为她一直活到了112岁要知道不管是在古代还在现代能活到这个年纪的那都是非常牛的了!
其实要说她这一生也是起起伏伏前后经历了两段婚姻!
在他24岁的时候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爱情。年轻有为的外交官先生杨光泩。对严幼韵来说非常的具有吸引力。两个彼此都非常优秀的人很快也走到了一起。结婚之后夫唱妇随非常的恩爱。只是好景不长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期杨光泩就完全失去了消息。从此之后。生死不明。
(萧红)
萧红的才气在于一份家国情怀。从东北黑土地逃到中原。这位才女并没有像其他的才女那么的幸运。他违背指腹为婚的父命出逃。流落中原。
她的作品之中能够看出她对于家乡黎明百姓的那份爱。对于家畜。对于自然风物的热爱。对于农民的愚昧怒其不争。她的才气在于她的一份家国情怀和一份女性特有的温婉笔触。
要说民国女性有才。除掉家庭背景。容貌这些外在的因素。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们真正摆脱了传统妇女的那种人身依附观念。真正的独立自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感情。对于这个世界充满童真和热爱。她们是真正意义的才女。
校书郎工作室出品。一剪梅
其他观点:
下面分享一段。我之前写过的关于民国才女萧红的文章。希望能帮到你。
1942年。在香港一家由养和医院、一所法国医院和圣士提凡女校改成的临时医院里。
一个饱经颠沛流离之苦的旧上海女作家奄奄一息。
此时。她的病床边只有一个前来探望的好友。
她努力睁开毫无神采的双眼。恳求好友。设法将她送去许广平先生处。
只因。许广平先生是鲁迅先生的妻子。
而鲁迅先生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亲人。
临终。她悲愤地写下了一段话: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我一声最大的痛苦和不幸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她就是民国最为优秀的才女:萧红。
1925年。15岁的萧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五卅惨案受难工人募捐义演。
她在一场名为《傲霜枝》的话剧中。饰演了一位抗拒包办婚姻的姑娘。
正是此次义演。开阔了她的眼界。活跃了她的思想。坚定了她的信仰。
出生于官宦之家的萧红。从小就受到祖父的熏陶和培养。写得一手好文章。
在哈尔滨东特女一中时。她便以“悄吟”的笔名。在校刊上发表文章。赢得全校师生的赞誉。
受到国内新文学的启迪和西方进步思潮的影响。萧红逐步开始了对旧中国黑暗势力的抗争。
经常与男同学参加游行。接触频繁。
她的父亲张廷举生怕女儿做出败坏家风的事情。便让她跟人订了亲。
于是。她遭遇了生命中的第一个渣男汪恩甲。
汪恩甲道德败坏。品行恶劣。他抽大烟、嫖女人。几乎沾染了所有旧社会公子哥的恶习。
性格倔强的萧红得知后。果断地私自解除了婚约。被父亲禁足在家中。
那时候的她。像是一只失去了自由的小鸟。突然被关进了阴暗的牢笼。
她的精神无比压抑。心灵饱受创伤。
后来。她的婶婶同情她。悄悄将她放了。逃离了家的萧红被父亲开除了族籍。
在北平流浪了两年。她身无分文。艰难度日。个中辛酸只有她自己清楚。
这时候。汪恩甲追到了北平。
两年的流浪生涯。让萧红吃足了苦头。她权衡了一下自己的境遇。觉得需要一个能给她温暖的男人。
于是。他们在哈尔滨同居了。
不久后。两人坐吃山空。还欠下了600元的债务。
而汪恩甲找了个借口丢下怀了身孕的萧红。一去不回。
旅馆的老板。为了挽回损失。决定把她卖到附近的妓院。
倔强的她。并没有想要自杀。而是想到了一个改变困境的办法。
但这也让她。遇见了生命中的第二个渣男。
时间是1932年夏天。
《国际协报》的主编收到了一封求助信。信中讲述的悲惨遭遇让他很同情。
于是。主编就派萧军前往看望。
彼时。萧军颇有名气。并且是萧红的偶像。
萧红特别的开心。她像是找到了知己。这些年所受到的委屈和辛酸。都说了出来。
萧军深为感动。他写下了这样的话:
感觉到世界在变了。季节在变了……
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
在我面前的只剩下一颗晶明的、美丽的、可爱的、闪光的灵魂!
