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沐家在云南呆了两百多年。是地地道道的地头蛇坐地虎。但是在明末国家崩溃的时候还是举家报国。面对实力强大的清军仍然舍身忘死的保护明朝末代皇帝。最后灰飞烟灭。。。
至于吴三桂嘛。。。。你要是清朝统治者。你会相信一个汉人藩王会与自己同生共死吗?要是清朝被打的崩溃。你作为清朝皇帝敢跑到云南寻求吴家的庇护吗?你要是脑子正常就不会相信汉人藩王会和大清一起灰飞烟灭。。。。
其他观点:
任何现象的本质都跟经济利益挂钩。沐家镇守云南不但不费明朝一分钱。而且茶马盐驿。还给大明内帑带去不少的经济收益。本质是给大明开拓新的疆域。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兵30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朱元璋召回了傅友德和蓝玉。却把沐英留滇镇守。
因为一方面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关系更近。更信任他;另一方面。他比那两位资历水平都低很多。比较务实低调。知进退、懂分寸。
而沐英在云南的10余年里。除了打仗。消灭一切不稳定因素外。最主要的就是实行屯垦。疏浚河道。兴修水利。有了稳定的粮食保障。自己军队的吃粮问题得以解决。
粮食问题解决了。保障了当地的稳定。有来钱的生意。才能促使当地经济繁荣。于是他招商引资。开发盐井。开拓茶马商道。
古人搞开发重视教化。沐英还增设府学、州学、县学达几十所。他把当地的部落优秀人才、土官的子弟都招进来。提供食宿。让他们有机会通过读书考试。参加大明的科举考试。有机会进入大明的文官阶层。
而沐英做的这一切。没有花朱元璋一分钱。还把当地逐步规划和开发成和内地一样。为大明提供财税和人才。加之茶马盐驿。给大明提供了大量优质马匹、茶叶、食盐这些紧俏物资。这最终充实了明朝的内帑。
而沐家能世代坐镇云南。一来沐英死得及时。几乎算是随太子朱标一起去的。而沐晟的爵位是自己靠军功打下来的。朱棣把都城往北迁。南方难得如此靠谱的人。
吴三桂到了云南自己到处抢劫。抢到了都揣自己兜里不算。还跟清朝要钱。而且要得还不少。三藩大约要到清初国库收入的三分之二。明朝就是被他们耗死的。清朝拖下去。也是同样的结果。
在明朝末年。吴三桂是辽东宁远团练总兵。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的头头。这支部队名义上是大明朝廷的军队。实际上到了后期都是他们的私人军队。一面在辽东自己挣钱自己花。一面跟朝廷要军饷。这支部队是大明当时唯一可以跟满清八旗抗衡的队伍。打仗狠。吃钱更狠。压垮大明财政的“三饷”中的源头也是“辽饷”。
吴三桂投降了清军以后。从山海关打到缅甸。顺治十六年(1659年)镇守云南。为了一个亲王爵位。直接用弓弦勒死了南明永历皇帝。
吴三桂镇守云南后。发挥了和之前大明时的同样做派。自己抢来的揣兜里。还继续问清朝要军饷。逼得顺治不得不恢复了明朝的“辽饷”。
而且吴三桂为了自己利益固化。逐步把当地搞得针扎不进。水泼不进。完全是国中之国。所有事情“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更关键的是。还想有司法特权。犯了事的人。跑到他那里。朝廷的律法。有司管不了。
清朝一开始内部也乱得一塌糊涂。尽管对三藩。对吴三桂恨得要死。又不敢跟他玩横的。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希望通过逐步渗透。抽丝剥茧。搞定三藩问题。但是结果越来越糟糕。
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镇守广东的尚可喜请辞高老回辽东。吴三桂也跟着上了道疏。说自己也请辞。满以为会和以前一样。朝廷不敢撕破脸。会挽留他。让他留在云南。继续发光发热。
可惜老狐狸们玩的这一套。康熙年纪轻。不懂啊。康熙巴不得三藩全裁撤了。问题不都解决了么?于是同意了。这一下子吴三桂绷不住了。杀了朱国治。彻底撕破脸了。
结果这一仗打了8年。三藩一度取得极大优势。可惜用华强哥的话说:“机会给你了。你不中用啊。”都打到长江了。他停下来了。后来自己都快不行了。想起了称帝。为时已晚。
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啥都没耽误。平定了三藩。才26岁。
其他观点:
虽同处云南。但沐英和吴三桂可真不一样。而且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不同。明朝皇帝能相信沐氏一族。但清朝皇帝可无法相信吴三桂。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来分析一下。
政治上——满汉之分
沐英(1345-1392)。演义小说中一般称之为朱沐英。那是因为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之一。而且是最出色的养子。他在平定云南后。被封为平西侯。世代驻守云南。朱元璋虽然大杀功臣。但对这个养子是十分信任的。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云南实行的土流结合的方式管理。多数以流官管理。少数民族聚集地以土司的方式管理。也就是说明代云南多数地区还是在朝廷的管理下。沐英只是行驻守之责。这与其他藩王的职责差不多。
吴三桂(1612-1678)。算是满清的开国将领。清廷给与的待遇就是裂土封王。虽然朝廷依旧可以派出官员管理云南。但云贵督、抚皆受吴三桂节制。最重要的是满汉之别。当时长江以南的闽、粤、云、贵诸省存在以吴三桂为首的汉族武装势力。这是清廷不能放心的原因。纵观有清一代。统治者对于满汉之别是非常看重的。所以三藩的问题是清朝必须解决的问题!
经济上——自给和索要
驻军是非常费钱的!
沐英在云南大体稳定之后。曾上书朱元璋在云南实行屯田制度。也就是让军人出则为兵入则为农。这一下就解决了粮食问题。而且沐英还招引外省百姓来云南屯田。这极大的促进了云南农业的发展。给老朱省了不少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边疆的稳定。很多军户逐渐成了农户。根本对朝廷无法造成威胁了。
我们的平西王可不管这些。清廷须每年支付给三藩以大量银饷。顺治时期。仅云南一省的俸饷就超过九百万两。于是有了“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的说法。而且老吴还自己铸造钱币。增强军事实力。这给清朝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也是康熙急于动手的原因之一。三藩不除。清廷就要喝西北风了。
军事上——军屯与养寇
前文说沐英实行军屯不仅实现的经济自足。这也让军队更加安分起来。尤其是在相对和平的时期。军人有了经济保障。更不会造反了。而且沐英对于朱元璋十分孝顺。养母马皇后去世后。悲伤过度而咳血。朱标的去世更是直接造成了沐英同年病亡。他的过早离世。也让朱元璋更加放心云南了。
清初。吴三桂的兵力是三藩中最雄厚的。所辖五十三佐领的绿旗兵。这就有一万两千人。而他私下所养的军队超过十万!在和平时期。这样庞大的军队给清廷造成了直接威胁。这是典型的军事恐吓!清廷是不会容忍的!
公元1392年。沐英病逝。被追封为“黔宁王”。这是对他稳定云贵地区的表彰。其后代来还分出了平西侯和黔国公两个世代。可见明廷对于沐氏一族信任。公元1678年。老吴倒是过了把皇帝瘾。五个月后就去世了。那个所谓的大周王朝也很快覆灭。还留下千古骂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248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云南,大明,明朝,清朝,清廷,朱元璋,朝廷,平西,辽东,这一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明朝允许沐英镇守云南,而清朝不允许吴三桂的存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沐家在云南呆了两百多年。是地地道道的地头蛇坐地虎。但是在明末国家崩溃的时候还是举家报国。面对实力强大的清军仍然舍身忘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