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原创回答]
诗歌品评之浅见: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诗歌留下的空间想象”。是赏析品评诗歌两个最重要的角度。
(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整首诗整体上的浑然一体
让读者读来没有任何的“卡顿” “脱节”之感。
景情相依。情景缠绵。情随景转。景随情移。景中有情。情生于景。
语意真诚。一气转合。浑然天成。
(2).形象巧妙的艺术写作手法
表现情景形象生动的方法。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可称之为最。
除此之外。运用极其朴素通俗、深入浅出的语言。同样也有如此效果。
巧妙的手法。通常表现于。一是以高度凝练的语句。把气势磅礴或广阔恢宏等情景浓缩于方寸之间;二是对全诗最为传神之处----“诗眼”的设计。有一传神“诗眼”。犹如画龙点睛。整首诗就有了“生气”。就有了“统帅”。画面就会围绕着“统帅”活动起来。
如此一来。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就会自然地突现。
(二).诗歌留下的空间想象
通俗地说就是。句尽而意未了。
虽然诗句已尽。但是。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或思想或品格。或情怀或精神。或哲理或启迪……读罢。令人或神往或唾弃。或振奋或激励。或堪忧或警醒……
宛若一股来自宇宙深处的巨大力量。把整首诗的意境推到了高潮的极致。如暮鼓晨钟般在读者的脑海中不断地回响长鸣。震撼其心灵。令读者回味无穷、反思不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以上所写的只是本人自以为是。赏析品评诗歌最重要的两个视角。当然。影响诗歌质量的好坏。还有其它诸多因素。在此就不一一啰嗦了。
(此拙文纯属个人原创。转发可以。盗版必究!)
其他观点:
衡量一首诗作的好或不好。肯定是有标准的。否则在古代也不可能凭诗取仕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衡量一首诗作的好坏呢?
下面。我以格律诗词为例。结合自己过往当评委的经验。简单说说:
在评审一首诗词时。首先我会将其分为两个部分。诗性与创作技法。假如以100分为满分。诗性占20分。创作技法占80分。得分越高。作品的质量越高。
然后。我又将创作技法分成四个部分:即主题、声律、意象、语法。其中各占20分。
写诗填词。除了需要学习和运用创作技法。还要注重诗心、诗性的培育。诗性有部分源于天赋。而更多则源自阅历、学养和对生活的感悟。单有创作技法。没有人生感悟的诗会显得薄弱;反之。有天赋有感悟。但不懂得运用创作技法表现出来。亦难以成诗。
有人觉得。写诗主要是靠天赋。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若论写诗的天赋。想来没有人敢跟唐代诗人李白比较。但李白尚是六岁识“甲子”。十岁熟读“四书五经”。十五岁更三次仿写《昭明文选》。可见单有诗性天赋还不行。还要能运用创作技法。将天賦表现出来。因此。在这方面。只能分配20分。
任何一首诗词作品。都要有明确的主题。由于传统诗词的抒情方式。多是寄情于物的间接抒情。所以还要看承载主题的意象。即主题意象。
一首优秀的诗词作品。往往包含三个层面。我以白居易的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展开说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我们看看这首诗中主题的三个层面:
1、主题:送别
2、主题意象:古原草
3、借此主题和主题意象抒发的情感或见解。是否深远和具有新意。
接下来。便是要看作品能否扣合主题展开并达成主题了。
声律。原本是要衡量诗作能否运用声律。强化和扣合主题的。但就目前的现状。则很难以此作为标准。一是古今音的差异。二是今人多在声律和格律之间划了等号。
因此。来到我们这个环节。基本上都能拿到较高分数。因为。在此之前。基本上有校律员。对参赛作品的格律进行了校审。不合韵律之作。大多不能进入此评审环节。
另外。一些诗体的创作规范。也会在此项体现。如律诗中要求的对仗句式。是否能做到。
诗是形象的语言。组成诗句的基本单位是意象。其中又包括主题意象、客观意象和主观意象。这部分主要是看意象的运用是否精准细腻。还有就是意象间的关联性。
个人觉得。意象运用是当下最难打分的项目。若要严格把控。能拿高分者还真的不多。主要原因便是当下的诗词创作教育。并没有将意象体系当作一个重点展开。甚至在当下很多的诗词释本。在解释一些诗句时。多用词汇而非意象去解读。这自然难免有失偏颇。
因而。很多时候。我都会退而求次。就是看诗作能否运用具体的形象语言展开描述或进行抒情。
语法。包括了章法、句法和字法。其中又以构章最为重要。分得其中的10分。
一首诗词作品。是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起承转合的。诗脉或词脉。是否清楚流畅。当明白构章方式后。再看诗的句法。句子是否流畅没病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技巧、是否凝炼。能否达成句意等。最后就是看用字炼字了。用字是否生动。对主题达成是否有帮助。
当然。以上只是理论上的评分和衡量标准。在实践中。评分并不会这样细致。很多时候。如果读到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那么各细项的评分基教也会有所提高。毕竟。人都是有情感的。不似机器审核。
最后。说说很多人都将其作为衡量一首诗词好或不好的两个字:意境。
诗词的意境。是在读者端产生。是抽象的。并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学养。不同的审美情趣。对意境的感知都会不同。一首诗作。在我眼中很有意境。但在你的眼中不一定能感受到。反之亦然。
所以。意境只可作为个人喜不喜欢一首诗作的判断标准。在要求具有客观性的评审中。我大多都会将此项忽略。
其他观点:
诗是语言的艺术。凡是属于艺术性的东西。其审美带有主观性。完全存在对同一作品。甲认为顶呱呱。乙认为一般般。丙认为实下下。但审美也是客观的。理无三寸高。诸人夺不过。在数学的角度。是可以计算概率的。是以众专家的意见为意见。
通常诗歌的好坏的评价标准有下列几条:
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诗是文学中的文学。篇幅短。含义长。象《三国演义》这么一部大部头作品。杨慎用一首《临江仙》就包括其宏旬!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事件都略去了。仅喧泄出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化繁为简。
二、新颖独创的想象。
天上的街市
[ 现代 ]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看看诗人联想何其丰富!由街灯想到天上的星星。进而想到天上的街市。想到牛郎织女!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这一切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
三、特殊的语言结构。
诗歌起源于劳动。劳动号子可能是最初的诗歌。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古体诗。还是今体诗。或者新诗。都有其特殊的语言结构。诗歌的节奏是通过词语间的停顿及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实现。就像鼓点。就词曲不但有平仄押韵的要求。还有句句式的要求。像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望长城内外”。就是一个一四句式。第一个字。必须是个单音节词。最好是第四声。是一个领字。领起下面四句。为两副对联或一副扇面联。再以五言诗为例。有下列四种句式:1、上一下四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2)上二下三型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3)上三下二型 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杜甫:十月一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4)上四下一型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多。其他诗歌莫不如此。尤其是新诗。由于有时句式欧化。结构独特。
四、鲜明的音韵节奏。
诗一般都押韵。诗一般隔句押韵。词曲有疏韵的。也有密韵的。密韵的句句押韵。一般在句末。但也有句中的暗韵。新格率派的新诗也押韵。
五、诗歌讲究形象思维。
传情传意主要能过意像流动。就不展开论述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060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意象,一首,诗歌,主题,诗词,诗作,技法,押韵,作品,意境
没想到大家都对“诗”是怎样衡量作品的好坏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原创回答]诗歌品评之浅见:“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诗歌留下的空间想象”。是赏析品评诗歌两个最重要的角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