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康熙是清朝进关称帝的第二位皇帝。有“千古一帝”之称。他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时除掉专横跋扈的辅政大臣鳌拜。20岁时勇敢迎战老谋深算的云南王吴三桂的反叛。经过8年时间。平定了包括吴三桂在内的三藩之乱。30岁时开创了历史上的“康乾盛世”。
▲康熙
当然。取得如此辉煌成就背后离不开臣子们的献言献策。其中在他“计除鳌拜平三蕃”的过程中。世袭一等公。身兼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大臣等职务的索额图功不可没。也可以这样说。没有索额图的鼎力相助。年轻气盛的康熙未必是功高盖世鳌拜和吴三桂的对手。所以后来康熙对索额图宠信有加。最后官封太子太傅(太子的老师)。索额图一时之间风头无两。权势日隆。
然而。“有好的开头未必有好的结尾”。索额图到最后却被康熙活活饿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欲知详情还得从头说起。
说起索额图可是大有来历。他是顺治帝临死前托孤四大臣之一索尼的第三子。索尼是拥立顺治称帝的有功之臣。是他当初压制多尔衮得以年幼的顺治称帝。有鉴于此。顺治的母亲。孝庄文皇后把索尼的孙女。也就是索尼长子的二女儿。索额图的侄女册封为康熙的皇后。换言之。索额图是康熙孝诚仁皇后的亲叔叔。索尼在康熙13岁时去世。索额图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成了康熙的股肱之臣。这一年索额图31岁。
索额图不但是皇亲国戚。而且是康熙的一等侍卫。前面我讲到了顺治的四大托孤重臣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索尼去世了。剩下的三位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两位由于年老多病。很少过问朝政。鳌拜由于没有其它三个人的制约。逐渐专横跋扈起来。到后来不把年少的皇帝和两位辅政大臣放在眼中。专断国事。任人为亲。排斥异己结党营私。康熙虽然只有十三四岁。但是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压制的怒火始终要爆发。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忍无可忍的康熙“以弈棋故。召索额图入谋画”。意思是借下棋为掩护。商量怎样除掉鳌拜。君臣二人一阵耳语。定下了一条妙计。
第二天。索额图以侍卫队长的身份。召集了十几个蒙古少年摔跤手。进宫强化培训。经过两个月的秘密训练。这十几个摔跤手成了索额图的“少年杀手”?索额图把进展情况汇报给了康熙。二人决定次日召鳌拜进宫。在鳌拜坐下的椅子上动了手脚。把其中的一个椅子腿锯断然后重新放好。等鳌拜进宫后。命人端给他一碗热茶水。这样一来。鳌拜就会被烫从椅子上跌倒。然后十几个少年摔跤手一拥而上把鳌拜捆起来。
次日一切按计划进行。很顺利的擒住了鳌拜。然后康熙宣布了鳌拜的十大罪行。鳌拜被处死。这一年康熙只有16岁。在擒拿鳌拜过程中。33岁的索额图功劳最大。当时康熙把他和朝中宰相明珠并称为“明相”。
话说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云南王吴三桂为首。陕西提督王辅臣和广东提督尚之信为策应的三藩之乱发生了。当时20岁的康熙临危不乱。他急忙和索额图商议对策。索额图提出拉长战线。坚决打击吴三桂。对王辅臣和尚之信打拉结合。对二人以攻心为上。康熙采纳了索额图的建议。首先分化瓦解了吴三桂的阵营。王、尚被招降。对吴三桂绝不手软。经过8年的死磕。康熙彻底平灭了吴三桂。索额图45岁时再立新功。
在古代立嗣问题上。往往表现的血淋淋。皇权太有吸引力了。皇子皇孙都想过把皇帝瘾。康熙的儿子们更是如此。历史上的“九子夺嫡”事件就发生在康熙身上。
前面我提到了。索额图是康熙皇后的亲叔叔。有这层关系他一直和皇太子胤礽(康熙和皇后的次子)关系很密切。换言之。索额图是太子党的亲信。后来康熙帝逐渐对太子行事不满。康熙三十九年即有人告发索额图结党。康熙帝没有处置。
过了三年后。索额图突然被康熙帝拘捕关押到了宗人府监狱。这次弹劾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学生是高士奇。罪名依然是支持太子党夺权。康熙对结党问题很敏感。为什么他的学生高士其要陷害恩师呢?
