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此开卷第一回也……。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多余,曹雪芹为何要这样写?
原创

《红楼梦》第一回:此开卷第一回也……。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多余,曹雪芹为何要这样写?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严格来说。《红楼梦》第一回“此开卷第一回也。”。单独出此一句是略显多余。但众所周知。《红楼梦》最珍贵的原始稿是以手抄本流传。手抄百万言大书。自然会与原稿有所出入。或增或减。或误或漏。乃至后四十回流失。

很早之前就有人对《红楼梦》开篇提出质疑。说这段自序文字绝非出自行文严谨。精益求精的曹雪芹之手。是后人添加。但苦于没有实足的证据。仅凭文笔风格论断自然难以服众。

而甲戌本《红楼梦》干脆直接以“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而开篇。这倒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话本体小说的“话说”式流行开篇相符。但这显然也不符合整部《红楼梦》创新体的写作风格。曹雪芹万不会这样落入俗套而直接开篇。

我感觉。这句话或许真是曹雪芹原稿有的。但传抄者漏抄了后面的话。使之成为单独一句。自然显得毫无意义。如果是这样。“此开卷第一回也。为便明查其详。似有必要交代书之来龙去脉……”然后衔接“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这就顺理成章。合情合理许多。

这也不过是个人一面之词而已。其中端倪无法祥述。“此开卷第一回也”。流行版本上既然有就不能说多余。目前为止就此只是争论。没有实证。所以这句话多余也罢少余也罢。但谁也别想动它。



其他观点:

感谢邀请。

问题:《红楼梦》第一回:此开卷第一回也。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多余。曹雪芹为何要这样写?

关于“此开卷第一回也”这句话。在不同的版本里各有不同。有的是“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中间多了一个“书”字;有的根本没有这一句话。有的这一句话挪到后面的段落去了。因此。关于这一句话。有很多说法。

有人认为。这句话不是曹雪芹《红楼梦》小说中的话。是别人在替小说做《凡例》。即序言。这是用的第三人称。是序言里的话。后来经过不断地手抄流传。大家把它误做了小说的正文。把它当成曹雪芹写的了。

也有人说。这就是曹雪芹小说里面的原话。是曹雪芹为规避文字狱。故意采取的一种类似“旁白“或“画外音“等的表达手段。就是想将书中所说的内容进行真事隐。假语存。放烟幕弹。以混淆视听。

依我个人的看法。这其实是一句极简单的开篇词。就像我们说话唱歌前有时先要清嗓子一样。《红楼梦》近百万字的篇幅。就从这一句话开始。可见这一句话的分量。它既要显得奇绝。又不能太突兀。它的作用是要能恰到好处地引出下文。

如果理解不过来。可以看看每一回的结尾。不是也有一句“且听下回分解“吗?它就是这么一个起衔接过渡作用的句式。过去的文言文一句话开头。有的也有一个句首语气词。如“夫”字。散曲里也有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它叫做衬字。衬字在歌词里。现在还用的比较多。

曹雪芹看的书比较多。他又善于吸取众长。有可能他这是从话本小说、章回小说里得到的启示。因此。“此开卷第一回也”。决不是多余的。而是行文的需要。

其他观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0:25

    红楼梦,第一回,这一,句话,这句话,开篇,一句,也有,多余,衬字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0:25

    没想到大家都对《红楼梦》第一回:此开卷第一回也……。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多余,曹雪芹为何要这样写?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0:25

    严格来说。《红楼梦》第一回“此开卷第一回也。”。单独出此一句是略显多余。但众所周知。《红楼梦》最珍贵的原始稿是以手抄本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