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咪蒙微信公众号注销?
原创

如何看待咪蒙微信公众号注销?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最近在读《弱传播》。结合咪蒙的注销。感受颇深:

邹振东指出。在公众舆论斗争中。最主要的战场是政见、形象、族群、阶层。

为什么集中在这里?因为天然有矛盾冲突。而且是多数人关注的、经久不衰的矛盾冲突。

政见咪蒙是不会碰的。她很聪明。扒人物形象的事情有狗仔队。也和她无关。那么她主要的火力点集中在族群(比如男女)和阶层这里。

只要是这样的区域。一定充满矛盾。一定备受压抑。一定存在鄙视链。一定注入情绪……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而在快速发展的中国似乎尤为突出。恰好我们的文化强调和谐适应。所以大家都在心里憋着。

这时候咪蒙出现了。抓住了你心里最敏感的神经。你憋着吗。那么我帮你说。

1、她抓的是年轻人。是最容易被现实压抑、又情绪饱满的一群人。特别是年轻女性。对群体化的年轻人不用给深刻的观点和体系。只要给貌似深刻的干货金句洞见。

2、她的情绪不克制。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说偏激即深刻。理中客只能是哪边都没朋友。角度要新观点要震撼。要有一句眼前一亮入骨的金句。

3、她能迅速地蹭到所有的热点。或者情色擦边球。轻易地引入她要的情绪性话题那里。

4、她有半真半假的故事。戏剧性。矛盾突出。但似乎又很真实。让你能带入其中。想起身边的人。

5、她能给自己的内容包上正能量的外衣。乍一看不那么离经叛道而危险。

……

所以。咪蒙这样的舆论动员能力是非常可怕的。虽然所有的主流精英都讨厌她。但本来我们也不会是她的读者。而她的读者可能不会去看主流精英们高高在上的评论。

咪蒙符合弱传播所有的特征。为弱者说话。情驱动理。重视表面。又貌似和主流正能量很接近、是一种次舆论。

在她面前。反而常规的主旋律变得很难传播。变得高大上假大空。但这也是主旋律天生的原罪。太强势、太理性、太深入、太正统主流。结果反而平淡无奇没有传播价值。

所以咪蒙收割的。其实是这个时代的压抑红利。是年轻人的矛盾和焦虑。

干货引发收藏。情绪引发传播。在流量红利消失的时候。往往只有最激烈的情绪才能带来最爆裂的传播。所以咪蒙可以逆势而上成为头部。

但是。当这个国家正在尽力地弥合矛盾、鼓励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的时候。却有人可以轻易扩大矛盾、利用矛盾渔利。她的手段如此纯熟。已经超过了很多体制内大牌刻板的高材生……

从这一刻起。她的命运其实已经基本确定了。

今年的公众号严打中有一句宣扬不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句话非常模糊。但是模糊有模糊的用意。现在恐怕不仅咪蒙要胆寒了。

《我知道你是谁》中有一句话。当公众来审判你、主持正义的时候。可比法官审判要残酷多了。

当咪蒙在微博放出评论区的时候。后边的事情已经注定了。因为微博是一个很容易批量呈现民意的地方。不论这个民意真假大小。

所以我们看最近刷屏的文章。很多又回到了新闻调查的老路。只陈述事实。不给主观评价。当然他们陈述的过程已经暗示了某种倾向和情绪。

这种克制的写作会慢慢流行。只是还好不好带流量就难说了。

其他观点:

很高兴咪蒙的公众号注销了。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计谋。还是一种策略。但至少很多人不用再看这类微信内容了。

很多文章研究了咪蒙的策略。比如情绪化。主要站在女生角度。谈论渣男。对女生怒其不争等等。

据统计女性读者在其中超过80%。可见比例之大。而那20%的男性。估计是看热闹。或者八卦心理的。

为什么我们反对咪蒙的内容呢?因为其不仅贩卖八卦故事。也传递一种焦虑的。甚至是愤怒的情绪。而这种情绪是被文字明显放大的。将个例放大成普遍。将可以平淡解决的问题放大成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人漫漫几十年的人生路中。人其实都会犯错。都会做一些咪蒙常说的“傻B”的事情。但可能是一次。也可能只是一时。一段。我曾经听到过有人抱怨抑郁的老公。打妻子的老公。冷暴力的老公。当然也有冷暴力的妻子……但这不是骂两句可以解决的。解铃还须系铃人。通过温暖。通过新的成员的诞生(一般是孩子)。通过理解。很多都是可以克服的。并且继续很好的生活。

