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可否留下你心里的千古名句、千古名篇呢?
原创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可否留下你心里的千古名句、千古名篇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出身贫穷的农家。接触古诗词已到高中和大学了。又由于学的是理科。所以能背诵的几乎没有。喜欢古诗词已到退休之后了。感觉到比较喜欢的有:李白的古风十九中的九: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去。万事皆波澜。白日掩祖晖。浮云无定端。梧桐巢莺雀。枳棘棲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还有《蜀道难》。《关山月》。《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杜甫的《石豪吏》。《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李商隐的《无题》。苏东坡的《蝶恋花》《念奴娇》。辛弃疾的《青玉案》。《鹧鸪天》《破阵子》等。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当然最喜欢的还是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及他的别的诗词。谢谢邀请!

其他观点:

《移情别恋》

老大不小野性生。

寻欢作乐迟疑魂。

原配关爱不够好。

借去红尘知心人。

(人间自古到如今。移情别恋作诗魂)

其他观点:

既然要千古名句。自然少不了千年的诗仙。一起欣赏李白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千古绝唱”。豪放背后。我个人觉得却是无尽的落寞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歌行体诗篇。如《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长相思》、《将进酒》等。都成了古典诗歌当中的登峰造极之作。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更是享誉古今的警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是汉乐府中的鼓吹铙歌曲。内容就是劝人喝酒。如南朝宋何承天的《将进酒》:“将进酒。庆三朝。备繁体。荐佳肴”。很质朴。谈不上豪放。但到了李白笔下。同样是劝人喝酒。却气势高昂。豪气冲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的开头。就写人生短暂光阴易逝。这是个早被文人嚼烂的主题。却没人能写出李白的声势。你看见了吗?黄河之水从天而降。它奔向大海。永不回头。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特点又是西高东低。站在下游观看。黄河仿佛从天而降。东向大海。一泻千里。势不可挡。一个“来”。一个“去”。在这“一来一去”之间。虽是滚滚向前。一去不返。却又构成一种往复回还的咏叹。

黄河水不会复返。那人生呢?从大河的奔流写到时光的流逝。“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你看见了吗?那华堂之上的主人。正在对镜悲叹:早晨还满头青丝。晚上就白首成雪。从青春到垂老的人生过程。李白就把它放到了一天中。人生如此短暂。这是多么令人震撼。令人心惊呀!

先从空间范围夸张。极尽黄河之壮阔;再从时间范围夸张。极言人生之短促。这里既有用黄河一去不返来比喻人生不会回头。也是用黄河波澜壮阔来反衬人类的渺小弱微。纵然气势豪阔。也让人感到悲伤。但这种伤感绝不是某个人的。而是人类的共同命运。不是“小我”的。而是“大家”的。这就是李白的豪放!

面对如此短暂的人生。人们该怎么办呢?李白的做法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李白的经典表达。既然人生这么短暂。那就及时行乐吧。可不要让金樽空对着明月啊!李白真的“得意”吗?这首《将进酒》写于李白晚年。他已经经历了大半个人生。他所追求的远大抱负还没有实现。当年供奉翰林“龙巾拭吐”、“御手调羹”时。他确实得意过。但是不久他就陷入失望之中。唐玄宗需要一个会写诗的弄臣。而李白却想像谢安一样“为君谈笑静胡沙”。所以他才落得个“赐金还山”结局。李白并不“得意”。但李白就是李白。他把失意过得和得意一样。他把愤懑化为豪迈。“尽欢”的办法就是——“莫使金樽空对月”。“莫”是否定。“空”也是否定。双重否定表示强烈肯定。它充满着号召性和怂恿性。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是一种生命的挥霍;“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一种钱财的挥霍。那这钱财问题又如何解决呢?李白的办法是“天上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两句人称“非李白不能道也”。只要自己的天才还在。挣钱还不是举手之劳吗?可见。这“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建立在“天生我材必有用”基础上的。只要才能在。今天的挥霍就不必有什么顾虑。这就是李白的豪放!

我们很多人可能没读过这首《将进酒》。但一定听说过这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因为它太有震撼力了。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尽管我们是凡夫俗子。却也需要承认自己存在的意义。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这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才引起了千百年来、无数人的深深共鸣。我们用它来激励自己。也激励别人。这就是这句诗的伟大之处。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不同于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那种属于普通人温暖而不张扬的快乐。李白要的是排场和气派。他要“烹羊宰牛”。他要“一饮三百杯”。

酒宴到了这时。已经从开始的悲伤转为热闹了。于是李白狂歌道:“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他说。岑夫子。丹丘生。请喝酒吧。不要停杯。我为你们唱首歌。你们都侧着耳朵仔细听。

几个长句之后。突然出现了急促有力的短句。像音乐中打着鼓点。本来还斯文的喝着酒。随着越喝越高兴。就开始大呼大叫起来。不但如此。他还唱了起来。他唱了什么呢?他唱的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钟鼓馔玉”的生活不值得追求。他只想长醉。不愿醒来。这情绪不是欢乐。而是激愤啊!李白不是仇视富贵的人。他的入仕之心始终都很强烈。只因世事污浊。富贵并不属于有才能的人。而清醒的时候。就会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郁闷。所以他宁愿长醉不醒。既然愿意长醉。那就继续喝酒吧!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圣贤如此。那诗人当然也是寂寞的。无法排遣寂寞。还是只能喝酒。而且还找了喝酒的理由并举例说明。那是哪个“饮者留其名”了呢?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留名的是曹植。这里化用了曹植《名都篇》中的“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在这里。李白自比曹植。古来饮者不计其数。为什么偏爱曹子建呢。那是因为曹植才高八斗。却又难展抱负。这和李白是何其相似啊?

诗写到这里。都是在劝人痛快喝酒。那您一定以为诗人就是那个热情好客的东道主吧?还真不是!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原来他不是主人。而是客人呐!但他已经反客为主。指挥主人了:喝这么痛快。怎么说钱不够了呢?你把你名贵的五花马。珍贵的千金裘。让你的小童拿去换酒喝呀!这就是李白。永远有着王者风范的李白。永远都那么颐指气使的李白。但别把他当做酒徒。他是一个天才。一个寂寞的天才。

正当痛饮狂歌。好不热闹之时。一句“与尔同消万古愁”。全诗戛然收尾。诗开头那萦之不去的悲哀又回来了。人生短暂。世事污浊。那还需在说什么呢?只能是喝酒了。一醉解千愁。可喝什么酒。喝多少酒才能解这万古之愁呢?什么酒都解不了。多少酒都解不了这万古之愁。全诗至此结束。起的惊心动魄。收的鬼斧神工。

一个独一无二的李白。一首无可复制的《将进酒》。写尽李白的豪放。写尽李白的落寞。

欢迎各位说出你心中的千古名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4:05

    李白,黄河,人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是,平乐,千金,豪放,得意,这就是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4:05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可否留下你心里的千古名句、千古名篇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4:05

    我出身贫穷的农家。接触古诗词已到高中和大学了。又由于学的是理科。所以能背诵的几乎没有。喜欢古诗词已到退休之后了。感觉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