原来索额图认为对高士奇有恩。所以从来不给他面子。后来高士其被康熙赏识。升官进爵显贵了。觉得以后恩师会对自己好一些。但见索额图时:
【犹长跪启事。不令其坐。且家人尚称为高相公。索则直斥其名。有不如意处。则跪之于庭。而丑诋之。索额图有时还“切齿大骂。辱及父母妻子”。为此。高士奇怀恨在心。】
高士奇为了权势投靠了宰相明珠。明珠和索额图面和心不合。高士奇成了明珠的马前卒。屠刀对准了恩师。。1703年5月。索额图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饿而死。卒年77岁。
自古有云“伴君如伴虎”皇帝为了皇权的稳定。不会在乎你是否过去有功与否。索额图“平三藩擒鳌拜”。可谓功高盖世。但杀了他以后。所有的功劳都被康熙一一否定了。索额图落得个这样的评语:索额图是本朝第一罪人也。——引自康熙语。
【不一样的历史解读。不一样的知识分享。欢迎转发、留言和关注】
其他观点:
赫舍里家族拥立几代爱新觉罗家族。功勋显著。索额图因功脱颖而出。
赫舍里家族成为了康熙早年重要依靠的对象。索尼的长子噶布、五子心裕、六子法保都曾承袭索尼的一等功爵位。却被任命为领侍卫内大臣。而索尼的三子索额图一直到康熙7年(1668年)。仍然只是个吏部右侍郎。
康熙8年(1669年)5月。对鳌拜专权忍无可忍的康熙“以弈棋故。召索额图入谋画”。在索额图的支持之下。康熙终于下定了“擒鳌拜”的决心。索额图辞去侍郎职务。任一等侍卫。谋划了以突袭的方式。逮捕了鳌拜。惩其党羽。最终使得康熙得以真正亲政。而索额图居功至伟。相应回报是同年8月。升任国史院大学士;康熙9年(1670年)恢复内阁制。索额图改为保和殿大学士。
所以说。索额图在平定叛乱、统一全国的事业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皇亲国戚的身份成就了索额图。最终也害了索额图。
这件事情实际上是深深触动索额图内心的。胤礽成为了赫舍里家族唯一的赌注和希望了。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其他观点: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九月。京师内城东江米巷(东交民巷)中的宗人府监房内。在重重的重兵看护下。一个年近七旬、面容枯槁、浑身被九条铁链锁住的老人枯坐房中。因为长期戴着脚链手链。以及沉重的铁索。这个老人已经没有任何力气能够单独进食、饮水了。饥饿即将击垮他。就在数日后。宗人府看守向皇帝奏报:奉旨看押的犯人。因饮食困难。已经瘐死于监房之中。
这个活活饿死在监房中的老人。就是在康熙一朝曾经显赫一时的前保和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太子太傅——索额图。
为什么声名显赫、地位超然的一代权臣索额图。在给康熙帝效力了近四十年之后。却落得个夺职下狱、饿死狱中的悲惨下场呢?这件事情。得从六十多年前说起了。
崇德元年(1636年)。清朝尚未入关。在当时的清都城盛京(沈阳)城中。清太宗的亲信。吏部启心郎、直内院索尼诞育了第三子。这就是未来的康熙帝心腹重臣——索额图。
索额图之父索尼。是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两代皇帝所倚重的老臣。当初皇太极去世后。索尼力主拥立皇子为新帝。得罪了一心要继承皇位的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后来被成为摄政王的多尔衮打击报复。几次削官抄家。流放外地、几乎因此丧命。
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去世、顺治帝亲政后。对维护帝统、拼死效忠皇室的索尼很是感激。将索尼从流放地召回来。官复原职。并提拔为内大臣。兼领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
顺治帝亲政时期。索尼是朝廷首席满大臣(宗室王公之外)。而顺治帝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病重驾崩后。根据其遗诏。索尼以首席辅政大臣的名义。和其余三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一起。辅佐年幼的康熙帝。协助治理朝政。
因为父亲索尼身处高位的缘故。年轻的索额图很早时候就以“勋贵子弟”的身份成为了御前侍卫。先是负责顺治帝的寝宫乾清宫的护卫。顺治帝驾崩后。索额图又担任了年幼的康熙帝的侍卫。朝夕相处。因此和康熙帝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君臣关系。
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索尼的孙女、其长子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被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选为康熙帝的皇后。并于九月与康熙帝举行了大婚典礼。索额图与康熙帝在亲密君臣之间。又增加了一道至亲关系(因为皇后的原因。索额图成为了康熙帝的叔岳父)。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索额图之父、首席辅政大臣索尼病逝。临终前奏请康熙帝亲政;康熙帝虽然没立即答应。但加授索尼为一等公。索尼去世后。康熙帝在康熙七年(1668年)。提拔三十三岁的索尼第三子索额图为吏部右侍郎(索尼长子、皇后之父噶布喇才具不足以重用;次子噶喇珠早夭。所以才重用其第三子索额图。以此推恩皇后母家)。
