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秦帝国到底败在谁的手中?
原创

强大的秦帝国到底败在谁的手中?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强大的秦帝国当然是败在自己的手里。在秦始皇时代。再所向披靡的楚霸王。也只能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兵法又不成。最终与叔父项梁流亡于江湖;再宽厚仁智的汉高祖。也只能混迹市井。与一帮狐朋狗党游手好闲。靠坑蒙点酒食混日子。甚至四十大几还讨不着婆娘。只能吃人家喝人家睡人家寡妇。

为什么是秦帝国毁灭了自己呢?简单说。不外乎如下四点:

把成功当必然。认为只有打仗才能传至万世。不知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商鞅打造的大秦战车。就两个轮子。一是尚首功。杀敌就能封田、减税、授爵、升官。所以人人成虎狼。袒肩徒跣赴战。死战不退。二是务农桑。保证粮食物质供应。无功务商不劳者成贱人。多产粮食布帛者授爵、减税、做官。至于什伍、连坐、并邑成县。都只是加强社会控制的手段。这个军国体制战时无坚不摧。屠民、毁城、掳掠。极速膨胀。但当灭尽对手、六国都成了自己臣民之后又当如何呢?

只能让战车继续挺进。去杀匈奴。去灭南越。八十万精锐。三十万驻上郡。一御匈奴。二由直道机动卫戍咸阳;其它倾巢而出南征。造成国大兵少。掏空了大秦实力。甚至秦人青壮已没有多少。然而匈奴和南越就是两个陷井。战争再无收益。巨鹿决战才敢调动北防军团。而南征军团一去难返。

秦人只会毁灭对手。没有对手也会寻找对手。其实秦人最大的对手就是他自己的战车惯性。他们太迷信武力了。甚至根本没有人思考如何治民为政。只有简单的刑罚。而能提供先王之道、三代兴衰的诗书。在秦国没人敢读。

法家成就了秦国。却不能提供秦朝治理的蓝图。

歌功颂德。穷奢极欲。大兴土木。耗费民力无度。使民唯以刑、赏。严刑峻法天下皆成死敌

秦政之暴。开中国历史之先河。秦始皇二十八年。建造阿房宫(至二世元年十二月方成。耗时十一年);同时开始修建驰道。三十四年。因地形修筑长城。建造险塞。自临兆至于辽东。全长万余里。三十五年。修建直道。开山填谷。取道九原。直通甘泉。全长一千八百里;征发刑徒七十余万同时修建阿房宫和麗山;关中建宫室三百。关外建行宫四百余处。

修长城、直道、驰道并没有错。错的是所有工程基本同时进行。全国青壮年又有多少呢?材料采集运输、后勤保障所需的人员更多。于是全国几乎征调殆尽。连刑徒全部派上去了。戍边、服役的百姓填满道路。十室九空。仅妇幼老弱守家种地。税赋又有多重呢?而“失期当斩”。干是死。不敢未必死。在始皇治下。六国百姓思念故主。对死亡、酷刑的恐惧转化为对秦人的刻骨仇恨。

无功于民而役之。无德于民而欲其死。民唯有以死抗争。就等着有人点上一把火。

祸起萧墙。始皇暴逝。赵高、胡亥、李斯杀尽功臣大臣。杀干皇室宗亲。阿谀逢迎横行。秦人寒心愤怒。倒向山东阵营。三年。秦朝已经朽木不支

始皇千算万算。没算自己的年寿。他以为求仙问药可以不死。所以也没立太子。他能控制天下。却没能提防市侩佞宦的奸心。更没想到李斯是个硕鼠。他把继承人放在北防军团监军的位置上。国人无不知是太子。太子却身不在宫闱;他有那么多勇孝仁武的儿孙。却恰恰把草包胡亥带在身边。而草包恰恰以太监赵高为贤师。他最信任的蒙毅和蒙恬。在他死时却不能发挥作用。秦始皇。千古一帝。却是个最笨的老板。

贱人赵高杀完功臣宗亲。又除李斯。直接以酒色迷住胡亥让其不出宫、不上朝。直至指鹿为马杀掉忠直敢谏朝臣。最后直接杀掉胡亥夺取玉玺。也许。拍马溜须之辈也不下拜赵高。赵高欲上朝而宫殿震动。给了长眠地下的嬴氏些许安慰。这种非男非女之人。搞阴谋诡计还行。有英明老板带着也许还是人才。可治国用兵却是废物。

始皇一逝。群魔乱舞。“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群臣百官皆畔。不敌”。王翦杀项羽祖父。而项羽虏其孙王离。始皇何其哀哉!

