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奥斯曼土耳其为何宁可在中欧与哈布斯堡死磕,也不直接利用海上优势进攻西欧?
原创

历史上,奥斯曼土耳其为何宁可在中欧与哈布斯堡死磕,也不直接利用海上优势进攻西欧?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奥斯曼帝国的进攻维也纳一共打了两次。一次是在1529年。另一次是在1683年。这两次战争失败可以说是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在1529年的时候。奥斯曼帝国在东地中海有优势。但远没有可以自大到能压西欧的地步。西班牙的伟大舰队。以及后来的无敌舰队可不是吃素的。只不过人家要防着法国人。还要照看庞大的殖民帝国。

所以奥斯曼可以借助查理五世对东地中海不感兴趣。更希望与奥斯曼保持和平以腾出手来对付法国。可以借助热那亚和威尼斯的矛盾。称霸东地中海。但是不可能再过去了。在查理五世死后。他帝国一分为二。继承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虽然力量比不过查五爷时期。但是他更热心于地中海利益。所以奥斯曼地中海制海权就无法保证了。

到1683年的维也纳之围。当时奥地利刚经历惨烈的“德意志三十年战争”。德意志范围内男性人口减半。相当虚弱。而奥斯曼也是在法国的怂恿和支持下发动战争。其主要对手就是奥地利。走陆路进攻维也纳是最近路线。走海上想要打谁?更别说西欧的法国、西班牙、荷兰、英国哪个海军实力不是在奥斯曼之上?


其他观点:

奥斯曼土耳其并没有什么“海上优势”。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庞大、多民族的国家。除了君士坦丁堡和安卡拉一带的核心地域外。其它辽阔的疆域都是通过任命“副王”实行间接的委托治理。甚至本土军队中的一部分精锐。也是雇佣外族建立的(如马木留克兵和“奥斯曼新军”等都是)。

奥斯曼本族人并不太擅长海战。其本土海军主要是雇佣被征服的希腊人等善于航海民族组成。成分复杂。装备的主力是适合黑海和土耳其近海作战的桨帆战舰。在特定战场可以依托火炮数量多和“希腊火”等特殊武器取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最终很快落伍。并且屡屡惨败给本身只能算战五渣的沙俄海军)。但一旦远征西欧。就绝非已实现主力战舰帆船化、战列舰化的西班牙等国敌手。

和基督教联军间的奥班托海战。土耳其舰队以桨帆战舰为主。不适合远征西欧

不仅如此。当时在土耳其和西欧之间。还横亘着和西欧诸国“沾亲带故”的意大利诸国和地中海诸岛国。这其中威尼斯、热那亚、两西西里等都是海军强国。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和这些国家缠斗也只是胜负相当。而舰队航海性能更好的西班牙等西欧诸国海军又往往适时赶来助战。从而挡住奥斯曼的势力。因此在海上土耳其的扩张始终难越亚得里亚海一线。

锡诺普海战。土耳其舰队几乎被向来号称“欧洲海军战五渣”的沙俄黑海舰队打得全军覆没

名声很响的海雷丁家族(巴巴罗萨海盗)的确拥有很强大的武力。也曾多次洗劫伊比利亚和西欧沿海。但这些海盗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大本营在北非的阿尔及尔一带。满足于劫掠自肥和割地称雄。属于“听调不听宣”的角色。可以在战略层面呼应、配合奥斯曼主力的行动。但指望他们为土耳其人火中取栗只能是痴心妄想。事实上在大多数时候。巴巴罗萨海盗在阿尔及尔一带形同独立王国。只是顶着个奥斯曼的封号自抬身价而已。退一万步说。即便巴巴罗萨海盗愿意帮奥斯曼苏丹打头阵。做惯了海盗的他们也只擅长烧杀掳掠。让他们攻城略地实在是赶鸭子上架。

巴巴罗萨.海雷丁。这个海盗头子顶着奥斯曼土耳其封的“帕夏”(海军司令)头衔。实际上是个“听调不听宣”的土霸王

其他观点:

奥斯曼土耳其进攻西欧比较讨巧。爱耍下聪明。比如他们进攻欧洲腹地喜欢利用对方四分五裂的政局。以少量配备热兵器的新军或骑兵突然袭击。迫使对方就范。这种打法在陆地上好用。在海上就不行了。

因为同一时期西欧基督教王国也在开辟新航线。自己的海军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奥斯曼人仅仅满足于利用收买地中海的海盗来攻击落单的敌方水军。所以这种方式就像挠痒痒一样。只能暂时性削弱对方的声势。一旦硬碰硬。无组织无纪律的海盗在敌方集团冲锋下只会土崩瓦解。所以勒班陀海战吃了大亏。奥斯曼土耳其海军从此一蹶不振。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01:01

    奥斯曼,西欧,土耳其,地中海,海军,海盗,帝国,舰队,西班牙,维也纳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01:01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奥斯曼土耳其为何宁可在中欧与哈布斯堡死磕,也不直接利用海上优势进攻西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01:01

    奥斯曼帝国的进攻维也纳一共打了两次。一次是在1529年。另一次是在1683年。这两次战争失败可以说是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