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修的青岛下水道,真的是隔一段就有一个邮包,里面是图纸和修复工具吗?
原创

德国人修的青岛下水道,真的是隔一段就有一个邮包,里面是图纸和修复工具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之所以这种传闻在中国会有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对“德国制造”没有节制的崇拜导致的。

德国人工业制造的精细

德国的工业制造在整个世界确实是属于顶尖的。我曾经在一个医药公司实习过。公司里很多测量微生物的机器都是花了大价钱从德国进口而来的。从德国进口这些机器的价格也往往是国内相同机器的数倍之高。

那时候我还以为公司的领导是崇洋媚外。迷信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道理花了冤枉钱从德国进口的这些机器。

于是我就问了公司里面的老职员。通过询问我才知道。公司并不是不想用国内生产的机器。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生产的机器实在是用不了。

因为那是一个和国际接轨的医药公司。经常会有世界卫生组织的人员过来检查。他们检查用的也是非常高的标准。虽然国内的检测机器有时也可以用。但是在很多细微的精度测量上却有着或多或少的误差。

在出现过一些错误后。公司才会花大价钱从德国进口的这些机器回来使用。从很多高精度的工业制造来说。德国确实比中国的很多企业要用心。

关于100年后德国人修建的下水道里。仍旧在青岛发挥巨大作用的传闻

虽然德国人比较严谨。生产制造的时候也比较用心深入。但是却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德国制造”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神话。我们都在传的青岛下水道有德国人包裹的传闻。已经经过很多人的亲自探测证明是假的。

但是除此之外。却还有着一个影响很大的传闻一直被人们深信不疑。

但实际上德国人当初只修建了200公里的下水道。也只局限在当初德租界的范围内。现在青岛的很多城区在大概100年前也还是人口不是很密集的农村郊外。德国人是不可能将下水道修到这些地方的。

而且德国人修建的下水道在混乱特殊的年代里早就因为没人疏通、维修。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堵住、荒废了大半。

现在青岛的下水道线路完全是由我国自己疏通建造的。是独立于德国人下水道线路的。全长接近3000多公里。在青岛的地下错综复杂地构出了一个庞大的地下空间。

所以说这个传言是假的、是一个无厘头的笑话、是一个无限神话德国人的虚假传闻。德国人的严谨、以及工业上的精细是无法否认的。但是这里面却总该有一个限度。他们虽然严谨。但却是在可以理解范围内的严谨。绝对不可能超出我们的理解范围内。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该妄自菲薄。虽然国内很多产品公司都是粗制滥造的。但是拥有着严谨精神的企业却也是有的。只不过我们缺少了一双发现的眼睛罢了。

其他观点:

德国人修青岛下水道的故事。近年来一直是网络热点:中国城建人员在修下水道时。发现零件坏了。因找不到配件向德国人求助。德国人答:“不必担心。附近3米内有备件。”人们就寻找。果真发现一个油包。内有图纸、零件和修复工具。而且崭新如初。

看完故事。很多网友感觉整个人都不好啦:德国人难道当年进入青岛时。并非来殖民我们。反而是来造福我们的?而且这个福一造就是上百年?其实。稍微动动脑子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故事的漏洞太多。

1、水泥管道需要备件?

故事说法:在青岛市博物馆2楼。一段挖掘出来的蛋形型管材作为文物展出。它的截面似鸭蛋。高80厘米。宽40厘米。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在水泥上贴了一层瓷瓦。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网友质疑:看到这里终于明白。原来管道是水泥的。那么。水泥管道上有什么备件要换?难道是备用水泥?修复工具是什么?难道是备用铁锨?

2、百年陶管砸不破?

故事说法:前几年青岛的城市施工中。在老城区挖出一段德制下水陶管。人们居然砸不破它。而后来铺设的管道已锈迹斑斑。

网友质疑:陶管用100年正常。但是“砸不破”是什么意思?用气球砸不破。还是用锤子砸不破?是孩子用木锤砸不破。还是大人用铁锤砸不破?

3、不足3公里管线确保不涝?

