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终于有人问这个很深刻的问题了。
芮小丹去德国办事。丁元英在电话中反复叮嘱她一定要绕道去耶路撒冷。去看、去听、去感悟。
这个桥段看起来和整个故事没有什么关联。但其实这段和小说的主题精神相通。
一
耶路撒冷到底有什么?
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圣城。
宗教的聚集地不缺少信众。他们都相信自己的主能够拯救自己。为此深信不疑。信众们将自己最虔诚的一面。最虔诚的愿望、理想。都像主一一诉说。将自己的罪恶真诚忏悔。
他们相信心诚则灵。
照理说。耶路撒冷会是一个幸福的城市。然而。真实的耶路撒冷。却是另一番模样。政治的、种族的、文化的、宗教的冲突聚集于此。人们在不稳定地区的生活十分痛苦。
于是。那里有一道哭墙。
小说中丁元英问芮小丹: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芮小丹回答道:哭。
人们将自己真诚的信仰。托付于虚空的存在。而不太相信自身的能量。我们期望救世主存在。然而现实是救世主却迟迟不来。
你所信的主。未必能拯救你。
是主不救你吗?不是。是人们没深识信仰的真谛——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能救你的只是自己。
认识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才立的起来。
二
小说中还讨论过一个“不可思议”的话题。
当芮小丹说不可思议的时候。丁元英笑了。说道:你那是不可思议吗?你那是不懂。
什么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是不用去思议。不能去思议。一思一议就错了。
这里引出的一个概念是自性。
自性本来。它决定了你最适合做哪件事。最适合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你就应该去做某件事。你就应该是这个人。
有自性才有自觉。有自觉才可能觉他。
芮小丹是一个自性的人。她有自觉。但缺乏觉他的能力。
这与丁元英恰恰相反。丁元英很痛苦。他有自觉的条件和能力。但自身又很难做到。不过。他对人生、社会洞彻太深刻了。有觉他的本事。诸君在看小说或电视剧的时候。是不是老觉着丁元英说的话耐人寻味。对我们有很多启发。
所以。丁元英也希望芮小丹能够觉他。
耶路撒冷这个地方。是适合启迪智慧、自觉觉他的。
最激烈的冲突和最脆弱的生命。最虔诚的信仰和最无助的人们。有限的时空聚集着如此多的能量。这种高密度的精神冲击。恰如禅宗的棒喝截流。让人幡然醒悟。
到了耶路撒冷才更容易明白。什么是“遥远的救世主”。
我是左山堂。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讨论。
其他观点:
因为。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切题。
①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圣地。真主、上帝和耶稣都在了。但是依然无法带来拯救。
芮小丹和丁元英讨论的就是关于文化属性的问题。丁元英秉承的观点。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不是由于你虔诚。你就会被得救。而且可能由于这种虔诚带来信仰上的冲突。反而陷入更大的苦难。
丁元英在小说中就评价:
两次世界大战不过打了十年。而在本世纪巴以冲突就打了50年。什么样的民族能承受这样的苦难?可上帝和真主都没能拯救他们。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地方能像这里让人明白这个真理真相。
这个其实还是非常沉重的话题。在改编的《天道》中。这个部分也被删减掉了。
②而且这个情节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丁元英和芮小丹讨论的自觉和觉他。
简单理解。自觉。就是一个人可能并不知道什么道理。但是在行为中时刻遵守着这个道理。
觉他。就是一个人则知道很多道理。但是都没体现在行为上。
这个引申出为什么丁元英这么怕女人的人。会如此欣赏芮小丹。因为芮小丹的境界是在自觉上。虽然并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是在行为和决策上已经体现出这种道理。
总结一下:耶路撒冷这个地方。主最多。但是并没有带来繁荣昌盛。反而是无尽的苦难。切合了书中的主题。另外一点就是引申出了芮小丹的境界问题。就是自觉。让丁元英欣赏。两个人的感情线才能说得通。
其他观点:
是为了让芮小丹在混合着眼泪和鲜血的人间惨剧面前开悟人生的。丁元英是从真理真相、成为更可能的自己和增长见识三个维度对芮小丹的思想展开攻势的:
没有什么比现实更能教育人了。也就是丁元英用耶路撒冷现身说法。让芮小丹亲眼目睹耶路撒冷这个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地方。虽有上帝耶和华、耶稣基督和真主安拉聚集在此。但他们却没有让这块土地上的人免受战争的灾难。
由此推彼王庙村。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也就是救王庙村的人。不是他丁元英。只能是王庙村自己救自己。芸芸众生亦是。
而他也不是那个能普度众生之人。自己没有那么牛掰。比如叶晓明、冯世杰和刘冰。他只能从这三个人的技能出发。攥一个事。让他们去做。但他却无法普度并拯救他们的灵魂。他们的各自终局只能由事物规律而定。
所以。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亦没有普度众生之人。自己才是自己的命运摆渡者。这就是真理真相。
二、按照自身条件。成为更可能的自己
“不是我希望你成为哪种人。而是你本该成为哪种人。”这是丁元英在耶路撒冷对芮小丹的职业启蒙。
意思是让你在耶路撒冷觉知世上没有救世主之后。你还要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比如戏剧创作。让众生也去明白这个真理真相。
而通过此。芮小丹又顺理成章有了一个比起当律师更接近她禀赋的谋生手段。一举两得。
也就是从自身条件上。成为更接近自己的那种人。后来。芮小丹开悟创作天眼。可能跟此次点拨不无关系。
其实。现实中的大多数。很难有机会得到高手这样的点拨。但仍可学芮小丹先谋生、再谋爱好的方式。积累人生经验。为更可能的自己创造条件。
三、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做好信息储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被公认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途径。亦是信息储备的法门。
此次耶路撒冷之行。芮小丹不但亲眼目睹了人类的苦难。还见识了生命的脆弱。以及他们又是如何在哭墙面前。将自己的快乐与悲欢寄托于神。而又无法得救的。
对于信息储备。想来。我们不管是早年读的书、行的路。见的人和遇的事。当时可能并没明白。但这些东西早已不知不觉间存储到了我们的大脑硬盘中。日后一旦触发。便会脱口而出。
比如上学时那些在书本中躺着离我们很遥远的落井下石。某一天它便会在职场中与你鲜活的重逢与了然。再如你看到春天水面上的柳絮。你根本就不用思考。周邦彦的“拂水飘绵送行色”便会一遍又一遍涌到你的唇边。
小说和剧中的布道者丁元英深知。他对芮小丹灌输的所有理念。理解和接受起来肯定需要一个漫长过程。
所以。他说:“很多东西不必当下明白。信息储备也只是有用的一个条件。”
正如那些年我们见过的人。走过的桥。看过的世界。望过的云。都会储存在生命里。变成我们理解并看待世界的方式。
综上。一趟耶路撒冷。可谓信息量爆棚。在那样一个集美丽、鲜血与眼泪的地方。芮小丹更易觉知真理真相。从而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去启迪更多的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704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耶路撒冷,自己的,的人,救世主,自觉,自性,虔诚,有什么,犹太教,真理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为什么那么坚持让芮小丹一定要去耶路撒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终于有人问这个很深刻的问题了。芮小丹去德国办事。丁元英在电话中反复叮嘱她一定要绕道去耶路撒冷。去看、去听、去感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