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一、1988年。洛阳一处工地上。有人突然惊呼:“外星人!”众人连忙围上去观看。:“长了翅膀。还抱着信号器?从哪个星球来的?”
“让开!”工头走了过来。他拨开众人。凑上前一看。自己也呆住了。
地上摆着一个怪模怪样的金属小人。大约15厘米高。这个小人造型非常奇特。有着高过头顶的大耳朵。深目高鼻。肩后竟然还长了一对翅膀。怪不得大家都说这是外星人。
小人跪坐在地。双手合抱一前方后圆筒形器。很有点现代气息。筒形器应该是一个插物架。可是插物架中到底插的是什么。无从考证。只能凭大家的想象和猜测了。
身长翅膀的羽人。最早出现于《山海经》。
《山海经》中记录了一个海外的国家“羽民国”。羽民国的人都长着长长的嘴巴。身上长着翅膀。能够飞。但是飞不远。
经过专家鉴定。青铜器羽人是汉代文物。汉代也是羽人出现最多的一个朝代。除了青铜器。汉代墓室壁画中也盛行羽人形象。
这是因为汉代道教盛行。修仙文化深入人心。汉朝人对于羽化登仙格外痴迷。他们认为。如若能够成仙。必然能够进入一个神奇的仙界。不仅仅能够过着悠闲快乐的生活。还能长生不老。
魏晋时期后。随着佛教传入。飞天、飞仙等佛教形象代替了羽人。这种带着翅膀的可爱精灵。就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二、1992年。上海博物馆马馆长花了100万港币。从香港购买了14个青铜编钟。许多人质疑:“马馆长花了大价钱买的是假货。”
这套编钟从造型、花纹、铭文字体上来看。都是典型的西周器物。可是编钟上的铭文却是器物成型后。才刻录上去的。
以前。考古界普遍共识。西周因为没有出现过铁器。没有可以在青铜上刻字的更硬的金属。所以西周青铜器是应该采用铸铭的方式来刻录铭文的。
铸铭就是在模具上刻好字。然后高温将青铜融化。浇注到模具上。融化的青铜冷却凝固。去掉模具后。青铜器上就会显示出铭文。而这时候的铭文常常是凸形字。也叫做“阳刻文”。
因此。很多人认为马馆长买到了假货。不少人暗中议论。充满了质疑和讽刺。
正当马馆长倍感压力时。考古专家邹衡看到编钟之后。立即就认定这是山西晋南西周晋侯苏墓中被盗墓贼盗走的编钟。
因为邹衡亲自参加了晋侯苏墓的保护性挖掘。当时墓中出土了两件青铜编钟。略大些的编钟上铭文写着:“年无疆。子子孙孙”。略小些的那件则写着“永保兹钟”。
邹衡知道这一定是一套编钟的最后两件。前面不知道有多少编钟被盗出去了。
而上海博物馆的这套编钟无论风格、外形、结构。与那两件编钟都是一套。并且恰恰少了两件。
最关键的是。这套编钟中最后一个上的铭文为:“…降余多福。稣其邁(萬)“。恰好和山西出土的大号编钟上的“年无疆。子子孙孙”连成了一句话。
这就表明。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来的这套编钟就是山西晋侯苏墓中的器物。
晋侯苏编钟比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编钟简陋得多。音律也差。但是它的出现早了几百年。而且它具有几个非凡的特点。使得晋侯苏编钟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
首先。这套编钟改写了铭文刻录的历史。通过它的铭文刻录方式。可以推测在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可能已经出现了像铁一样坚硬的工具。这个发现改变了我国的冶金史。
其次。从纪事编年上来说。晋侯苏编钟为研究西周历法提供了可贵的记录。铭文上记有7个干支历日和5个记时词语。通过这些日期和时间的记录。对以往学术界对历法的讨论进行了证实和勘误。
另外。用16只编钟刻录一篇完整的铭文也属罕见。
敲响这套失而复得的珍贵编钟。听到古人的音乐之美。也体会到考古工作者的艰辛不易。
三、1986年。河南贾湖遗址中挖出了3只细长的骨头。上面竟然有七个圆孔。专家们不敢相信。面面相觑。这是.....什么?
这是笛子还是哨子?作为笛子。它没有笛孔。也没有贴笛膜的地方。作为哨子。何必要开出七个孔呢?