索尼死后。原本四辅臣之末的鳌拜逐渐利用手中的权势掌握了朝廷实际治权。并将反对他的另一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陷害致死。对康熙帝也逐渐显露出轻视、慢待的态度。康熙帝对于鳌拜的专权跋扈越来越愤恨、忍无可忍之下。决心依靠心腹亲信。除掉结党营私、威胁皇权的鳌拜集团。以重夺大权。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帝“以弈棋故。召索额图入内、谋画潜算”。商量对付鳌拜的办法。索额图得到康熙帝的暗示后。立即辞去吏部右侍郎的职务。重新出任乾清宫一等侍卫领班。以“协助皇帝演练布库(蒙古式摔跤)”的名义。选拔了一批十几岁的少年布库、拜唐阿。在皇宫内“陪伴”康熙帝演练摔跤。对此事。鳌拜并未特别注意。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十六。一切准备好之后。康熙帝佯称商议要事。召鳌拜进宫。事先在鳌拜的座椅上做了手脚。使鳌拜坐不稳而跌倒。此时早就埋伏好的索额图率领十多名少年布库一拥而上。将鳌拜团团围住。顺利的擒拿下鳌拜。之后。康熙帝当众宣布鳌拜十大罪状。将鳌拜下狱论罪、禁锢终身。其党羽也纷纷被擒。鳌拜专权集团就此灰飞烟灭。
在擒拿鳌拜、消灭其专权集团的过程中。索额图立下了大功。康熙帝对这个心腹近臣的表现十分满意。因此在大功告成之后。于康熙八年(1669年)八月。晋封索额图为国史院大学士。入朝参政。索额图得以第一次进入了清朝的统治中枢。
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帝恢复设立内阁。改内三院大学士为内阁大学士。索额图因此改任保和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傅。此后。在朝野之中。索额图被尊称为“索相”。这个称呼。从此伴随了他一生(清承明制、不设立宰相。而内阁大学士所领有的职责。基本相当于前朝的宰相;因此。明清两代。朝野之间。通俗上按照名字称呼某大学士为“某相”。但正式官场上不可以这么称呼)。
就在索额图晋升为国史院大学士这一年。即康熙八年(1669年)。索额图的侄女、康熙帝皇后赫舍里氏诞育了康熙帝第一个嫡子——承祜;这是赫舍里氏全族与有荣焉的大喜事。升级为皇子叔外祖父的索额图当然喜不自禁。亲自入宫向康熙帝奉玉如意。以示恭贺。
可惜。承祜没有福气享受将来的富贵和天命。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二月初五、年仅四岁(虚岁)时就因病夭折了。不光康熙帝和赫舍里皇后因此痛惜不已。整个赫舍里氏家族。也同样为此悲伤、哀恸(嫡子夭折、储位空虚)。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表面上上疏请求撤藩。其实以此探听朝廷虚实;康熙帝因此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议‘撤藩’事宜。在会上。以大学士索额图、图海为首的大部分朝臣都建议康熙帝对三藩北撤之事慎重对待、尽量不要轻举妄动。以徐徐图之。
但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户部尚书米思翰等少数朝臣。却以“事急已久、再姑息则养虎为患、不如先发制人”为由。 坚决向康熙帝请求撤藩;康熙帝在经过一番斟酌之后。毅然决定裁撤三藩。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人移镇辽东故地。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平西王吴三桂因康熙帝批准‘撤藩’。恼羞成怒之下。联合耿精忠、尚之信(尚可喜长子)发动了叛乱。诛杀云贵粤闽诸省的清朝官员后。以“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的头衔出兵伐清。
三藩发动叛乱后。清朝中枢震动。人心惶惶。康熙帝震怒之下想要亲征。被宗室王公及诸大臣劝止。当时三藩势力达于南方诸省及西北。清军出兵征伐时顾此失彼、狼狈不堪。有鉴于此。索额图等主张招抚三藩的大臣向康熙帝上奏。要求斩当初力主削藩的明珠等人。以儆效尤。幸好康熙帝主动为明珠等人开脱。说削藩是自己的旨意。与明珠等人无关。此事才得以平息。从此之后。明珠与索额图交恶。在朝堂上彼此缠斗攻讦了数十年。
因康熙帝明确表示削藩是自己的意见。并坚决要将此事进行到底。于是索额图也很快将自己对三藩的态度从招抚转为坚决镇压。在康熙帝此后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索额图积极参与策划、调度。协助康熙帝处理海量的军政要务。甚得康熙帝赏识——“料理军书。调度将帅。皆中肯要”。康熙帝视索额图为首席心腹重臣。而三藩之乱最后能够被平定。索额图确实在其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建立了功勋。
