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张良、韩信、李世民、铁木真、朱元璋、朱棣、王守仁同处一个时代,各镇一方,最后谁会赢呢?
原创

如果张良、韩信、李世民、铁木真、朱元璋、朱棣、王守仁同处一个时代,各镇一方,最后谁会赢呢?

好文

热门回答:

我是老王。我来分析下。

张良。刘邦评价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张良。但是。他不留恋权位。所以。他不会挣最后的皇位。他就是谋士。不是霸主!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国士无双。韩信直白的让刘邦封他为代齐王。但是却却没有听从蒯通自立的游说。所以。韩信缺少枭雄应该有的独霸天下的欲望!

朱棣。靖难之役打的很艰难。要不是朱允文身边都是猪队友。朱棣不可能胜利。辅佐朱允文的两个文人齐泰。黄子澄太无能了。就是个书生废柴。所以。朱棣对阵李世民和铁木真的胜面基本没有。

朱元璋灭了元朝。但是。那是元朝末年。蒙古铁骑已经不是开国时候的战斗力了。朱元璋能统一南方。利用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性格不同。先灭陈友谅。再攻打张士诚。我觉得这里面诸侯割据的话。朱元璋的赢面可以排第三。一打多。不是他的强项。

铁木真。成吉思汗。凭借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比蒙古人强壮的欧洲人都蒙古军队被打怕了!绝对会获得最后胜利!其他几位在割据情况下。都不会主动招惹草原民族。这是中国古代传统。草原的骑兵太厉害了。而且好战!铁木真先统一草原。然后挨个攻打其他几位。

所以。我认为最终的胜利者是铁木真!

其他观点:

这个没有固定答案的。权当娱乐。我们不妨每个人都进行分析。就知道谁更厉害?

我先用排除法排除几个。

NO1张良:他就是一个谋士。没有做君王的意思。有句话说的好。有多大的欲望做多大的事。张良根本就不想做皇帝。

NO2韩信:都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算的上是熟知兵法。但并不是深谙朝廷之事。古不能上榜。

NO3朱棣:我说实话。这个问题怎么能把他排上来。历代皇帝比他强的很多。既然派了我也分析下他被排除的原因。第一是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发动了很多不该发动的战争。第二。杀戮太严重。存在争议。我要是把他派第一网友们能怼死我。

NO4王守仁:很厉害。打仗很牛。创心学也是他搞出来的。但历史上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做皇帝。喜欢哲学。排除了。

下面我就着重比较下李世民、铁木真、朱元璋

一欲望野心:他们三个人都有。但是朱元璋应该更为强烈。朱元璋出生农民家。深受战乱之苦。年少时就出家。尝遍世间酸甜苦辣。他更愿意突破自己。

二生平经历:朱元璋可以说是从一个穷屌丝逆袭成皇帝。就这点很让人敬佩了。历史上第二个农民出生的帝王。自小就聪明。天赋异禀。很有谋略。论打战可能不如铁木真。论用人不如李世民。但朱元璋全能啊。不拐脚。综合评价第一。而且经历的远比李世民。铁木真要多。游历四方。见识广。

三智商情商:铁木真作为领军打战没得说。毕竟功绩在那摆着。但情商不会太高。一代天骄只是评价他英勇善战。李世民当时身边谋士众多。太平盛世完全在于他心宽。谏言。知人善任。论自己的谋略。战术都不如铁木真和朱元璋。反观朱元璋。智商情商兼得。论行军打战。就算无军师在身边也能独当一面。情商也没得说。用人不疑。唯独就是心眼小了点。

综上所述。我认为朱元璋能胜出。理由是全能!

其他观点:

我们常讲团结就是力量。兵法上也讲要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智谋力量都是徒劳。因此如果张良、韩信、李世民、铁木真、朱元璋、朱棣、王守仁同处一个时代。各镇一方。就看他们谁会搞统一战线加强联合了。

首先张良和韩信会联合起来。张良和韩信都是同时代的人。一个是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一个是刘邦麾下最能打的大将。二人在深层的记忆中最有联合基础。自然会最早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张良是谋圣。刘邦称他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秦末彭城之战后。张良为刘邦定了下邑之谋。让刘邦不惜下大本。重用韩信。联合彭越。集中对付项羽。最终刘邦使用张良之计。自己先顶住项羽。让韩信抽出手来先收拾那些不听话诸侯。封韩信为齐王。封彭越为梁王。刘邦最终也是基本上凭着自己和韩信、彭越的势力。集中天下力量击败项羽的。

韩信被后世称为“兵仙”。在汉中时曾为刘邦上汉中之策。为刘邦谋划好了先取关中。再夺取天下的步骤。帮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关中;于京、索间击败楚军的攻势。稳定刘邦的后方;接着他受命北上。擒魏、取代、拔赵、胁燕、灭齐。又在淮水大败齐楚联军二十万。斩项羽大将龙且。至此韩信被封齐王。成为天下最强的一股势力。韩信倒项。刘败。韩信合刘。项败。最终韩信紧跟刘邦。垓下一战灭项羽。刘邦统一了天下。因此刘邦称韩信能“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是大汉建国的战神。