数百年的文化专制。是秦朝不能走远的根源。而八百年的楚国。其民族融合和黄老、儒学盛行所带来的国家高度认同。驱动着楚人走在时代最前列

早期法家以法术势愚民。以民为敌。成功者仅秦国耳。这也是秦人尚勇尚义敬上使然。儒家由来以人为善。先礼后刑。重仁政德教而积极入世、身先垂范。战时不显其功。乱时见其高明。道家清静自守。与世无争。却争大道。实为智慧之学。若始皇读了《尚书》《春秋》。知晓三王五霸兴衰。又怎会让秦如此昙花一现?!商鞅、李斯亦误秦不浅!

长沙马王堆《黄帝四书》的出土。以及鬻熊、老聃、老莱子、屈原、鹖冠子著作的存世。足证楚国是黄老之学的发源地。因为楚地几乎为其余六国之和。地广人稀。物产丰富。民尚自由。道家思想是主流。极富思辩、反叛精神。而在楚国贵族上层。崇尚周礼和儒学。周王室藏书毁于秦而存于楚。从上博战国楚简、郭店楚墓竹简、清华楚简来看。战国时楚国儒学的普及其实超越齐鲁。尽管没有稷下、孔门的名声。楚国起于汉江荆山。灭国五十余。大国有随、吴、越、陈、蔡、鲁。没有血腥杀戮。而皆以楚人为自豪。文化繁荣带来的国家认同是难以征服的。

陈胜、吴广一炬。六国烽火云涌。项羽、刘邦率天下英雄毕其功。孔子八世孙孔鲋投身陈涉王麾下。为博士。死于陈下。得罪谁都可以。千万不要得罪天下读书人。烧他们的书。毁他们心中的念想。否则。生不得荣名。死后骂声滚滚来。万劫不复。

权当结论:秦朝短命。却孕育汉朝。汉承秦制而天下不以为暴。黄老、儒家之力仅其一也;“天下苦秦久矣”也功不可磨。文武之道。一张一驰。皆不可废焉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十余年后。还是那个刘三儿。再回到家乡。好吃懒做的混混俨成龙。高唱着《大风歌》。醉忆始皇的一扫六合。笑谈霸王的傻大憨粗。而他那群狐朋狗友。个个拜相封侯。大厦倾颓为废墟。草民登基为天子。开创中国黄金时代之一的大汉朝。时也。命也!

所谓时者。七世之余烈。三年竟毁于一穷奢极欲纨绔子孙之手。然其命运早已注定:以兵得天下者。终以兵亡天下。所谓命者。楚风汉韵的涅槃。竟以一厚道长者凭“约法三章”雄踞关中而归来。成就朴拙博大、尚文重武的恢宏大汉!

秦之威武。摧毁了一切六国割据。终成了汉的嫁衣裳;楚汉相争。消耗了一切诸侯残余。呼唤着安宁和平、天下一家。刘邦貌似游手好闲。实则厚道爱交朋友;貌似百战百殆。实则坚韧从谏;貌似流氓无赖。实则洒脱随性。儒生为其打天下可谓众矣。又何尝惜命!伟哉。汉高祖!

历史就这么残酷无情。也这么简单理性。幂幂之中自有人心做主。时去命易。选择项羽等于选择了楚成王、楚庄王。而天下已然一家。不可倒转。时代裹挟着务实长者刘邦。也成就了这一楚国草民。

关注@嘉会天下。共读中华智慧五千年!

其他观点:

强大的秦帝国实际是败在了秦始皇自己的手中。当时为了阻止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秦始皇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征集全国数百万民工历时5年建耗空了国库。不但没能阻止住外敌入侵。反而还造成了民心隔离。社会动荡。最终也毁掉了自己的江山!

其他观点:

我觉得是败在民心手中?

1.秦国连年征战。死伤无数。消耗了大量的人力。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万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联军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击赵长平之战白起杀45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等等。秦统一六国。大概伤亡200万。还没有统计秦军的伤亡及人民伤亡。后又派几十万大军三征百越。又死伤无数。这时的秦王野心膨胀。好大喜功。害死了多少无辜的百姓。

2.繁重的徭役。苛捐杂税。让人民苦不堪言。

让蒙恬在秦朝疆域的北方修筑长城。驱逐匈奴。据说共征集约1000多万民工。大约有300多万人死在修建长城的过程中。

秦始皇在活着的时候。就修建自己的陵墓共花了40多年。征集人民70多万。修完后都被杀害。还有秦始皇焚书坑儒。杀害约4万余人。

3.严刑峻法太苛刻。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如车裂。即五马分尸。如连坐法。一人犯法。多人受罚。

贾谊在《过秦论》说“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主要原因是不施仁政。像打天下那样来守天下。最终导致陈胜。吴广等“揭竿而起。天下云集而响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2:49

    万人,楚国,始皇,自己的,秦国,天下,项羽,秦朝,六国,匈奴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2:49

    没想到大家都对强大的秦帝国到底败在谁的手中?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2:49

    强大的秦帝国当然是败在自己的手里。在秦始皇时代。再所向披靡的楚霸王。也只能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兵法又不成。最终与叔父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