故事说法:德国人在青岛。17年里修建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经历年改造扩建。目前还有不足3公里的“德国造”。但不要小瞧这3公里。它在青岛排洪防涝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网友质疑:3000米。围着学校操场跑两三圈的长度。居然被认为是青岛不涝的保障。这话哄孩子可以。但我们都小学毕业生了。已有了初步判断力。

4、德国人赔了?日本人赚了?

故事说法:青岛人有句俗话是“德国人赔了。日本人赚了”。是说战败的德国给日本人留下一座“东方瑞士”般的现代化城市。其中。极具现代意识的城市下水管网。让100年后的青岛人依旧受益。日本人、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沿袭德国市政管理经验。设计办法仿照德国人一以贯之。

网友质疑:用故事反驳故事吧。说是强盗闯进你的三室一厅。声称他是房主。住17年后他被赶跑了。就因为强盗住进来时。给你的家搞了一下精装修。然后你就要感谢人家。唉!脑子进了多少水啊这是?

5、德国人修青岛下水道的真相是什么?

以下内容来自青岛市档案馆的原始档案《胶澳发展备忘录》。这本备忘录17年里。不间断记下了德国人在青岛修建地下管网的过程。

备忘史料一:德国人把青岛划为欧人区。鲍岛划为华人区。并且禁止中国人在欧人区落户。下水道的建设只在欧人区进行。

备忘史料二:德国人提出的雨污分流理念。也只限于欧人区。华人区仍是雨污并流。德国人认为。对于不讲卫生的华人。不能强制搞雨污分流。

备忘史料三:大量粪便和污水灌入华人区后。催生了有名的“粪商”刘子山。此人因懂德语。就承接了华人区粪便收集的工作。收德国人劳务费。又靠卖粪当肥料赚钱……最终成为青岛首富。也是青岛历史上唯一的“粪商”。

6、青岛雨后不涝的真相

那么。青岛为什么雨后不涝呢?其实。早有专家对此做过解释:

第一:青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下水管道与地势走向相同。雨水可自上而下快速排入海中。

第二:青岛的城市建设中。承袭并发扬了雨污分流的理念。对全市下水管道全部提升改造。

第三:……

德国人修青岛下水道。隔一段就有一个油包。里面是图纸和修复工具。这只是一个段子而已。就如同下面这个段子:中国城建人员在整修下水道时。发现有零件坏了。因找不到配件就向德国人求助。德国人答:“不必担心。附近3米内有备件。”

人们就寻找。果真发现一个油包。内有图纸、零件和修复工具。而且崭新如初。因图纸是德文的、零件和修复工具也没人会用。只好再次打电话求助。德国人说:“不必担心。3米内肯定有备用工程师。”

人们就寻找。果真在地下挖出一个德国工程师。而且崭新如初。但呼吸已没了就打电话求助。德国人说:“不必担心。3米内有备用复活丹。”人们就寻找。果真在地下挖出一瓶复活丹。吃下复活丹的德国工程师说:“不必担心。我穿越回100年前就能修好。”然后就消失了。人们这才看到复活丹上的6个字:美德因拆爱哪。

最后要说的是。人们热衷于传播德国人修下水道的段子。其实是对如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念落伍的反感。下场大雨。马路上就能撑船;修了扒、扒了修的拉链马路;下水道三天两头的堵……从这个角度上讲。油包里图纸、修复工具的故事是对现代城市建设者的一种警示。

图片除署名外均据网络 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其他观点:

不止图纸和配件。还用油纸包好了一个工程师。只要挖出来就能帮你修理呢……

不能信。图纸宁可放档案室里。也不能简单埋地里。

工具配件用油纸包好埋地里。在不隔绝氧气和水的情况下会生锈。如果隔绝了。那得挖的多深。后人怎么找?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6:07

      德国人,青岛,德国,下水道,管道,图纸,机器,不破,陶管,故事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6:07

      没想到大家都对德国人修的青岛下水道,真的是隔一段就有一个邮包,里面是图纸和修复工具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6:07

      之所以这种传闻在中国会有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对“德国制造”没有节制的崇拜导致的。德国人工业制造的精细德国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