就在索额图协助康熙帝运筹帷幄、平定三藩之乱期间。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康熙帝皇后赫舍里氏为康熙帝诞育了第二个嫡子。即日后的皇太子胤礽(初名保成);但皇后因为生产时不幸难产。导致产后虚弱、随即病逝。年仅二十二岁。康熙帝对元配的去世悲痛万分。追谥皇后为“仁孝皇后”。辍朝五日。并为大行皇后举哀。持服二十七日。
赫舍里氏家族的兴衰荣辱皆在皇后一身。现在皇后去世。包括索额图在内的赫舍里氏成员在悲恸之外、还存有一丝对未来家族命运走向何处的不安心情。好在皇后之子保成出生后平安康健、在康熙帝亲自抚育下健康成长。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初三。康熙帝下诏立皇次子保成为皇太子。改名胤礽;当年十二月十三(胤礽同母兄承祜生日)。胤礽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
胤礽这个赫舍里氏的外孙。是整个家族的希望所在。索额图此后数十年间。坚定地支持侄外孙、皇太子胤礽。因此和其他朝臣势力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同时。因为过于维护皇太子。导致康熙帝也对索额图生出猜忌之心。认为他有威胁皇权、另立权力中枢的心思。索额图最后的悲惨结局。大多由此而生。
在协助康熙帝平定三藩的过程中。虽然索额图出了不少力。但也并非全由他一人谋划襄赞。身为兵部尚书的明珠同样为了削藩之事而尽心尽力、出谋划策。因此同样得到了康熙帝的认可。逐渐成为皇帝的心腹重臣。
出于牵制、平衡的目的。康熙帝也不想以索额图为首的赫舍里氏外戚集团过于执掌权柄。因此。康熙帝有意提拔重用明珠。在康熙十四年(1674年)调明珠为吏部尚书。康熙十六年(1676年)再加授明珠武英殿大学士、实录总纂官、兼太子太师;明珠由此也得到了“明相”的尊称。和索额图的“索相”相抗衡。
索额图和明珠两人。都是具有相当才干的重臣。为人也精明干练、雷厉风行。在处理朝政上。是康熙帝的左膀右臂。但索额图生性乖张、待人接物骄横跋扈。因此得罪了许多中间派官员。明珠则表面上谦和内敛、乐善好施。以此拉拢了朝廷中许多新进后辈官员。
但明珠对和自己作对的政敌一样在暗地里构陷打压。许多依附索额图的官员。都被明珠寻机排挤压制、被迫出朝或者罢官。从这个时候起。“明党”和“索党”的相互倾轧和攻讦就一发不可收拾。贯穿了康熙中前期。
起初。因为需要索额图和明珠两人携手共处。协助自己制定策略、平定三藩。因此康熙帝对索额图和明珠之间的龃龉和攻讦抱着“暂且姑息”的态度。以集中力量对付作乱的三藩。但索额图自恃是皇太子的外家长辈。又有擒拿鳌拜、赞襄军略的功劳。所以对康熙帝的“暂不追究”态度误以为是支持自己对付明珠。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以手中的权力大肆贪污纳贿、培植私党、扰乱朝纲。康熙帝忍无可忍之下。决心出手警告、教训一下索额图。让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位置。不要太得意忘形了。
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月。吴三桂已死。尚之信、耿精忠先后归降。清军已经收复湖广、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败退回云南、三藩之乱即将平息;康熙帝趁机出手。惩处朝中愈演愈烈的朋党之风。以整肃朝纲。当月。在康熙帝的严令下。索额图不得不以“病退”的名义。向康熙帝请辞已经担任了十年之久的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
虽然让索额图暂时退出了朝堂。但出于安抚功臣、外戚的目的。康熙帝还是给了索额图“勤敏练达。用兵以来。赞画机宜”的高度赞扬。并命索额图担任内大臣。不久后加授议政大臣。索额图的权势依旧不减。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清军攻克昆明。三藩之乱被彻底平定;同年。明郑延平政权内乱。延平王郑经去世后。部将内讧。延平政权出现统治不稳的迹象。此时。因索额图暂时退出中枢而独掌大权的明珠向康熙帝建议。抓住这个有利机会出兵收复宝岛。康熙帝赞同明珠的意见。命福建总督、巡抚、福建提督协理合作。出兵攻打延平政权。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第三代延平王郑克塽遣使请降。清朝顺利收复宝岛。
同一年。康熙帝再次处理了跋扈的赫舍里氏家族。以“素行懒惰。屡次空班;不思效力赎罪、未能尽教训之责”的名义。将仁孝皇后的五叔心裕革去銮仪使、佐领职位。降袭一等伯;六叔法保革除一等公爵位。而仁孝皇后的三叔、赫舍里氏实际上的执掌者索额图。则被革去议政大臣、内大臣、太子太傅等职。只保留佐领世职(仁孝皇后之父、索尼长子噶布喇此时已经去世)。
