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清照是婉约派诗人写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却是豪放的?
原创

为什么李清照是婉约派诗人写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却是豪放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李清照的《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到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这首词通过记梦展开丰富的想象。抒发自已要求摆脱现实的苦闷和追寻美好理想的心情:"天接云涛"两句写天天空拂晓的景象。云雾迷茫。晓色朦胧。星河欲转。千帆飞舞。展现了一种似梦似幻富于浪漫的意境。作者在梦中来到了天帝的处所。天帝对她热情而关切。询问她打算回到那里去。这正是对自己南渡以后漂泊生涯的写照。当然一位國破家亡的女词人又能有什么理想和归宿呢?所以她只能回答道:我徒然有能够写出惊人诗句的才华。可叹的是生活道路漫长寂寞。又何况己是日暮時光了。她的回答既深刻地反映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无可奈何的感慨。也表现了她对自己才能的自负。然而。作者不愿意听从命运的摆布。因而结尾三句她幻想能象鹏鸟那样展翅飞翔。希望风不停地吹。把她的轻舟一直送到神山上去。表现了她渴求美好理想的强烈感情。这首词上下两片一气呵成。过片处联系紧密。不着痕迹。显得生动活泼。气势流畅。

李清照的词。以婉约为主。南渡以后更多愁苦之作。这首词却能运用丰富的想象展示出一种奇特的境界感情豪迈俊爽。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确是别开生面的豪放派诗作。

其他观点:

谢谢提问。现在奉上我的一知半解。

为什么李清照是婉约派诗人写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却是豪放的?

对于李清照大部分诗词词风都是婉约。美。凄美。但是还是会写出一二首其他风格的诗词。这也是正常的。

出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想要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豪放李清照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百度百科

如今这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也是出自李清照之手。写这首诗是什么背景呢?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

离开生活很久的地方。去南方的路上。在船上看到景象。让诗人心胸开阔。更加令诗人心中有了是一种气势磅礴的心情。

诗词一定是基于诗人所处的环境。在那个环境中的诗人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喜悲。

其他观点:

问题:为什么李清照是婉约派诗人写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却是豪放的?

前言

婉约词是词家的本色。即使是豪放词派的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人。也一样有婉约词作品。

作为婉约词的词人。当然也偶尔写出有豪放之风的词作。

所以李清照写出这种豪放词并不奇怪。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一、李清照的豪放之风

对于宋朝人来说。一般都不太瞧得起填词。因此称之为“诗余”。诗用来言志。词是文人闲的没事时用来解闷的一种形式。

词。最早是伶工歌女演唱的歌词。诗虽然一开始也是演唱的诗歌。但是诗在科举中是考试的一种文体。比起词来。要正式得多。

李清照的豪放词的确不多。因为她的词学理论中。不支持以诗为词。甚至还笑话苏轼等人的词。是“句读不葺之诗”:

至晏元献 、欧阳永叔 、苏子瞻 。学际天人 。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 。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李清照《词论》)

但是李清照不写。并不代表她写不出来。我们看看她的诗就知道。李清照把豪放之风都写入了诗里。例如《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大宋溃败之时。她还写诗言志。讥讽当时的无能之辈:

南度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

二、其他婉约词人的豪放之词

其实在宋朝。根本没有什么婉约派和豪放派。这两种派别是明朝人的区别。

另外。诗人填词和作诗常常是两幅面孔。作诗如士大夫正襟危坐。填词如风流轻浮的才子佳人。所有的婉约词人。其实都能写出豪放之作。

除了李清照。我们能看到其他著名的婉约词人。也有豪放之作。例如柳永的《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这首词虽然也写羁旅之情。但是上阕颇有盛唐之风。深得豪放派词人苏轼的赞赏。

婉约词中的贺铸。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青玉案》闻名。不过他也有著名的豪放之作。如这首《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闲呼 一作:间呼)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三、豪放派词人的婉约之词

同样。豪放词人也有婉约的词作。实际上。有些豪放派词人的婉约词多于他的豪放词。

我们看一首苏轼的《蝶恋花》 :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大诗人陆游有一首风情之作。被认为放入花间词中难分彼此:

霁景风软。烟江春涨。小阁无人。绣帘半上。花外姊妹相呼。约樗蒲。修蛾忘了当时样。细思一饷。感事添惆怅。胸酥臂玉消减。拟觅双鱼。倩传书。《月照梨花》

辛弃疾也有《汉宫春 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结束语

唐宋词随着时间的流逝。原先的乐谱渐渐失传。 明朝张綖(1487-1543)是第一个写词谱的人。张綖在《诗馀图谱·凡例》中第一次提出了词分婉约、豪放二体:

按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其实。对于词人来说并没有婉约和豪放的概念。一般来说。文人作诗时。大多豪放。填词时。大多婉约。

豪放词早在五代时就有。在苏轼开始以诗为词以后。对于文坛影响很深。词也有了言志的现象。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豪放词。

但并不是说。婉约词人写不了豪放词。豪放词人写不了婉约词。只是风格不同。对于词的理解不同。例如李清照。她认为词“别是一家”。大多数词人以婉约为正宗。

@老街味道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57:29

    豪放,婉约,词人,李清照,云涛,之作,诗人,也有,天帝,苏轼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57:2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李清照是婉约派诗人写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却是豪放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57:29

    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到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