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没有发动机却有电,那么它的发电原理是什么?
原创

电鳗没有发动机却有电,那么它的发电原理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在多数人看来。生物可以发电是不可思议的。这就像是一种超能力。不过在你深入了解了相关生物的知识之后。你就会意识到。生物可以进化出放电能力是理所当然的。应该说如果在地球上亿个物种中还没有一个用电的。才是怪事呢。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地球是所有的动物植物真菌都是由“电”驱动的。运用电是我们所有生物最基本的能力。所以连草履虫这样的单细胞原生动物都是依赖它而生存的。所以进化出直接用电攻击的生物并不需要从头再来。只要把已经存在的结构稍稍改造一下就好了。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细胞膜。它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那自然界无数的化合物中为什么偏偏要用它来组成细胞膜。而且在几十亿年间的进化中并没有出现新的。取代磷脂组成细胞膜的有机分子。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磷脂分子可以自发地形成双层结构。稳定性好;其次是磷脂分子与蛋白质的相性比较好。可以在其中镶嵌很多蛋白质;最后是磷脂分子的绝缘性很好。不会轻易漏电。

什么漏电?细胞还要面临漏电的问题?是的。而且我们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依赖的正是膜系统的“电机”。

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还记得生物书的图不。线粒体中有很多褶皱一般的膜。以前我们不知道这些膜是干什么的。但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膜就是有氧呼吸的关键。被氧化的葡萄糖并没有直接合成ATP。而是变成了携带能量的氢原子。这些氢原子在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的引导下被拆成开并运输到膜的两侧。膜内是电子。膜外是质子。

我们知道电压。也就是所谓的电势差其实就是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库仑力产生的。在线粒体内膜的两侧富集了大量的正电荷与负电荷。产生了高达数十万伏特的电压。与一片雷云相当!

质子穿过镶在膜上的ATP合成酶。带动酶的轴心转动。像磨盘一样将ADP与一个Pi基团压制在一起变成ATP。令人惊叹。这就是在所有生物细胞中默默工作了数十亿年的生命奇迹。

化学能转电能

同样。有了第一次自然就有第二次。有消耗电能合成ATP的酶。就有消耗ATP产生电能的酶。遍布我们全身的神经细胞就是典型。我们知道神经信号的本质是电信号。所以我们的大脑才能被检测到脑电波。神经细胞的主要工作准备就是搬运离子。通过消耗ATP。膜上被称为“离子通道”的蛋白质将钠与钙离子搬到细胞外。将钾离子搬到膜内。

每搬进来两个钾离子就要搬出去三个钠离子。所以细胞外正电荷要多于细胞内。这时的细胞膜内外产生了大约70mv的电势差。这些电能蓄势待发。只要一受到刺激。就会立即打开被动离子通道。让离子们随着电势差与浓度梯度移动从而激发信号。

看。其实神经细胞也已经能完成消耗生物化学能变成电能的工作了。这算是完成了第二步。于是第三步也就顺理成章了。只要能将很多可能产生电势能的细胞串联起来。就可以将电压积累到相当可怕的程度。而电鳗所做的也正是第三步。

电鳗的发电细胞是由肌肉细胞改造来的。肌肉的运动也是依赖神经控制与离子电压差。所以与神经细胞的原理是一模一样的。连“离子通道”都一模一样——钠钾离子通道。平时这些细胞就将钠钾离子泵出细胞。

不过细胞内外的电能怎么样才能变成体外的电能呢?电鳗有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发电细胞就像砖块一样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连接它们的是不导电的脂肪。这样发电细胞的两端就被绝缘隔离了。一侧光滑一侧有丰富的褶皱。变成了一个小电池。这样的发电细胞在电鳗身体两侧有6000~10000枚。

拥有了这样巧妙的结构。两通过特化的神经细胞将它们串起来也就不是难事了。在电鳗的脊髓中有一根充当主导线的主神经细胞。由厚厚的、绝缘的髓鞘细胞包裹着。正极通到下巴。负极通往尾巴。把所有连接发电细胞的小神经汇总到一起。

当需要的时候。电鳗大脑中发出信号给发电细胞。不过只打开光滑一端的离子通道。打开后钠离子涌入钾离子涌出。电势差在细胞内被中和了。但是本来没有电势差的发电细胞两侧出现了离子不平衡。正电荷集中在多褶皱的一侧。而负电荷集中在光滑的一侧。 它们需要相见但细胞膜与脂肪阻碍了它们。于是电荷只能绕道从电鳗的体外通过。就产生了定向电流啦!

