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
人之道是可以言说、可以表述、可以执用的。它并不是常道。不是自然而然的天之道。
因此它的停顿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在说什么?
要想真正的理解这一句话。就要弄清楚《道德经》说蕴含的思想。
《道德经》是一本记载了三皇之学的集大成之作。
用于指导承担治理天下责任的圣王。如何才能顺应天道治理天下。使天下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什么是三皇之学呢?
伏羲观天。建立了河图洛书八卦的象数模型。通过掌握天时。进而掌握了二十四节气这样的农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掌握了农时。华夏民族迈进了农耕文明。
在这一时期。百姓天真朴素。圣王通天彻地。以天伦指导社会生产。以天开天。不以人开天的思想。就是所谓的易道思想。
易经。是这样华夏思想文化的总源头。《道德经》则在总结三皇之学的基础上。对易道思想进行了升华。
什么是道呢?
在《道德经》中。在不同的语境里。道有三重含义。
1、至道
宇宙的第一因。万物、万事、造化的源头。所有的一切。追溯到最初。都会回到“道”。
2、天道
自然规律。宇宙法则。
3、人道
人所制立、所发明的道。天人相合的人道。为善。天人两分的人道。为恶。
其他观点:
这句话常见有两种停顿方法。一是:道可道。非常道;另一是:道可;道非;常道。大部分学者都是倾向第一种停顿方法。
细品道德经的朋友就会发现。道德经第一章的意义非常重大。它对整篇道德经做出了总的思想概述。后边的内容和思想看似每章都不同。也并不相链接。但无不是围绕着第一章展开描写的。并且它和第八十章的小国寡民遥相呼应。第一是总的思想。第八十章是最终的做法。最后一张算是总结了。
好吧。先回到第一章来。
查了些资料。很多学者大多认为原文”道可道。非常道”中的“常”应该是“恒”字。本人认为还是“恒”字更贴近原文。
第二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的把“无”和“有”字用逗号隔开。有的连在一起。我认为这两者无可厚非。哪个都可以。
下一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处常见也有两种停顿方法。另一种是把“欲”字放在前边停顿:“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停顿方法不同。产生的解释就也存在着差异。分析下。也是各有各的道理。小编比较在意后一种停顿方法。原因一会交代。
第一章的最后一句的停顿还是没有多少争议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于解释。两千多年来的著作评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小编也只是表达下自己的看法。大概意思就是:道。似乎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但一旦说出来就不是我们追求的恒久的道了。反面意思就是说道不可以用语言来形容它。语言只是我们的交流的工具而已。只要是工具都会存在着弊端。但道没有弊端。它是周旋不止。永不停息的。是指导一切的本源。这就好比是朋友间有些微妙的事情。我们都心知肚明。但千万别点破它。一旦点破我们这朋友就没法相处了。
“名可名。非恒名”。道是从大处做的总论。名是从小处做的概述。举个例子。现在西医很发达。发现了很多我们中医发现不了的疾病并为之定名。但大多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见都没见过的疾病和名字。弄的大众很迷茫。这个是百年不见的疾病。那个是十万人里才能有一个的疾病。各种值分的特别细。这个是治这个的。那个是治那个的。结果是这个值是治到常值了。本以为可以好点了。但别的值又不正常了。人的总体感觉越来越差了。最后钱没人亡了。道德经的这句话其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什么事情千万别分的太清。分的越清我们越挨累甚至越分不清。我们只要把握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就好。人有病了影响到我不能行走了。无论什么办法我现在能走了就是渐好了。而不是所谓的这个值那个值。不管人的总体的死活。
从科学的研究出发。更是一个笑话。以前老听说有科学家研究世界上最小的东西。早些年听说发现了细胞是最小的。后来说是发现了分子。再后来发现了原子。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居然发现原子的内部放大了多少多少倍就好比是我们的宇宙了。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小点点类似于宇宙中的星球。那就再去研究这里边的小点点星球吧!几十年后。哦哦。好像不对。居然在原子里边发现了太阳系。发现了地球。最后研究居然发现我在地球里正在研究世界上最小的东西。哈哈!就当我在放屁吧!
老子认为。无。什么都没有是天地的起始。是宇宙最原始的状态;有。是万物的本源。是造就生养一切物质的基础。紧接着的后一句。我认为是从他本人的立场出发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所以我常常抛弃所有的欲望。去观察体会天地万物从无到有。从生到死。从胜到衰的微妙变化。体会大道指引一切生灵的规律。从而去体会生活。所以这句的断句我认为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后一句大概说。我常常有私心的去思考生活。体会万物。去参照在有欲望和没有欲望所产生的不同的后果。所以更能理解万物与众生了。
所以有和无。就像是易经里的阴和阳。虽然简单却是非常玄妙的东西。是研究一切的基础!
喜欢道德经。百读不厌。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欢迎一起交流。有留言必回!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我已从不同角度答多次了。怕有一题多答之嫌。我只把句读和通释写下来。请想弄出个究竟的人在“问答”中寻找我的解答。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通释]
道可以因循。没有恒久不变的道;名字可以称呼。没有恒久不变的名称。“无”。为天地的初始命名;“有”。为产生的万物命名。所以恒久的“无”。要来考察事物是怎么产生的;恒久的“有”。要来观察事物是怎么存在的。(无与有)这两个事物同出一个源头但名字不同。不同的名称却出自相同的源头就叫作深奥。深奥又深奥。是认识万物的关键所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231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道德经,停顿,万物,一句,思想,发现了,欲以,宇宙,源头,是从
没想到大家都对老子的《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是怎么停顿的,有何深意?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人之道是可以言说、可以表述、可以执用的。它并不是常道。不是自然而然的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