在康熙帝这次气势汹汹的打击下。赫舍里氏家族几乎被连根拔起、险些就此败落。幸好康熙帝看在元配和皇太子的面子上。没有对皇太子的外家穷追不舍。索额图也因此躲过一劫(康熙帝的本意。是好好教训一下之前跋扈骄纵的外戚家。希望他们能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可惜。索额图还是没能领会康熙帝的意思。没有悔改)。
在索额图倒霉之时。他的老对头明珠正春风得意。因为收复宝岛之功。明珠的圣眷更隆。在朝中的地位也更高。志得意满之下。明珠对老对手索额图的狼狈样子鄙视不已。自认为索额图再也不能和自己作对了。
就在手握大权之后。明珠如同索额图当年一样。开始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私结党羽、干涉朝政。当时民间有传言“候缺不必吏部、只往明府即可”。意思是想要正常当官。先得去明珠的家里给“明相”进贡送钱。此时的明珠。比索额图当时还要贪鄙擅权。已经不利于朝堂的稳定了。
对明珠贪腐结党的情况。康熙帝心知肚明。以前是要用明珠的才干和能力处理政务。顺便压制索额图一党。现在三藩已经平定、延平政权也被收复。索额图一党皆被赶出朝堂。明珠的作用已经完成。康熙帝也将对明党动手了。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帝表面上是维护皇太子胤礽的脸面、再次启用了皇太子的叔外祖父索额图。让他担任领侍卫内大臣。重入中枢。其实是以此牵制越来越放肆的明珠一党。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冬)。直隶巡抚于成龙、翰林院侍讲学士高士奇都揣摩到康熙帝的心思。于是以明珠擅权贪污为理由。向康熙帝弹劾明珠。对此。康熙帝并没有做出任何表示。得到鼓励的御史郭琇。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向康熙帝再次上疏。弹劾大学士明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专权乱政。
康熙帝这一次没有保持沉默。而是迅速批复了郭琇的奏疏。斥责明珠“权势相侔、培植私党、贪侈倾朝”。立即罢黜了明珠大学士。但没有进一步降罪。而是将明珠交侍卫处。令“酌情留用”。也就是放了明珠一马。此后明珠以普通侍卫的身份。在皇宫内站了三年的班。
明珠倒台后。索额图又开始逐渐接近权力中枢。并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的时候。以首席谈判代表的身份。和沙俄代表戈洛文在尼布楚举行谈判。据理力争、坚持不退让。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尊严。最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索额图也算青史留名。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侵入喀尔喀蒙古。追击南逃的喀尔喀土谢图汗。一直打到距离京师只有七百里的贝子庙(今内蒙古锡林郭勒)。在准噶尔军队的威胁之下。康熙帝亲自率军征伐噶尔丹。分兵两路北上。索额图、明珠等人都随驾出征。
在北征途中。康熙帝之兄裕亲王福全所率的清军。与噶尔丹部遭遇于乌兰布通(今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随即展开激战。
当时康熙帝突然患了疟疾。无法继续坚持指挥作战。只得离开前线。回京师养病。回京前。康熙帝特命索额图率盛京、吉林、科尔沁等地八旗前往蒙古巴林部。和裕亲王福全军队会合。与噶尔丹进行决战。明珠则受命整理后勤粮秣。以及来往交通辎重事宜。
在乌兰布通之战中。清军重创噶尔丹部。但康熙帝的舅舅、内大臣佟国纲在作战中阵亡;并且因为福全的大意。使得战败后的噶尔丹假借“议和”为名、趁乱率残部逃脱。虽然福全、索额图等人立即出兵追赶。也没能赶上噶尔丹。战后。康熙帝追论诸将的功过。裕亲王福全被罚俸、索额图也被降四级留任。
而明珠因为只负责后勤粮草辎重、并没有前往一线参与作战。因此在随后的战场过失处置中没有收到处分。反而因为管理后勤有功而官复原职。重任议政大臣、内大臣、光禄大夫。但康熙帝知道明珠的优劣之处。此后二十年。只是将明珠作为咨询、宿卫臣子看待。再也没重用过明珠。
就在这一次和噶尔丹的作战中。康熙帝突患疟疾。不得不离开前线返回京师养病。当时皇太子闻讯后驰驿前迎。但时年十六岁的皇太子少年无知、不懂得如何关怀患病的皇父。因此见到康熙帝时没有表现出忧虑戚戚之情。
重病中的康熙帝见到皇太子的这个态度后。很是悲伤和不满。心中认为这个儿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心”。于是没有让他随驾。而是让皇太子先回京师。准备皇帝回銮事宜。大约从这个时候开始。康熙帝潜意识里就对皇太子开始怀有成见。并先入为主地觉得皇太子不孝。以后不堪重用。
在皇太子莫名其妙地不再得到康熙帝圣眷关爱之后。索额图因为已经将赫舍里氏一族的安危和存亡都押在了皇太子身上。因此不能和皇太子做出分割的举动。反而更加坚定的支持、站队皇太子。以图日后皇太子继位后。能够凭借“从龙、拥戴”之功。重新恢复赫舍里家族的荣耀。
