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简答:这个题目不正确。张之洞与李鸿章政见不同。处世为人不同。但没有老死不相往来之说。
李鸿章(1823 -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淮军的创立者和主要领导者。世人多称“李中堂”。因排行二。故民间又有“李二先生”之称。早年追随曾国藩。襄办营务。参加镇压太平军、捻军起义。先后任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物大臣。掌管晚清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洋务派首领人物。1873年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
李鸿章此人善于投机钻营。营造关系网。官运亨通。但人品稍差。他所追随就是更高权势的人。其他人不过是他的跳板而已。早年追随过曾国藩。找到新靠山后却与曾国藩有隙。坑过曾国荃。害过左宗棠。斗过张之洞。作为晚清四大名臣的他。与其他三位名臣都不和谐。说他过河拆桥也好。恩将仇报也罢。他所追求只是高官厚禄。封侯拜相。位极人臣。名垂青史罢了。有人说“中国挨多少次打。李鸿章就签多少次约”。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夸张。李鸿章的一生几乎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中国近代史是一段赔款史、割地史、屈辱史、抗争史、血泪史。桩桩件件几乎都有李鸿章的影子。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谈判中掌握一条原则。只要不追究慈禧的责任。不让慈禧归政。一切条件都可以答应”。所以。李鸿章为奕劻、慈禧太后和晚清腐败无能政府背了不少锅。李鸿章所追求的“高官厚禄。封侯拜相。位极人臣”目标也理所当然地全部达到。然“名垂青史”却恐怕会是“遗臭万年”吧!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祖籍直隶(河北)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因做过总督。指挥过广西边境的抗法战争。称“帅”。故又有 “张香帅” 称谓。同治时期进士。晚清名臣。清流派代表人物。历任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督办商务大臣、兼署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官拜体仁阁大学士。位极人臣。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和重要践行者。在他的主导下。开办:广东水路师学堂。广雅书院。汉阳铁厂。大冶矿场。湖北枪炮厂。缫丝织布、制麻纺纱。兴办书院学校、南洋陆军。筹筑铁路、交通等。做过大量有益国防民生。经济教育和人员储备工作。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上功劳和影响力巨大。可以说。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大部分就是张之洞当时所培养和储备的人才。被孙中山称为不言革命的革命家。
说到张之洞与李鸿章“老死不相往来”。其实就是政见不同。互不服气。各不买账罢了。比如:
光绪十一年(1885年)正月。法军侵占中越边境重镇镇南关(今友谊关)。形势危急。张之洞奏请调前任广西提督冯子材、总兵王孝祺等援桂。驻镇南关。在中国军民奋力抵抗、殊死而战下。大败法军。扭转了整个战局。法国茹费理内阁因此倒台。但是清廷却决意乘胜求和。命令前线各军停战撤兵。前线将士闻讯。“皆扼腕愤痛”。张之洞接连电奏缓期撤兵。竟遭李鸿章传旨斥责。再如:
1895年初。日军进犯山东半岛。张之洞给山东巡抚李秉衡发急电。建议李“责成地方官多募民夫。迅速星夜多开壕堑。于要路多埋火药。作地雷”。以阻止日军进犯。并表示拟拨枪支弹药支援山东守军。在丁汝昌自杀殉国后。他曾建议将驻扎台湾的刘永福调来山东抗日。保卫烟台。当张之洞得悉清廷有割台海与日之说。于2月28日再次致电朝廷。沥陈利害。极力反对割台。李鸿章却极力在慈禧等面前挑唆主和。并与日签订《马关条约》。再如:
1900年夏。八国联军进逼京津。张之洞建议清政府对外宣战。李鸿章却在英国策动下。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联络东南各省督抚。同外国驻上海领事订立《东南互保章程》九条。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治安秩序由各省督抚负责。
张之洞是主战派。李鸿章是主和派。也就是今天的时髦话“鹰派”与“鸽派”。观点做法当然大相径庭。张李一南一北。相互制衡。堪称清末政坛双子星。只是。李鸿章在“甲午之战”失败后。名气大损。再也没有以前那样嚣张跋扈了。现在。有不少人为李鸿章翻案。但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都明白。李鸿章的这个“案”是永远“翻”不掉的!
其他观点:
张之洞与李鸿章之间确有存在观点分歧。但是不存在老死不相往来。
朝廷也有自己的考虑。李鸿章张之洞在曾国藩左宗棠气候。俨然已经是汉族大臣中最大的两个派系。朝廷当然要分化控制。而不能让他们团结。或者压李扶张。或者压张扶李。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化。
其他观点:
政见不同加小恩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318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张之洞,总督,晚清,位极人臣,湖广,政见,大臣,老死不相往来,巡抚,大学士
没想到大家都对同为晚清重臣,张之洞与李鸿章为何老死不相往来?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简答:这个题目不正确。张之洞与李鸿章政见不同。处世为人不同。但没有老死不相往来之说。李鸿章(1823 -190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