一位著名古乐器专家请了乐队的长笛手进行吹奏。长笛手手持细骨。轻轻一吹。便发出婉转清凉的声音。沉默了八千年的细骨带来了远古的声音。
这下再无争议。这根细骨就是一件乐器。专家们称之为“骨笛”。
距今8000年前的古人。就已经使用七个音阶了。这是改变中国音乐史的大事。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
在这个骨笛出土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乌尔古墓所出土的那只笛子。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笛子类乐器。
骨笛出土后。这顶第一的桂冠就换了主人。河南贾湖骨笛才是笛子的鼻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类乐器。
骨笛长度20多厘米。管径长度1.1厘米左右。经过鸟类学家鉴定。这是鹤、鹰等大型飞禽的尺骨。
在远古时代。要在这样坚硬的鹤骨上雕刻开孔。是难度相当大的事情。因此鹤骨的形态还保持原状。两边翘。中间凹陷。线条自然优美。
笛子雕刻完成后。要经过半年的烟气熏染。使外观呈现出雅致的暗红色之后。才能够取下带在身边。古人之潇洒儒雅。通过这个美轮美奂的骨笛可见一斑。
河南贾湖遗址中骨笛的出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5000年。在距今8000多年的远古时代。中华文明的萌芽正在悄然兴起。
四、1965年。一位专家正在清理一座楚国墓地。没想到手被一柄剑划了个大口子。血流不止。这柄2000多年前的剑还能这么锋利?
这把千年不锈的稀世名剑吸引了所有在场人员的眼光。原来这就是传说中赫赫有名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一直是逆境翻盘。励志的奋斗楷模。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卧薪尝胆”就是来自于越王勾践的故事。“吴王金戈越王剑”。是东周时期最为精美的兵器。这柄在湖北江陵发现的青铜剑。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身上布满了黑色菱形暗格花纹。靠近剑柄的剑身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
吴越所铸的青铜剑被称为天下至宝。庄子曾经说过:“夫有干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连庄子都不舍得使用这样的宝贝。可见珍贵之极。
而这柄出土的青铜剑。虽然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磨砺。其剑锋之锐利。剑身之精美。铸剑技术之精湛。仍然让见者都为之赞叹。
其他观点:
感谢邀请!每天我会随机抽取10位关注我的小伙伴送出5元红包!
夏朝的一碗面条
在青海的喇家遗址上发现了一碗距今4000多年前的面条。没想到4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开始了吃面条了。由于地震。盛有面条的一只碗倒扣在地上。被泥石流掩埋。恰巧形成了密闭空间。从而才使这碗面条保存至今。
东汉的牙刷
谁说古人不刷牙的。历史资料记载。东汉《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就提到了牙刷的这个概念。只不过在元朝才正式有“牙刷”一词。那时的牙刷外观和我们今天的牙刷外观基本一样。外国在1780年才发明出牙刷。要知道。在他们没发明出牙刷之前。他们都是用布擦牙齿。以达到清洁效果。考古发现。在1000年前的辽墓出土了两支骨质牙刷柄。比欧洲早了600多年。
明宣宗行乐图
你们猜猜图上的人物在干嘛?小编告诉你们图中的人物在打高尔夫。可能有人会比较惊讶了。高尔夫不是外国人发明的吗?其实高尔夫最早起源于宋代。元代时期大受上流社会欢迎。在明代成为流行运动。千万别以为高尔夫球是多么高端洋气的玩意儿。这是老祖宗从宋朝就玩剩下的了。
战国水晶杯
水晶杯。战国时期器具。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收藏于浙江杭州博物馆。
青铜“安卓君”
话不多说了。直接看图…安卓君。你穿越了吗?
青铜“路由器”
考古专家在安徽省屯溪市发现两座西周晚期的古墓。发掘出一个类似于“路由器”的青铜器。由于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最后专家把这件青铜器命名为“云纹五柱器”。
东汉桑乐画像砖
画像砖是用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或者用在宫室建筑上的砖块。而其中的这一块画像砖真是让人尽毁三观。好吧!你没有看错。砖上描绘的就是你想的那个事。未满18岁的请自觉捂眼。小编想说:东汉时代的人就这么开放了?光天化日之下。当着路人和孩子的面就.....值得一提的是这块“不太正经”的砖是国家一级文物。
裸人铜方奁
裸人铜方奁。年代是西周。出土地点在山东莒县。容器呈长方形。直壁稍内收。顶部有两扇可对开的小盖。每盖一纽。分别为男、女裸体人。呈面对面跽坐状。腹下部铸有六个人形器足。人形裸体。屈膝。双手在后背负器身。
专注于解密历史。分享历史趣闻。尽在李哥讲史。喜欢的朋友。可以加关注、点赞或者评论!
其他观点:
西方音乐家一直质疑中国古代有七音阶吗?近代以来国内对此也一直争论不休。可直到河南省舞阳县考古出土了一支笛子。这一发现震惊了西方音乐和考古学界。七音阶的争议才彻底有了答案。那么让西方哑口无言的笛子。又有什么神奇之处?它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传奇?发现笛子为何意义重大?