疏远了明珠之后。康熙帝也重点开始关注原先的股肱之臣索额图。预备采取措施。抑制他以及皇太子外家赫舍里氏的势力。起初。康熙帝并没有想将索额图彻底打倒。而是想仿照处置明珠的例子。只免除他实际上的权力。此后做个顾问咨询近臣。以保全仁孝皇后母家富贵。也就罢了。
但索额图执掌中枢大权二十年。早就不能再回到之前那种平淡安静的生活了。再加上他把家族荣耀、个人前途都押在了皇太子身上。这就更加不能退缩了。所以。即使康熙帝想要顾全君臣恩义、让索额图“半退休”以保全其名节。索额图也不愿就此放弃权力、退居归家。矛盾因此不可调和。最终导致索额图站队失败、身死家破。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亲率八旗从独石口出塞。和噶尔丹会战于昭莫多。此战。索额图在名义上率领前锋营、蒙古察哈尔诸旗及汉军八旗、绿营为先锋。并监督火器营。随康熙帝出战。但在实际上。康熙帝已命诸成年皇子:胤禔、胤祉、胤禛、胤祺、胤祐、胤祀等人各自掌握军队、分索额图之权。共同参与作战。索额图的权力。已经在康熙帝的安排下。被剥夺大部、所剩无几。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月。康熙帝抵达宁夏。指挥追剿噶尔丹的战事。索额图受命管理京师至宁夏的水路、驿站事务。康熙帝以索额图此次差事有功。提升其四级品级。恢复原任。这是索额图最后一次受到嘉奖。
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皇太子迎驾时举止不合礼法、致使康熙帝心中不满。逐渐和皇太子起了隔阂开始。到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时。已经过去了七年。皇太子在这期间也已经大婚、生子。逐渐成熟起来。康熙帝虽然对皇太子心中有不满、失望。但为了不动摇国本、维护宗法传承。还是依旧栽培、重用皇太子。多次命皇太子代替自己祭祀社稷、宗庙。在自己出征时监国。康熙帝实在是不想看到。自己寄予厚望、倍加培养的皇太子。最终会不成才、辜负了期望。
可皇太子年少、心性不定。身为国家储君、自然具有天然的优越感。待人接物不那么平易近人、和蔼恭谨。而索额图身为皇太子的叔外祖父、又早早地将宝押在了皇太子身上。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也在不断地接近、教导皇太子。要尽可能地掌握权力、培植私人势力。做好继位前的准备。切切不要掉以轻心、重蹈前人覆辙、使得大位旁落、便宜了他人(指肃亲王豪格的旧事)。
平心而论。索额图这么指导皇太子。确实是未雨绸缪、一片好心。提醒皇太子不要松懈。需时时刻刻警惕。以防被其他人(就是其他皇子)趁虚而入。皇太子也很感激叔姥爷的提醒、教诲。
但索额图这么做被康熙帝得知后。康熙帝勃然大怒。认为索额图居心不良、“毫无忠君之心”、有“教唆皇太子、离间父子之情”的险恶用心。这之后。康熙帝下定决心。要斥退索额图。并以此警告皇太子。不要再执迷不悟、受人教唆、和皇父分庭抗礼。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九月。康熙帝针对“太子党”痛下狠手。命内务府处死了皇太子的亲随——膳房人花喇、哈哈珠子(侍从)德住、茶房管事雅头。膳房管事额楚等人。给了皇太子和“太子党”的首脑索额图一个警告。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为了进一步限制皇太子的权力、遏制“太子党”的争权野心。康熙帝第一次册封成年皇子。其中皇长子胤禔封直郡王。皇三子胤祉封诚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封贝勒。以此来牵制势力和欲望都在不断膨胀的皇太子及其党羽。
此次受封的皇子。都获得了参与国政、协同办差的权力。同时各领有旗下佐领、门人属众。康熙帝这么做。削弱了皇太子原先所具有的“代理监国”的合法权力。对太子党是一次大打击。
康熙帝的本意。是分权给诸皇子、以限制、警告皇太子。不要太过于表露出觊觎权势的心思。但诸年长皇子得到了封爵、权力、属众以后。却效仿皇太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党羽。这就更加加剧了皇帝与皇太子之间、皇太子与诸兄弟之间的矛盾。
诸皇子和门下的党羽为了获取更大利益。不约而同地选定了共同打击目标。即皇太子及“太子党”。康熙帝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更加错综复杂。且日益加剧。皇太子不孝不悌、所行不善、昏颟妄为的议论。从此传遍了朝野。而皇太子一党为了自保。当然也要反击。因此和诸皇子党相互攻讦、彼此构陷。弄得朝廷之上乌烟瘴气、党争不断。
面对这种局面。康熙帝怒气迸发。认为这都是以索额图为首的“太子党”在挑唆皇太子。才导致父子失和、兄弟反目。于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下诏斥责“太子党”中的首要成员:“温待、额库礼。俱犯重罪流徙之人。因其年老。令回京师。伊等应安静以养余年。伊乃与索额图结党。妄论国事。妄自犯尤。”直接就点了索额图的名字。
另外。康熙帝对皇太子也不客气。同时写手谕给皇太子说:“朕出师宁夏后。皇太子听信匪人之言。素行遂变。自此朕心眷爱稍衰。置数人于法。”
