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文化意义?
原创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文化意义?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篇。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下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说出来”。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译文。司马牛问仁德。孔子说:“仁者。他的言语迟钝\"。司马牛说:“言语迟钝。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不容易。说话能够不迟钝吗\"?

这是在吿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在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应遵循的准则。俗话说。“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但慎言并不是不让我们说话。而是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谨慎。这是对我们平常的言行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总之。少说废话。多干实事。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少说多做。是至理名言!

抗战时期。毛泽东的两个女儿在延安出生。取名李敏和李讷。其中“敏\"与“讷\"就出于《论语.里仁》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给女儿起名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希望女儿们长大要多做实事。言辞要谨慎!

其他观点:

谨言慎行。

其他观点: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此古语我是这样理解。

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对人处世从不夸夸其谈。而是用敏捷的行动来证明。"

人有三类。一类烂言不干。二蛮干实干。三类巧干实干。

第一类人巧舌如簧。夸夸其谈。做事拈轻怕重。大多情况充当领导指挥者。遇到自己一个人的事则有头无尾。一事无成。

第二类人少思考只懂埋头苦干。不看效果不计时间不管好坏。黄牛的精神可嘉。就是恨铁不成钢。

第三类人是巧思巧干的人。做事多快好省。这类人智商高。若再修行品性道德。就是孔子说的君子了。

在芸芸众生当中。君子就是鹤立鸡群的人。武能治国。文能安帮。名满天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00:32

    君子,的人,孔子说,司马,译文,迟钝,这是,论语,言语,夸夸其谈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00:32

    没想到大家都对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文化意义?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00:32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篇。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下逮也”。译文。孔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