这就是电鳗的发电原理了。是不是还挺好懂的呢?我是酋知鱼。一只不会放电的科学作者。欢迎关注!

其他观点:

电鳗没有发动机却有电。那么它的发电原理是什么?

电鳗其实并不是带电的鳗鱼。而是一种鲶鱼。它们的栖息地是南美的亚马逊以及奥里诺科河流域。昼伏夜出。电鳗的食谱包括小鱼小虾。原本这是一种默默无闻的鱼类。但它在受到刺激时会放出强大的电流而闻名。甚至能将人电休克。小鱼小虾当然不在话下!

因此当地民众在捕猎电鳗时大都选择将牛赶入河中。让电鳗肆意放电。等它们精疲力竭时再行捕捉。因为电鳗恢复重新恢复需要很长时间。因此短时间内抓捕是非常安全的!你看人类是不是太狡猾了!

电鳗的电压有多高?它们的电是从哪里来的?

电人或者电其它水中的鱼类并不是电鳗的目的。它们会通过微弱电流来感知周围的环境。比如线翎电鳗。因为它的眼睛已经退化!电鳗之所以会放电是因为它特殊的肌肉组织所构成的带电体

电鳗身体两侧的肌肉结构比较特殊。规则的排列着上万片肌肉。这些肌肉之间有结缔组织相互隔离。并且通过神经系统直接通向中枢神经!简单的说这里每一片肌肉都可以被控制!

这里的结构就特殊这些奇怪的肌肉中间还有结缔组织隔离。就像铅酸电瓶中的一格电池。而电鳗的结构正是如此。每片肌肉就是一个小电池。电压大概只有0.15V。尽管这个电压很低。但上万片肌肉的电池组总电压高达1500V。当然这是理论值。实际大约是600-800V。

铅酸电池的结构

2014年6月《科学》期刊发表了关于电鳗发电的最新研究报告。认为电鳗的发电能力首次出现在2亿年前。看来2亿年以前和电鳗生活在一起的生物深受其毒害了!

电鳗是可以短时间在潮湿的区域生存。因此各位到电鳗栖息地晃荡时可要小心了。因为它能将各位电晕!

电鳗发电到底是什么原理?

电鳗的发电既不是传统的机械能发电。也不是化学反应放电。而是通过复杂的生物离子化状态发电。严格的说这也是一种化学反应的放电。但这种结构是由活体细胞完成的。这非常神奇!

电鳗的单电池在显微镜下的结构

电鳗体内有一种专门的细胞会被Na-K-ATP酶产生的离子泵出细胞。使得钠离子和钾离子形成一个特殊的细胞膜通道。离子带正电。使得被泵离后的细胞则带负电。形成一个电势梯度。这个微弱的电势大约是数十到上百毫伏!

上图显示静息电极和放电电极是如何产生电位差和放电。当上万个带电体串联时能产生超过600V的电压差(电鳗的头部是正极。尾部为负极)。而且电鳗身体结构使得这些电池片串并联后达到的极端放电电流可以高达1A。这轻而易举可以将一个成年人放倒!

电鳗放电时候会不会电到其他电鳗?

各位肯定很好奇。电鳗放电时周围有其他电鳗时状况会如何。会不会两条电鳗直接打架互相放电呢?可能各位要失望了。电鳗本身对其同类的放电不知不觉。或者说没啥知觉!因为两个原因可以让它独善其身!

电鳗本身放电时候电流会从正极流向尾部。也就是说在它的体内。会有同等电流强度通过。否则内部断路就无法形成电流了。此时电鳗本身毫发无伤。只是放电次数多了会非常疲倦。而且需要重新积蓄能量。

电鳗本身厚厚的脂肪是一层非常好的绝缘体。因此电鳗放电时并不会误伤到同类!