在父子君臣兄弟发生的矛盾中。康熙帝明显针对皇太子及“太子党”。并毫不掩饰他对皇太子的疏远和猜忌。这让其他皇子看到了希望。觉得康熙帝在失望之下。有可能“易储”。因此更加蠢蠢欲动。对“储君之位”生出非分之想。这也是康熙帝末年“九子夺嫡”的重要起因。
看着原先寄予厚望的皇太子变成如今这“娇纵跋扈、不孝不悌、所行不善”的颓废样子。康熙帝既痛心又震怒。认为这都是皇太子身边亲近侍从之人所教唆、挑拨的缘故。其中尤以皇太子的叔外祖父索额图为甚。从这个时候起。康熙帝就有了清除索额图(之前还仅仅是斥退)、重新教导皇太子。将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从歪路上拉回来的心思。
康熙帝已经动了清除索额图之心。而作为康熙帝数十年心腹重臣的索额图。自然也闻到了危险气息。为了不让康熙帝抓住把柄、逃脱惩处。索额图在和皇太子商量之后。以退为进。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九月。以“年老多病”的理由(索额图当年已经六十六岁)向康熙帝请求致仕。企图以此脱离康熙帝的特别关注。从而在幕后继续协助皇太子、稳定“太子党”的人心。
康熙帝对此心知肚明。但为了不立即激发矛盾、使自己留下“不容功臣”的坏名声。于是顺水推舟、同意了索额图的致仕请求。免去他领侍卫内大臣之职。以一等公爵的身份退职回家荣养。
索额图和皇太子据此以为康熙帝已经不再追究索额图的过失。同时也得以继续维护“太子党”的利益和权势了。于是在之后相互往来照旧频繁、勾连紧密。也没有停止和诸皇子党的“夺嫡、争权”斗争。而面对康熙帝之时。皇太子也自认为“三十年储君、根深蒂固”。缺少对皇权的敬畏和拜伏之心。“欲分威柄。以恣行事”的态度怎么也掩饰不住。
康熙帝既然已经下了除掉索额图之心。自然不会手软。这样也可以打击迫切想要获得更大权力、甚至希望早日君临天下的皇太子那颗不安分的心。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一月。康熙帝南巡江南。皇太子以及诸王公大臣随驾同行。御驾至山东德州时。皇太子恰好得了疾病、一时不能痊愈。康熙帝于是急召已经致仕、此次没有随驾南巡、而是留在京师私宅中的索额图急赴德州。陪伴、照顾侄外孙皇太子。待皇太子痊愈后。再行返京。康熙帝自己则中断南巡。先行返回。待明年再安排南巡。
其实。这是康熙帝故意制造索额图和皇太子长期单独相处的机会。以便于安排人手暗中监视。获取索额图不轨之事、及蛊惑皇太子的罪证。好论罪加以惩处。
索额图当然不知道康熙帝此举的真实用意。自认为这是一个和皇太子公开相处、并可以借机策划、谋算后续的争权之事。于是立即兴冲冲地奉诏赶到德州。亲自照看生病的皇太子。
也许是太过于兴奋。也许是疏忽大意。索额图在抵达德州皇太子住处时。没有按照礼制在大门外远处下马、然后步行从侧门进入。而是直接骑马来到中门后才下马。随后从中门进入皇太子居所。这在清朝的礼制中。属于大不敬之罪。按律要处以死罪(当然。索额图之前估计也没少这么做。不过因为他是康熙帝心腹重臣、皇太子的首席支持者。所以都没有受到惩罚。不过。这一次不一样了)。
在德州时。索额图和皇太子朝夕相处。多有密谈。其中不乏“用非常手段”、“行大事”、“先发之”等悖逆、狂獗之语(都是康熙帝暗布的眼线事后所汇报。至于言语的真假。康熙帝说是真。那就是真的)。
对索额图在德州奉诏看顾皇太子时的所作所为。康熙帝一清二楚。但他没有立即动手。而是静观其变。在皇太子痊愈后。命他和索额图一起返回了京师。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正月。康熙帝按照计划。继续举行南巡。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一起随驾南行。而索额图在完成了照顾皇太子的任务后。依旧被留在京师。没有允许随驾南下。
南巡途中。康熙帝在隔开了皇太子和索额图之后。已经在考虑如何进行最后一击。彻底将索额图打倒。
当时。随侍在康熙帝之侧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原索额图的门生高士奇。因为出身寒微而被索额图长期慢待、甚至羞辱(切齿大骂。辱及父母妻子)。早就对这个老师恨之入骨、几欲除之后快(遂顿忘旧恩。而思剚刃于其腹中)。
得知康熙帝想要除掉索额图的心思后。高士奇大喜过望。于是主动向康熙帝告发索额图平日里的诸不法悖逆之事(高士奇是索额图的门生、时刻侍奉在侧。自然知道索额图的那些所作所为)。和老师划清界限的同时。也把最锋利的刀把子递到了康熙帝的手中。
人证物证俱在的前提下。康熙帝依旧稳坐泰山。按照原计划继续南巡。不要说在京师的索额图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大难临头。就是随驾在身边的皇太子。也不知道皇父即将要对叔外公动手。康熙帝在江南、河南、山东等地巡查游览。直到当年三月十五才返回京师。
两个月后。一切准备停当。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十九。康熙帝突然命御前侍卫海青、乾清门侍卫武格、马武三人急赴索额图私邸。传达谕旨给这个曾经的心腹重臣、如今的“心腹大患”:
