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作为已过五十的人。回答这个问题感觉很有“权威性”。似乎也有很多话想表述。下面就与朋友们一同来探讨这个并不深奥难懂的问题。
第一。弄清楚五十知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原汁原味地阅读一段古文。然后我再把它翻译成白话文。最后一同来探讨五十知天命的真正含义。先看一段古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现在我们把它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意思如下: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学而》里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岸上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二。五十天命到底有什么含义。这里说的人过五十中的五十指的是年龄。但不局限于五十。只要不超过六十。都属于这个范畴;所谓天命。指的是命运。也就是生命的自然运行轨道。而不是上天赐给的“天命”。知天命的意思是人过了五十岁。就知道自己的命运走向了。也就是这辈子发展基本可以定型了。因此可以重新调整人生规划。脚踏实地地过好以后的生活了。
第三。知天命后我们需要做什么。这里说的知天命只是说自己差不多到五十岁以后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发展的状况了。但绝不是说过了五十岁就不需要在努力。听从上天安排了。而是要万丈高楼平地起。而今迈步从头越了。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敬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赞同的给了赞吧?
其他观点:
我来回答!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对北宋开国功臣赵普的评价。是想说明。治理天下的士大夫无需精通论语。半罐子水照样可以谋划天下大事。这与五十而知天命毫无关联。
《论语·为政》有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讲自己的一生的感悟。由于论语被两千多年来奉为经典。我们通常把上五十岁的人。称呼为知天命的年龄。这体现了中国文化表达方式的丰富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知天命就是一种人的修为。前五十年经历了太多。才知道后半辈子的归宿。我们叫天命所归。它要求我们不要再为事业、家庭、生活、人事等等事情所烦恼。要清净无为过好后半辈子。有点宿命论的意思。
其他观点:
五十知天命。多被误解。其意一者为人而五十可知己命乃天定也。其二人而五十万事皆休。天意已明白于眼前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141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的人,自己的,孔子说,天命,知天命,论语,五十岁,学而,耳顺,从心所欲
没想到大家都对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论语》中五十而知天命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谢邀请。作为已过五十的人。回答这个问题感觉很有“权威性”。似乎也有很多话想表述。下面就与朋友们一同来探讨这个并不深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