总想着一件事是多么丑恶。不如想下。谁都有自私的时候。暴怒的时候。钻牛角尖的时候。有个火爆任性的团长。就要有个理性豁达的政委。这才是互补。才是共同进步。

不过。咪蒙很少传递这种态度。更多是把别人定性为渣男。激化矛盾。达成更强的戏剧效果。让读者看了似乎过瘾。但自己处事的情商并没有提高。

这么说吧。一个男人可能5%是渣男。95%是好男人。如果公众号抓住5%不放。并且反复放大。自然会让女人错过一个可能变成好男人的人。

如果公众号能给女人更好的策略。更理性的方法。也许就可以改变一个女人。进而改变她爱的男人。不过。咪蒙只会激化矛盾。

这样的传播。停止是件好事。

其他观点:

咪蒙微信公众号应该是被微信官方封禁了。除了微信之外。包括凤凰大风号、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均在近日宣布关闭“才华有限的青年”和“咪蒙”等自媒体账号。其中今日头条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缘由:打击虚假内容。传播不良文化。这些账号存在“发布虚假内容、传播污文化、丧文化。贩卖焦虑情绪、骗取流量的行为”。

其实从去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就对自媒体发布虚假新闻、“标题党”、内容夸张等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各大自媒体平台也封禁了一批违规自媒体账号。但很多自媒体人为了流量。仍然继续挺而走险。长期编造一些吸引眼球。但是内容不实。甚至凭空捏造的新闻。其中就包括咪蒙的小号。“才华有限的青年”发布的《寒门状元之死》。

类似咪蒙这样的自媒体很善于把握“人心”。它知道人们喜欢阅读哪方面的内容。而且大多数人并不在意文章的内容是否真实。只要能够引起共鸣就可以了。所以虽然这篇《寒门状元之死》内容都是编辑凭空臆想出来的。但由于抓住了近期不少社会热点。因此非常很容易让读者深信不疑。其实这篇文章一出。就很快有网友对其进行“扒皮”。这里也就不再多讲。

作为一个自媒体从业者。笔者认为自媒体虽然和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区别。它更加灵活。也更容易把握网络热点。但自媒体和传统媒体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如果要写新闻。就必须保证内容的真实性。这是任何一个媒体必须要遵守的底线。

新闻和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新闻必须保证真实性与客观性。作者可以加入对新闻事件的个人看法。但不能扭曲事实。更不能凭空编造。在我看来咪蒙的《寒门状元之死》应该归属文学作品。它固然能够深入人心、针砭时弊。但基于的并非真实发生的事件。然而咪蒙作为自媒体中的“大V”。在没有任何明显声明的情况下发表这篇文章。读者看了肯定会认为这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一篇“新闻”。而这篇文章用夸张的艺术加工。给读者带来非常明显的焦虑感。其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实际上。咪蒙及其附属自媒体号一直以来不止一次发表过类似的“负能量”文章。而且很少会在文章中注明“本内容纯属虚构”。让不少读者信以为真。再加上咪蒙的粉丝多达千万。各种虚构的负能量文章大规模传播之后。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如今咪蒙和才华有限的青年虽然被封禁了。但只要咪蒙的团队还在。喜欢读咪蒙文章的网友还在。那么就会下一个咪蒙甚至更多的咪蒙。这就需要自媒体平台发挥出监管作用。严格把控自媒体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将新闻和经过艺术加工的文章区分开来。引导网友辨明是非。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健康、有序的自媒体环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31:58

    媒体,内容,矛盾,情绪,读者,公众,文章,新闻,这是,寒门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31:58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看待咪蒙微信公众号注销?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31:58

    最近在读《弱传播》。结合咪蒙的注销。感受颇深:邹振东指出。在公众舆论斗争中。最主要的战场是政见、形象、族群、阶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