“尔任大学士时。因贪恶革退。后朕复起用。尔并不思念朕恩。即若养犬。尚知主恩。若尔者。极力加恩亦属无益。朕意欲宽尔。尔乃怙过不悛。结党妄行。议论国事。朕若不先发。尔必发之。朕亦熟恩之矣。前者。皇太子在德州时。尔乘马至中门始下。即此尔已应死。尔所行事。任举一端。无不当诛。朕念尔原系大臣。心有不忍。姑贷尔死。但若著尔闲住。又恐结党生事。背后怨尤议论。著交宗人府处拘禁。不可疏放。”
在谕旨中。康熙帝将索额图大骂一通。并说“朕若不先发。尔必发之”。就是指明了索额图将要谋反。但此时康熙帝还没拿定主意处置皇太子。为了大家的颜面上好看。所以除了索额图在德州时。“至皇太子居所、乘马至中门始下”这一条罪名外。其他的事情就不再提了。
就在当天。六十九岁的索额图被押送至宗人府监房。单独禁锢、严加看管;至于他的几个儿子。康熙帝命仁孝皇后的五叔心裕、六叔法保(都是索额图的弟弟)“严加拘禁候旨”。并补充说“若其间别生事端。即将心裕、发保等族诛”。也就是不准心裕、法保徇私照顾。如有犯事。要把赫舍里氏全族诛灭。
索额图彻底倒台后。康熙帝对这个毁了自己心爱的接班人的逆臣深恶痛绝。很想把他明正典刑、甚至处以凌迟;但索额图是仁孝皇后亲弟弟、也是皇太子的至亲。这样不顾皇家颜面、显戮国家重臣的做法。虽然很解气。但格局、心态上未免太小气了。
于是。康熙帝决定用另外的办法。让索额图不经法司审讯。悄无声息的死在狱中。这样对朝廷、对皇家、对百官、对天下臣民的也有话说。自己不会落下一个“刻薄寡恩、屠戮功臣”的名声。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七月初六。康熙帝离开京师。北巡塞外。七月十八。奉皇父谕旨的皇三子诚郡王胤祉、皇四子贝勒胤禛火速返回京师。连夜进入宗人府中关押索额图的监房。表面上的说法是“视索额图拘禁之情形。查察看守王公、大臣、兵役、內监有无徇情庇护及助伊逃遁之事”。其实。胤祉、胤禛此行另有目的。
在看到索额图被单独关押、并无优待。且两条铁链锁身之时。胤祉、胤禛并没有赞扬宗人府有司人员尽职尽责。而是厉声责问:“为何不给罪官加锁九条铁链?”宗人府官员莫名其妙、面面相觑之下。小心回奏说。索额图五月十九押来时。就已经身戴一条铁链。是宗人府看守在将其押入监房后。又多加了一条脚链。
于是。胤祉、胤禛当即给康熙帝回奏。并请康熙帝下谕旨给宗人府。再给索额图加七道铁链。以“防其勾连内外、蓄意遁走”。接到奏报后的康熙帝立即同意了胤祉、胤禛的意见。复旨给宗人府。将索额图上了九条铁链。
按照《大清律例》的规定。只有故意杀人、十恶不赦的罪犯。才在脖子、腰、脚三处用三条铁链锁住。从来没有用九条铁链的先例。清制。监狱铁链重五斤。九条就是四十五斤。不要说索额图。就是任何一个壮汉。那也受不了。索额图此时年近七旬、早就衰弱不堪。怎么经受得起这样的折磨。
所以。如同本文最开始描述的那样。在身被九条铁链之下。索额图在宗人府监房内只呆了不到两个月。就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九月、“寻幽死于狱中”。虽然没直接说是饿死的。但身上背着四五十斤的铁链。行动、饮食都十分艰难。也无法正常活动。索额图的死。大概率还是不能正常吃喝拉撒、最终病饿致死(就和鳌拜被关押后。很快死在狱中的情况一样)。
索额图在宗人府“幽死”之后。康熙帝下旨剥夺了他一切官爵、名誉。将他的儿子格尔芬、阿尔吉善继续禁锢于心裕、法保处。不得开释。“太子党”中的重要成员、也是索额图党羽的江潢、麻尔图、额库礼、温代、邵甘、佟宝、阿米达等人。或处死、或严锢、或罢黜。他们的同祖子孙在朝廷为官者。也被夺官革职。一度风光无限的“索党”、“太子党”。就此灰飞烟灭。
五年以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帝对皇太子胤礽失去了最后的期望和耐心。于是召集诸王大臣。公开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同时。康熙帝对导致自己父子失和、且早就死去的“罪魁祸首”索额图依旧怒气不减。在废黜胤礽的同时。又下令立即诛杀索额图的两个儿子格尔芬、阿尔吉善。断了他的后裔血脉。
最后。康熙帝在终结自己因何要废黜皇太子之时。还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索额图的头上:“昔年索额图助胤礽潜谋大事。朕知其情。将伊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令朕戒慎不宁。不得不行此非常之事。索额图在日。怀私叵测。蛊惑皇太子服御俱用黄色。一切仪制几与朕相似。胤礽骄纵之渐。实由於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433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皇太子,康熙帝,康熙,明珠,索尼,大臣,鳌拜,噶尔,皇后,里氏
没想到大家都对康熙为何要把帮助自己“除鳌拜平三藩”的功臣活活饿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康熙是清朝进关称帝的第二位皇帝。有“千古一帝”之称。他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时除掉专横跋扈的辅政大臣鳌拜。20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