我马上暗暗决定和向自己宣了誓:
我必须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她!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
但他实在是太穷了。拯救不了她。无法偿还她欠下的600多块钱。
好在。不久后。一场暴雨救了他们。
那场大雨让松花江堤决口。洪水奔流。哈尔滨大片地区成了汪洋泽国。
萧红所在的东兴顺旅馆一片混乱。店主早顾不得楼上付不起费的落魄女人了。自己逃生去了。
萧军趁乱救出了萧红。两人开始同居在一起。
不久后。萧红生了一个女儿。是她跟汪恩甲的孩子。
因为贫穷。这个孩子被送人了。
两人在一起的生活。并不幸福。因为穷。他们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
她在散文《饿》中。这样写道:
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而当萧军领了薪水。两人便去开心地大吃一顿。
只有在这个时候。她才会忘记贫穷。忘记饥饿。
而明天。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但贫穷和饥饿没有压垮他们。在这段时间里。萧红写出了很多的散文和小说。
她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揭露了在日伪统治下东北的黑暗。以及旧社会的压迫和剥削下。人民的觉醒和反抗。
因此。受到了广大先进文学爱好者的欢迎。让她一跃成为东北文坛最有名的才女。
但很快。他们被日为特务的监视了。甚至连生命都受到了威胁。
他们只能逃离哈尔滨。去了青岛。
在青岛。萧红完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本小说《生死场》。
因为朋友们相继被捕。他们只好又一次逃亡到了上海。
在上海。她见到了文坛大师鲁迅。
萧红跟鲁迅一见如故。
在鲁迅的引导下。萧红很快在上海文坛站稳了脚跟。
随着《生死场》的出版。萧红名声大噪。
而在上海的两年。也是萧红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两年。
在文学上。她收获颇丰;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
因为。萧军跟另外一个有妇之夫发生了关系。
敏感的萧红察觉到了。她感觉到被背叛的痛苦和悲伤。两人之间也产生了隔阂。
曾经贫穷与饥饿都没有能压垮他们。如今。他们的感情已经岌岌可危了。
后来。两人分手了。再也没有见过面。
萧红曾朋友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我爱萧军。今天还爱。
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个同志。
又一同在患难中挣扎过来的。可是做他的妻子却太痛苦了。
两人分手的时候。萧红已经怀了四个月的身孕。孩子的父亲是萧军。
分手后不久。她就嫁给了生命中的第三个渣男。
认识端木蕻良是在1937年10月。那时她跟萧军尚未彻底分手。
端木蕻良很仰慕萧红。也很同情她的遭遇。
当时的端木蕻良并没名气。但他热切地追求萧红。
因此。在萧红和萧军彻底分手后。两人就结婚了。
婚后不久。萧红就剩下了她跟萧军的儿子。
但三天后。孩子就死了。死因成迷。
婚后。她才发现。端木蕻良在生活上几乎是不能自理的。
他经常睡到12点才起来。吃了午饭后。又继续午睡。
萧红要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但这个倔强的女人。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坚持创作。
1940年。萧红跟端木蕻良逃到了香港。
噩运再一次降临到了她的身上。她不幸患上了肺结核。
即便是躺在病床上。她也未停止创作。病中写下了她人生中最为著名长篇小说的《呼兰河传》。
以及长篇小说《马伯乐》和中篇小说《小城三月》。
另有短篇小说和散文若干。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病重的萧红辗转躲避。被送进了医院。
而此时。端木蕻良早已经抛弃了她。转身离去。
一个月后。这位当时在文坛备受瞩目的优秀才女作家。含恨病逝。
她去世时。没有鲜花。没有挽联。没有送葬的人。冷冷清清地归于沉寂。
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这恰是她凄凉一生的写照。
【原创不易。走过路过。小弟像您求个关注。】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805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才女,自己的,两人,北平,她是,的人,给她,她在,这一,民国
没想到大家都对民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年代,那有哪些才女,说说她们的故事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确实。民国时期才女如云。群星璀璨。比如冰心、林徽因、张爱玲、苏青、萧红、丁玲……我觉得最有料的当属丁玲。她的情场风云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