要解答这几个问题。我们先得从笛子被发现时说起!
这只笛子叫做“贾湖骨笛”。出土于贾湖遗址。这个遗址发现纯属偶然。在上世纪60年代。一个考古专家到田野考古。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发现了许多别致的陶片。后来当地村民因为建设和发展。陆续在当地发现了一些陶壶、石铲等文物。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考古专家对贾湖村进行了大范围的勘探。确认这里存在新石器文化遗址。
试挖了50平方米后。就出土了大量的陶、石等十多件文物。并且还发现窖穴和墓葬等十多座。此后贾湖村成了一个重要的新石器文化研究基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13年。贾湖村共进行了大型的考古发掘八次。其中出土的文物之多。量之大。年代之久远。也是世界瞩目的。在贾湖遗址发掘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发现了27支大小不一的骨笛。其中让世界关注的。并且影响最大。就是其中的一支7孔骨笛。
骨笛出土后。曾一度让考古和历史专家疑惑?那么专家疑惑什么呢?
1986年4月中午。考古人员开始清理编号m278号古墓时。负责清理的考古人员发现有两个管状物体。长约20厘米。物体表面排列着7个小圆孔。其中一个坏了。一个完好无损。
这两个条管子一样的古物。目测是由动物骨管制成的。管子通体为土黄色。打磨得晶莹亮洁。当时的考古专家。因为不知道这是何物。只是猜测可能是一件乐器。可是在场的都是考古专业。懂音乐的人很少。就先将管子清理和保存起来。
骨笛渐渐差点被人遗忘。幸运的是当年中国乐协在河南召开会议。云集了许多各地的音乐家、其中还包括对音乐的历史有研究的专家。机会难得。负责考古研究的专家张居中带着疑惑。想去找专家鉴定。
哨子。笛、箫?
究竟不是乐器?张居中先生本来是有点疑惑:如果是哨子。制作上骨管可比哨子复杂得多、特别也完美得多。如果是管类的乐器的话。怎么演奏?
他携带着这根管子来到去到了会场。希望找到一些对音乐史有研究的专家鉴定。可是经过几个专家的研究。觉得这只是一根普通的哨子。演奏不了音乐。并且按照音乐的常理分类。西方认为只有能演奏一系列音符器具。才能称为是乐器。显然这个哨子却不能。
当时听了这些专家讲解。张居忠确实有点失望。不过。在后来的发掘中。又继续出土了。数条这样的管子。甚至还出现了8个孔的。相隔一年后。这类的骨管出现了27根。其中十余根是保存完整。没有任何破损。经张居忠自己就拿起来研究。觉得这管子肯定是乐器。并且可以演奏。但是却苦于自己不懂音乐。
后来。贾湖遗址考古研究结束后。张居忠仍然对这些骨笛念念不忘。他就约了几位考古专家一起。把最具代表性的骨笛之一。找到了其他的专家进行鉴定。
他们找到了萧兴华先生。当时在研究音乐的萧兴华教授。看到这根完美的骨管时吓了一跳。他认为骨管虽然没有气孔。但是仍然算是一种管乐器。因为在河南民间的吹奏器竹筹。就是用管端演奏的。
为了想知道。管子演奏音乐的效果。萧兴华带着张居中。立刻驱车找到了刘文金。刘文金当时是一个乐团的团长。他找来一个笛子演奏家。演奏家尝试了几次。终于掌握了演奏的技巧。演奏出了简单的几个音阶。管子可以吹奏所有的音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1987年秋冬。黄翔鹏先生和萧兴华教授。得知贾湖骨笛可以演奏后。组织了几位国内顶尖音乐专家来到河南。开始了对贾湖骨笛的音质研究。他们在保存完整的几支骨笛中。选出一件保存最完整的七孔骨笛进行演奏。音乐家们用这种骨笛演奏河北民歌《小白菜》。
一只距今接近8000年的骨笛。竟然还可以演奏出动听的民歌。这件事一下子就震惊了中外的音乐界。为什么世界各国的音乐家和考古学家会如此震撼?
