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是风水师。和大家分享不一样的生活。
题主的问题是《易经》怎么背及要背诵的内容。说明题主对《易经》感兴趣。已开始学习并有了一定的基础了。那么接下来以我学易十余年的经验和题主分享一下如何学习《易经》。
01
要对《易经》有个概念性的认识。了解《易经》的成书背景、《易经》的主要内容和书体的结构。了解了这些东西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接下来的学习才能有的放矢。
《汉书-艺文志》说:\"人比三贤。天下三世\"。三贤是指伏羲、文王及其诸子、孔子。《易经》不是一个人一次写成的。即上古时代伏羲氏做先天八卦。周文王和周公旦演64卦并分别做卦辞和爻辞。孔子及弟子做《易传》(十翼)为《易经》插上了翅膀。使得一个单纯的占卜用的书籍变成一个包含朴素辩证法的哲学著作。《易经》成书至少历经两三千年的时间。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易经》不单单是指占卜常用的64卦。还包含孔子为64卦所做的批注即“十翼”。因为《周易》=《易经》+《易传》(即“十翼”)。而且市面上流行的版本都是都是杂糅版的。
02
有了对《易经》的基本认识后。下面就是要开始下一步学习了。内容为背诵八卦和64卦。
首先。第一步要弄明白八卦的来源。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你自己要会推导。
其次。有了八卦后再推演64卦。卦名和卦气图都要背过。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即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半天就能搞定。略微有点基础的稍一琢磨也就懂了。
03
我们学习《易经》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应用其所包含的占卜知识来趋吉避凶(当然你要是为了其中所包含的朴素哲学思想来开悟人生。算我没说)。那么只是单纯的背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终要通过对《易经》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八卦部分。把书本上公式化的东西与我们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即万物类象。要灵活掌握。这样才能预测准确。
这个东西可不能背。而且你也背不下来。只有深刻理解其内在属性及规律。才能在实际预测时精准断事。
学易千万不能犯教条主义。记八卦的类象。一定要记住主象。就是八卦中每一个卦最本质的含义。剩下的都可以根据这个本质的象推导出来。
例如:
乾卦
第一级推演:它的属性一为纯阳。属性二为天。按照这两个属性进行关联。在家庭成员之中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父亲;在工作中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领导、首脑;在人体中我们很容易就会推演出大脑这一属性所以你看乾卦它都代表什么呢?君主、父亲、领导、长辈、脑袋、君子等等。这个第一级我认为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理解到这里还不够。我们继续推。第二级推演:由天可以推出什么来呢?天有一个属性是“高”。所以乾又代表高。同样的高地、高山都是这个意思。当然在人体中代表头、额头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它是人体中最高的;天还有一个属性是“圆”。古人讲“天圆地方”。所以乾又是指“圆”。这里不要纠对不对。今天我们只是讲它们属性的来历。同样的各种圆形的物体都是这样推出来的。所以通过第二级的推演能够知道乾代表头、额头、高山、圆形物体等等。第三级推演:乾的本义为天。易经怎么解释的呢?“天行健。君子心自强不息”。所以乾卦的卦德为“健”。健有刚健、阳刚之义。现在我们讲健步如飞。比拟到动物当中就是代表马。所以乾在动物当中又指马。在它象征的阳刚、刚健上我们进一步推。五行中只有金是有这个属性的。所以乾又指“金”。第四级推演:刚才我们说乾代表脑袋。其实如果非要再找一个比脑袋高的那就是帽子。古代是王冠、皇冠一类。所以乾又指帽子、皇冠等。
由于篇幅关系。余下七卦就不推导了。大家可以自己尝试去推。只要掌握了规律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总结。你的预测水平一定会稳步提升的。
其他观点:
01 学习易经。需要背诵基础知识
易经是传统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的内容极其丰富。堪称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人有云:“不知易无以为将相。不知易无以为大医。”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学习一点易经的相关知识。对于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学习易经。首先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古人已经编成歌诀的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十分便于记诵。如果花点时间背诵下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研究、运用易经。就会方便很多了。
