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奇马”或被除名:台风咋命名,为何除名?
原创

“利奇马”或被除名:台风咋命名,为何除名?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台风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

2000年1月1日之前。该区域的国家/地区。对台风没有统一命名。同一个台风各国叫法不一:

我国用“二位数字年份+二位生成顺序序号”四位数字编码的方式。日本按跨越东/西经180°的顺序进行编号。而关岛的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人名对台风命名。

随着区域合作增加、抗灾合作密切。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届年会决定。对台风进行国际统一命名。由世界气象组织亚太区14个成员各提供10个名字。共140个。轮流使用。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

14个成员分别是: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越南、韩国、泰国、美国。

提供的名字。要求简单易记。不超过9个英文字母;不能有不良含义。且不涉及商业。

目前最新的命名表如下图:

可以看到。飞禽走兽。瓜果花草。河流山川。神仙凡人。无所不包。

这个命名表。并不是一成不变。

世界气象组织同时规定。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或者人员伤亡。受波及的成员国(地区)可以提请台风委员会。对这个台风的名字进行永久性除名。除了灾害方面的原因。这也可以避免之后再出现同名台风。发生混淆。

空缺出来的名称。由原名称提供国(地区)提交新名字递补。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下届年会确认。

例如去年的18号台风“温比亚”。虽然登陆强度是10级强热带风暴。并不属于强台风。但给我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灾害。今年2月广州举行的台风委员会51届会议上。我国提出了除名提议。并被接受。替代命名将在明年2020年的下一届会议上确认。

图为去年台风温比亚给山东带来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这次利奇马登陆我国的强度很强。超过了之前影响我国被除名的苏迪罗、莫兰蒂、天鸽、温比亚等台风。造成的灾害也比较大。因此下届WMO台风委员会年会上被除名的概率很大。

利奇马强度巅峰时的卫星云图:

其他观点:

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地区、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中国大陆提供的10个名称是:龙王、、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目前所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很少有灾难的意义。委员会规定选择名称的原则是:文雅。有和平之意。不能为各国带来麻烦、不涉及商业命名。因此各国选择的多以自然美景、动物植物来为台风命名。因此有了中国传说中的神奇形象孙、美丽的玉兔。有了密克罗尼西亚传说中的风神“艾云尼”。柬埔寨的树木“科罗旺”、马来西亚的水果“浪卡”以及泰国的绿宝石“莫拉克”。同时。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中国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经过协商。已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

一般情况下。台风命名表是稳定不变的。除非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2007年在亚太经社会及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40次会议上。成员国决定除名带来重大灾难的台风“象神”、“珍珠”、“碧利斯” 、“桑美”和“杜立安”。其中2007年的首个台风桑美。以其17级的威力横扫福建、浙江、江西和湖南四省。带来经济损失高达49.7亿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26:36

    台风,世界气象组织,名称,气旋,中国,委员会,柬埔寨,密克罗尼西亚,热带,名字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26:36

    没想到大家都对“利奇马”或被除名:台风咋命名,为何除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26:36

    台风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2000年1月1日之前。该区域的国家/地区。对台风没有统一命名。同一个台风各国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