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历法,24节气随着阳历走,那农历还有多大的意义呢?
原创

当今历法,24节气随着阳历走,那农历还有多大的意义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农历。有许多人对历法没有很好了解。而生错觉了。以为现行的公历就是外国。农历就是我国的。农历就是阴历。这样的理解认识是有不周有错误的。公历不全是外国的。农历不仅仅指阴历。我国习惯使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凡历法都是围绕太阳月亮而做的。阳历以太阳为主。阴历以月亮为主。公历是阳历之一种。我们使用的农历中的阳历。主要反映在二十四节气上。这与公历中的阳历是有所不同的。把农历仅作阴历看。是有认知上的错误的。

阴历又叫太阴历。是以月相变化特点而制定的。反映的是月亮运行规律。月的朔望盈亏变化过程。因为形象。比较直观。容易掌握。故为人先用。但阴历是没有指导农业之功效的。以观察太阳运行而创的阳历就有指导农业的功效。因为太阳的运行而生四季变化。形成冷热寒暑温度的不同。我国的先人就依据太阳运行规律而创造二十四节气以记之。用此来指农业生产。所以。实质上阳历节气的作用是远大于阴历的。正因为这样。我国历法会阴阳合用。这比单用一种会更好。更全面有用一点。阴历是无法指导农业的。但并不是一点作没有。潮汐与月亮运动是有关。女人月经来潮也与月亮运动有关。所以。不可以不顾月亮。不要阴历的。阴阳历合用是大有好处的。


其他观点: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农历不是“阴历”。从古至今农历就是“阳历”。如立春就在阳历2月4、5日;立夏就在阳历5月5、6日;立秋就在阳历8月7、8日;立冬就在阳历11月7、8日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错一天?因为阳历四年有个闰年(2月29日)。

农历有多大意义?

一、中国古是农耕囯家。二十四节气是指农业生产的历法。如有老农谚语“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过了芒种阿强种”⋯

二古人发明了阴阳五行干支法。十六花甲子用于计年、月、日、时循环计算时间。如今年是“庚子”年。六十年前1960是庚子年。六十年后2080年也是庚子年。

三、古代算命术是查找出生曰也是用农历和阴历干支法。

其他观点:

农历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时间描述。更在于文化的延续

1、二十四节气本就属于太阳历。并不是24节气随着阳历走!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测太阳视运动规律。而总结出来的描述一年四季的24个节点的历法。它随着四分历在商、周时期就已广泛应用。到春秋战国发展到顶峰。历法的进步。极大的推动了中国上古时代的农业生产。使得我们华夏祖先不用为吃饱而操心。温饱问题解决了。才能精力发展思想文化。于是在春秋战国涌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思潮!从这个角度看。天文历法有着它独到的历史贡献!

2、农历其实是阴阳合历。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时间度量。更是文化精神的延续

为什么说历法会是文化精神的延续呢?这就要从历法的诞生说起。我们现在所用的阳历其实是西历。也叫公元纪年法。是源自西方社会的纪年法。因为它把基督诞生年作为公元元年。所以也称基督纪年。

西历诞生之初。只确定了一年的时间。每个月怎么分配是很随意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2月是28天?为什么7月和8月都是31天?这些都是当初的罗马皇帝人为规定的。并没有天文学根据的。沿用至今只是因为习惯而已!

反观我们的农历。它其实是阴阳合历。前面说了阳历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位置的变化导致日影长度不同来确定的。并且兼看北斗七星在夜空的角度(用量天尺测定)。背后都是有很严谨的天文学原理的。

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分不清农历和阴历的区别。认为农历就是阴历。这是对自己文化的不了解。农历其实是阴阳合历。而阴历是古人观测月亮朔望周期变化而产生的时间历法。月亮每29天左右一次朔望(圆缺)的周期称为月。所以阳历中是没有“月”的概念的。

为什么说农历是文化精神的延续呢?因为我们的古人在做研究时。总是本着严谨求实的精神!这点恰恰是当今社会。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现象频出。应该反思的一面!

《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日行一度。以周于天。日冬至峻狼之山。日移一度。凡行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而夏至牛首之山。反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成一岁。

又记载:月日行十三度七十六分度之二十六。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而为月。而以十二月为岁。岁有余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故十九岁而七闰。

其中。把24节气中“冬至”到“夏至”的时间定为太阳运行182又8分之5度。一个月是29又940分之499日。阳历和阴历一年相差10又940分之827日。所以19年要7闰。古人没有小数点。用分数完美的达到了跟现今科学测量数值非常接近的值。这难道不是由于古代先祖严谨、务实的学究态度吗?!

3、农历中的干支甲子系统非常独特。同时还具备时间能量特点!

最后多讲一点。咱们农历中的干支甲子系统。非常独特!因为从甲子到癸亥。每60天一个循环。在年的层面。也是每60年一个循环。因此可以完美的呈现华夏文明的历史脉络。比如人文始祖——黄帝在公元前2697年登基。为什么4500多年的历史还能这么确定?因为那天是甲子年的甲子日。顺着干支甲子就能推出!试问哪个国家历史脉络不用今天的高科技手段(碳原子测定)能做到对自己文明进程的清晰回顾?

那为什么说干支甲子还具备能量特点呢?这里要说得命理学了。一般人都知道去算命。算的什么?不就是四柱八字吗?四柱八字是什么?就是干支甲子!为什么报出生时的干支甲子。命理先生能推出你的性格特点或者更深层的命理信息?就是因为干支甲子同时具备时间属性、空间属性以及阴阳五行属性!

总而言之。农历的文化传承意义远远超出其纪时功能意义!当初自己在探索农历背后的文化根源时。就一次次被华夏文明的智慧所震撼!被中华文化求实求真的精神所折服!

同时。希望我们更多年轻人重拾文化自信!重归文化自强之列!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19:11

    农历,阳历,阴历,历法,干支,甲子,节气,月亮,二十四,文化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19:11

    没想到大家都对当今历法,24节气随着阳历走,那农历还有多大的意义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19:11

    我国自古以来就使用农历。有许多人对历法没有很好了解。而生错觉了。以为现行的公历就是外国。农历就是我国的。农历就是阴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