看来这电鳗还是有两下子。那么吃瓜群众肯定有问题了:

电鱼的工具能不能对它造成伤害呢?

电鱼工具电压都是通过倍压整流将输出已经是数百伏的电压升压到800-1000V以上。而且功率高达数千瓦。简单的说因为有输出有大电容作为储能缓存。瞬间放电电流可达数A以上。甚至可能更高。在连续放电状态下。电鳗的这层绝缘体应该也支撑不了多久。但如果不是有意的对着一条电鳗放电的话。电鳗十有八九将会成为漏网之鱼。毕竟一点点电流对它效果实在不大!

在这里提醒下各位。电鱼可是违法的哦!

还有其它会放电的鱼类吗?

其实除了电鳗以外。还有生活在非洲刚果河流域的电鲶。只不过比起电鳗来。放电能力弱了一些。不过也有200多伏。假如耐受力比较差。也一样能电晕各位!电鲶的的脾气比较暴躁。受到惊吓会肆意放电!

还有一种生活在深海的电鳐。电鳐的体型比较大。最长可达2M。不过电鳐的放电能力明显不如电鳗。它的最高电压不过100多伏。电鳐放电不太会电死人。但吓你一跳是绰绰有余。所以抓到这种鱼也要小心了!

听说电鳗比较好吃。在当地电鳗是一种特色美食。各位有机会可以去尝尝这种水中的超级蓄电池!

其他观点:


与水蟒、尼罗鳄、食人鱼不同。电鳗往往伤人于无形之中。不见血腥杀场。不见翻滚撕咬。它们在水中释放出一张张无形、无情的“电网”。这张网。电压可达300~800伏。生来倔强的人类在它面前。也会被击晕。倒下。因此。电鳗素有“水中高压线”之称。

生物电及放电原理

生物的组织、器官和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发生正负离子。尤是钠钾离子。内流、外流的现象。致使细胞内外发生电位和极性变化。产生微小电流。这种电流就被称作是“生物电”。

总的来说。电位分为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当细胞受到一定刺激时。细胞膜内外会发生一系列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可分为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

动作电位约为90~130mV。而且在细胞膜上任何一点产生的动作电位会不衰减地传播到整个细胞膜上。这称之为动作电位的传导。形成电流。

极性细胞有序排列。犹如大量电池串联

和原子磁场类似。如果大量的极性细胞取向无规则。它们形成的电场相互抵消。使整体不存在电位差。也就没有电流。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特殊的存在。它们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进化出无与伦比的能力。在它们体内的部分组织内。极性细胞有序的排列。将一个个极性细胞产生的微电流串联起来。如涓涓细流。最后汇成大河。

特化的肌肉组织形成放电体



每一个肌肉薄片就如同一个“纽扣电池”。能产生约150毫伏(0.15 V)的电压。肌肉薄片之间的结蹄组织如同导线。将大量的“电池”串联。而电压具有串联加和性。即串联加压。

6000*0.15=900 V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数学计算。并没有考虑生物因素。不过也能看出电鳗能产生很高的电压。

电鳗放电进化史

研究指出:电鳗于两亿年前进化出放电能力。带有放电器官的电鳗前前后后共经历了6次进化。进化过程中。其放电能力不断增强。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并首次对电鳗的基因进行解析。解开了电鳗放电的基因之谜。

论文合著作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生琳赛-特雷格(Lindsay Traeger)称:

“进化改变了肌肉细胞的收缩能力。使其在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布规律发生变化。目前所有发电细胞推动离子穿过细胞膜。形成大量的正电荷流。进而形成电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38:26

    电鳗,细胞,离子,细胞膜,电压,电流,肌肉,电位,生物,电势差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38:26

    没想到大家都对电鳗没有发动机却有电,那么它的发电原理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38:26

    在多数人看来。生物可以发电是不可思议的。这就像是一种超能力。不过在你深入了解了相关生物的知识之后。你就会意识到。生物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