其次朱元璋、朱棣和王守仁会联合起来。毕竟上阵父子兵。朱元璋是朱棣的父亲。这是铁定的事实。王守仁只是明朝中期的能臣。自然骨子里也要听命于朱元璋父子。朱元璋起身寒微。曾是个叫花子。他凭着自己的天资聪颖。先在郭子兴部下成势。后来独自在南京周围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采纳朱升、刘伯温之计。“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积蓄实力。当大元最能征惯战的察罕帖木儿被刺死后。朱元璋方振奋精神。扫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后。全力北伐。将元朝残余赶入大漠。建立了大明。以后更是八征蒙古。彻底摧垮北元势力。巩固了大明边防。但朱元璋为确保他的子孙稳坐天下。杀尽功臣勋将。确实让天下寒心。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被封燕王镇守北平。对朱元璋传位皇太孙朱允炆他心中不服。朱允炆上位成建文帝后。因操之过急的削藩之策。逼反了朱棣。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艰苦战争。终于占领南京。夺取了他侄子的帝位。成了明成祖。明成祖为了追查建文帝的下落。不惜让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了巩固北疆。他营建北京城。迁都北京。并发出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最强音。一生五征蒙古。平安南。拓土开疆。也成了大明最为英明的雄主之一。

王守仁是明嘉靖时期的能臣。他文武双全。王守仁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他曾平定了江西、两广境内为患数十年的民变祸乱。以效仿赤壁之战的方式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被嘉靖帝封为新建伯。被隆庆帝追封为新建侯。是有明一朝因军功获封爵位的三个文人之一。王守仁号阳明。是明朝著名思想家。也是阳明心学的创始人。从龙场悟道。到江南平叛。王阳明一直在践行自己所提倡的“知行合一”思想。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出生在明朝中期。虽知兵。只在境内平叛。终未有效身边境与敌国外患的大战。

其五李世民独步天下。唐太宗李世民我们都很熟悉。他的一生可以用英明神武来概括。十八岁就以疑兵计吓退突厥兵。解雁门关之围。救隋炀帝;隋炀帝末年。天下大乱。李世民首倡晋阳起兵。劝动父亲李渊乘势攻占长安。建立唐朝。接着。李世民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先后领兵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继位为帝。年号贞观。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可以说李世民是历史上最会打仗的皇帝。其文治武功可称千古一帝。

其六成吉思汗一代天骄。铁木真就是成吉思汗。经过童年的艰难困苦岁月。很好地锻炼了铁木真的顽强毅力。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军事天分。经过多次的惊心动魄。和超强的组织能力。铁木真逐渐统一了蒙古诸部。建立了大蒙古国。铁木真也被尊为成吉思汗。接着铁木真开启了对外征服战争。经过多次的对外战争。他占领了东亚金朝的大片领土。并灭亡西夏、西辽及中亚的花剌子模。其征服足迹远抵黑海海滨。元朝建立后。累赠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我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明实践得来的更重要。近代军事理论家万耀煌认为:中国之兵学。至孙子而集理论上之大成。至元太祖成吉思汗而呈实践上的巨观。此二人遥遥相距千祀。一则援笔以言。一则仗剑以行。卒以造成历史上中国军威震轹欧亚之伟业。发扬数千年中国兵学养精蓄锐之奇辉。

综上所述。张良、韩信、李世民、铁木真、朱元璋、朱棣、王守仁等人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精英人杰。都是时代的最强者。他们如果同处在一个时代。各镇一方。最后谁会赢呢?我们知道。无论其军事才能多么突出。在绝对优势面前。都是非常被动的。北宋文学家苏辄曾说过:“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恃也。”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能用“不智不勇”的人来对付这些智勇的人。才能取胜。才能被称为是有大智大勇的人。

苏辄所说的大智大勇。其实就是不搞硬碰硬。而是使用更灵活的智慧手段。来团结使用更多的人。以战胜那些所谓的勇者、智者。楚汉战争中。项羽非常的勇猛。刘邦屡战屡败。但刘邦却以种种正义为口号。以种种优惠利益为诱导。联合天下诸侯。很好地使用三杰。最终却战胜了项羽。取得了天下。刘邦就是有大智大勇的人。

现在张良、韩信、李世民、铁木真、朱元璋、朱棣、王守仁都是精英人杰。虽然各自有各自镇守一方的势力。但单对单地相互拼杀。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尝失。因此。通过离纵连横之术和不断的磨擦。相互联合共同对敌将不可避免。于是就出现了张良与韩信的联合。朱元璋、朱棣和王守仁的联合。剩下李世民和铁木真。深感独木难支。李世民本就很倾慕汉初的三杰。自然会主动寻求与张良韩信的联合。朱元璋灭大元。这让铁木真在第六感中。充满了对朱元璋的敌意。同时对唐朝时的天可汉唐太宗李世民。也心存敬仰之情。于是也就加入了张良、韩信、李世民的联合阵营。如此下来。七个势力。形成了两大阵营。自然张良、韩信、李世民、铁木真阵营。要比朱元璋、朱棣、王守仁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方面。都要强大很多。最终斗争的结果。自然是朱元璋一派的阵营被灭。平均分配给张良等四人的势力内。

这样就开始了四人势力的相互角触。张良本就有修仙了道。消极避世的想法。极不愿再参与这俗世之争。就将自己的势力交与韩信。自己悄然引退了。韩信军事上虽很强势。但在政治经济等诸方面很蹩脚。最终被文武全才的李世民所收服。李世民既有治国理政之才。又有卓越军事之才。再加有韩信助攻。自然如虎添翼。铁木真虽是军事奇才。但在治理上终有游牧民族的基因。只重军事化管理。却忽视了政治、经济、文化治理。外受李世民打击。内受内部人民的反抗。综合实力就越来越难与李世民、韩信综合实力相匹。最终只能被李世民、韩信所灭。

因此。最后赢家只能是李世民。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公主抱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15:57

    朱元璋,韩信,刘邦,铁木真,项羽,都是,成吉思汗,蒙古,自己的,势力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15:57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张良、韩信、李世民、铁木真、朱元璋、朱棣、王守仁同处一个时代,各镇一方,最后谁会赢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15:57

    我是老王。我来分析下。张良。刘邦评价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就是张良。但是。他不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