02 初学易经。背什么?背歌诀。背图谱
易经初学者。主要背诵的内容。一是歌诀。二是图谱。
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易经八卦。乾(☰)、坤(☷)、震(☳)、艮(☶)、离(☲)、坎(☵)、兑(☱)、巽(☴)。这首歌诀。可以很快将卦名和卦象联系起来。记熟了。就能见到卦象即能读出卦名。
先天八卦数歌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数歌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这两首歌诀。可以帮助记忆先后天八卦数字。运用起来很方便。
六十四卦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通过这首歌诀。方便记忆。方便查找。
先天八卦方位图
后天八卦方位图
六十四卦分宫卦象图
其中。乾坎艮震为阳四宫。 巽离坤兑为阴四宫。每宫阴阳八卦。
六十四卦方圆图
其中。圆图表示时间。方图表示空间。
03 怎么背?玩索而有得
初学易经。晦涩难懂。说实话。很痛苦。仅是熟悉相关术语就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不熟悉相关术语。不熟悉基础知识。就很难进入易经思维。也很难运用易经智慧。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适当的死记硬背是免不了的。
但是。易经并非枯燥乏味。古人有诗云:“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阅读易经。研究易经。不知不觉。整个春天就过去了。这就是易经吸引人的地方。会让人沉进去。越研究越有趣。越研究越有味道。
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呢?古人将宇宙万象。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提炼。最后总结出了八个卦象。用来表示纷繁的天地万物。这八个卦象。排列组合。就有六十四个卦象。可以表示复杂的社会人事。易经思维。易经智慧。越玩越发人深省。越玩越启人心智。让人食髓知味。欲罢不能。
所以。孔子学习易经的心得是:“玩索而有得。”朱熹也说:“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相信学易者都会于此有所体悟的。
其他观点:
对于《易经》我一直很有兴趣看。也尝试着背诵。但总也背不过。
其实。还是在于。我认为没必要一定要背过。
比如算命先生给人算卦。照着书读给人家听。或许人家更信任。
不看书就说给人家听。好像在忽悠。
不过哪。能背过还是背过的好。
背过了。照着念会更顺溜一些。
对于《易经》。我认为跟作诗一样。功夫在诗外。
我们看到的一般是孔子修订的六十四卦的爻辞。这个基本是固定的。
如果背诵。我认为背诵这个比较好。
由此衍生出许多的爻辞。我看的不多。不好妄加评论。
但我还是坚持以孔子的解释为好。其他的就参考一下。
我认为对于《易经》的学习。还是注重在爻辞之外的知识。
首先明白爻辞的准确释义。这很重要。
更重要的还是去探求。为何这一爻是这样的爻辞。
具体说就是:乾卦是元、亨、利、贞。
第一要正确理解元亨利贞是啥意思。更要去琢磨为何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
乾卦六爻。为何初九是“潜龙勿用”?
这个“潜龙勿用”是如何得出来的?
去了解这些知识。我认为比记住那些卦辞还重要。
最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一直困惑的地方。就是:如果算卦。你总会得到六十四卦中具体一卦。这一卦如何会对应你当时的状况哪?他们之间有啥必然的联系哪?
通俗的说。就是算卦很准。为何很准哪?
有人会说。这个人算的很准。那为何这个人就算得准哪?
《易经》学得好就看得准。这没错。
但简单的一本《易经》。为何就把包罗万象的所有事都看得准了哪?
我也看过许多大佬解读《易经》。但没有见到他们解释我所纠结的问题。
几乎所有研究《易经》的著作。最好的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孔子尚且说“加我数年以学易。”
最后是孔子也没弄明白。这是主要的问题。现在解读就更费劲了。
孔子还说“善易不卜”。这是核心的地方。
不是说《易经》不能用来算卦。更应该发挥算卦之外的作用。
如果不能从这方面去理解、学习《易经》。那么。背诵再多的卦辞、爻辞都没有多少意义。
因为仅仅为了算卦的需要。照本宣科就行。没必要浪费那些脑细胞。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182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易经,孔子,歌诀,都是,我认为,属性,就会,这一,卦象,很容易
没想到大家都对《易经》怎么背?应该背哪些内容?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是风水师。和大家分享不一样的生活。题主的问题是《易经》怎么背及要背诵的内容。说明题主对《易经》感兴趣。已开始学习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