因为古代音乐考古史是相对冷门。在当时中国考古找到最早的。也就是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笛。可是陶笛只能奏音阶不多。贾湖骨笛却能演奏七个音阶。可见。贾湖骨笛比西安半坡陶笛要更先进。
同时在西方音乐考古史上。欧洲宣称考古发现了三万年前的穿孔骨。可是按照音乐的分类。因为只能发出音。不能演奏音列。所以不算是乐器。而贾湖骨笛在年份和音阶上。早于美索不达米亚出土的古笛。甚至比号称古埃及的笛子。都要早上了2000多年,后别世界考古界。和音乐界。不得不公认为。世界笛子的鼻祖。也是至今世界出土时间最早、保存最好。数量最大。至今依然能够演奏的乐器。
并且在后来的研究中。众多专家还有人惊人的发现。原来当时的骨笛的制作者。竟然还掌握了纠正声音本领!在其中的一根骨笛中。就不但出现了七个完整的演奏孔。甚至还有三个地方。是打算开口的痕迹。在旁边还有一个小孔。应该是制作过程中留下的。鉴定后。考古学家推测应该是校准用途。用了调整过和判断声音的校正。
这让专家非常疑惑?几千年前的人们。在没有任何调音器材。怎么能做出如此准确音阶的骨笛呢?他们掌握了什么技术或者仪器?
在众多出土的骨笛中。其中四根骨笛。画上了计算开口距离的尺度。由此可见。但是人们已经掌握了。管子开口的距离。并且在笛子制作完成后。还用其他的的方法来调整单个孔的音差。这种的笛子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完全和现在民族管乐器的制作方法是一脉相承。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高水平的音乐知识。
那么贾湖遗址是怎么掌握这门知识的。现在对于考古专家来说依然是个迷。特别是骨笛制作的材质。可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腐朽。中外的考古专家都觉得扑朔迷离。令人惊叹!
那么这支骨笛。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呢?
为了鉴定骨笛的性质。专家经过了专业的仪器。找来了对这方面的专家。通过骨笛两端。确认了是丹顶鹤的尺骨。在生产过程中锯断两端再经过精心的加工而成。经鉴定。贾湖骨笛的位置是在。丹顶鹤鸟翼前臂的一部分。专家也说。在中国古代。哪怕是现在。依然保留有利用用鸟尺骨做笛子的传统制作方法。
那么为什么选用的是丹顶鹤?
经过考古专家和一种动物学家的推断。当时这一带存因为环境适合。是但丹顶鹤的栖息地。或许是人们在狩猎的时候。发现了丹顶鹤的骨骼外坚中空。偶然的机会贾湖先民。发现了它是骨笛的绝佳制作材质。
并且在中国古代。古人将丹顶鹤描绘为。传统吉祥的飞禽。并且还出现在各种图案和图腾中。古代对丹顶鹤的描述还有“鹤骨为笛。其声清越”。元诗中也有一首《鹤骨笛》。里面提到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古人在数千年来。对丹顶鹤的赞誉。恰好和贾湖遗址的先民使用骨笛一致。它们使人们对遥远的古代笛声产生了一种向往。在当时的蓝天白云下骨笛音乐。到底有多动听。又是吹奏什么样的曲子呢?
那么骨笛出土的有何重大意义?改变了什么?
骨笛的发现能够震撼中外的音乐界。其意义可不仅限于对音乐史。还改写人类重要文明史。将人类的音乐历史推进2000多年。而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摆脱生存困境后的精神需要。它的直接表现就是对“礼乐”的尊重。
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突出特点是就是重视礼乐制度。同时不断地成熟和完善礼乐文化。贾湖骨笛的发现。用实物证明了中国先民已经在八千多年前。就对“礼乐”进行了探索和开启。意义重大在于也证明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相比其他三大文明古国。或者西方西考古发现的其他文明。骨笛给中国文文化有添加了重要的砝码。
但是这些骨笛。至今还留下的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多年来。考古学家和音乐界对贾湖骨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专家们仍然提出了许多惊人的谜团
1.贾湖古堤遗址距今9000年。属新石器时代。骨笛上的还找到了1毫米的小孔。当时在石器时代。古人用什么样的工具加工制作的?
2.几千年前中华先民。是如何掌握高超的音乐知识水平?先民们。是如何掌握鹤类的肢骨。并且在不规则管子上。找到准确的音高排列。贾湖人通过生何种办法计算位置。现在都是专家们研究课题
3.有如此高度文明的贾湖人。为什么要迁徙?
小结:
贾湖骨笛对于中华文明不只是简单的一种乐器。他是被国内和国外专家们公认为世界最早的吹奏乐器。经过实验表明。贾湖骨笛能演奏传统的五声和七声调式音乐。能演奏变调丰富的少数民族外国音乐。它的发掘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个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发现堪称中国古代音乐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音乐文明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更是中国考古史上的最伟大奇迹之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690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专家,笛子,铭文,编钟,音乐,这是,丹顶鹤,乐器,遗址,的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曾出土过哪些让人震惊的文物?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一、1988年。洛阳一处工地上。有人突然惊呼:“外星人!”众人连忙围上去观看。:“长了翅膀。还抱着信号器?从哪个星球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