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邀。
莎士比亚那么多的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传播度我不敢说第一(毕竟还有哈姆莱特)。但至少也是第二的位置上稳稳地坐着。但在我看来。《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莎剧的综合排名中是很难排到前五的。可能是因为它的剧情太像现在的“肥皂剧始祖”了吧……
我的评价会分成如下几个方面:
1、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永恒不变的爱情主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所以能那么红。红上几个世纪。浪漫主义一定是一个大功臣。人类几千年过去了。爱情婚姻永远还是文学中的“第一生产力”。花前月下。小两口打情骂俏、生死相许。随便发一波狗粮啥的。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换言之。浪漫主义的爱是莎士比亚最讨喜的题材。甚至没有之一。而在《罗与朱》中。莎士比亚将这种浪漫主义发挥到了骨子里。呈现出一种无可救药的疯狂。
而这种疯狂的源头是诗情画意的氛围。除了最后一幕在墓地的悲剧。其余所有的场景。无论是人物塑造、景物描写还是情节推动。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罗密欧第一次见到朱丽叶。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童话世界飘飘欲仙的公主。而罗密欧漂亮的身形。使其犹如民间故事中神秘而潇洒的白马王子(不愧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啊……)
幽静的花园。披着黑纱的夜色。朦胧的月光。低语的微风。还有那散发着花香的气息。恋人们用诗一样的语言倾吐着内心深处的感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
2、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
莎士比亚是个特别善于运用细腻的手法。通过人物的抒情独白。表现人物内心喜悦和哀愁、思想的矛盾和斗争(这一点哈姆雷特发挥到了极致)。其中。朱丽叶在月夜下的窗口对罗密欧那深沉爱情的抒发。以及为了逃婚而吞食安眠药的复杂心情。一个感情真挚、心思单纯又带有几分稚气的少女心理活动跃然纸上。
当然除此以外。莎士比亚还很好地融入了他富有青春气息的抒情语言、奇思妙想的华丽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哲学语言。充分反映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3、人文主义的赞歌
《罗与朱》作为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之一。展现了真挚的爱情和扼杀爱情的封建道德与家族仇恨之间的冲突。歌颂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这种为了爱情而放下家仇与世俗的眼光的疯狂作法。是一种人文主义情怀的大爆发。它关注的不再是一个家族。不再是一个群体。而是集中到一个人两个人的情感上。莎士比亚将这些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在当时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的时代。是有相当大的冲击力的。但我个人看来。正是因为《罗与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定产物。并且只能依靠爱情主题作为在未来发展并且留存的主要理由。这也导致它无法像《哈姆莱特》《麦克白》等著名悲剧作品一样。给予人超越时代、超越时间甚至超越种族、人类的思考。
其他观点:
其他观点:
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不是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但是通篇都充满悲剧的色彩。读罢。让人忍不住扼腕叹息。宿仇、恩怨、赌气、冲动。这都是些没有人性的魔鬼。人的生命在它们面前一文不值。为了一句空话。为了堵口气。就能刀剑相向。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陨灭。
1、 同住维罗纳的两家名门望族世代为仇。而且愈演愈烈。两家的奴仆在街道相遇。都会做出各种挑衅的举动。仅仅是为了口头上的妄言。斗嘴。就多次格斗。引发整条街上的市民群体械斗。血染长街。愚昧的人们啊。主人尚且没怎么着。首先摇头摆尾。龇牙狂吠的永远是家狗。
2、 罗密欧为了一个不婚的女孩把自己深陷入黑暗的沼泽。不愿意让阳光照进自己的心里。这说明罗密欧并不是一个开朗、稳重、有担待的男人。遇事愿意尊钻牛角尖。不懂得变通。这本身就充满悲剧色彩。
3、 罗密欧与朱丽叶初次见面就对她一见倾心。马上感觉到“以前的恋爱是假非真。今晚才遇见绝世佳人”。看上了仇家的女儿。注定了这场恋爱从开始就埋下了祸根。冲动的男女私自去教堂订了婚。却都没有想到通知自己的父母。如果能够争取父母的同意。是不是后面的悲剧就会避免了呢?毕竟他们都是望门大族。有涵养懂礼数。而不是那种冥顽不化的小市民。
5、 痛失侄子的朱丽叶的父母为了缓解自己和女儿的悲痛。仓促决定在两天内就将女儿出嫁他 人。朱丽叶誓死不从。自古父母逼婚造成了多少爱情悲剧啊。中国经典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成了不朽的爱情丰碑。
6、 在神父的帮助下。朱丽叶诈死。送信的神父却因为意外情况没有将诈死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罗密欧。致使罗密欧因朱丽叶的死悲痛欲绝。不管不顾来到墓地。挖掘出朱丽叶的尸体后毅然喝毒药自杀而亡。这期间还杀死了来墓地祭奠朱丽叶的巴里斯公爵。冲动是魔鬼一点都不假。古时候的西方贵族就是这样冲动好战的吗?生命如同蝼蚁一样不值钱。看着不顺眼就搏斗。一搏斗就死人。
7、 诈死的朱丽叶醒来后看到的是情人饮毒而亡的尸体。痛不欲生。绝不肯苟活。拔出匕首插进自己的胸膛。扑在罗密欧身上死去。忠贞的情人啊。盲从的爱情。这或许正是这场悲剧得以流芳百世的动人之处。爱人之间。不能生相伴。只好死相随。想起诗经里那句著名的“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美好的爱情誓言。
所以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冤冤相报何时了。展颜笑夙愿。一笑泯恩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799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朱丽叶,莎士比亚,罗密欧,爱情,是一个,悲剧,自己的,浪漫主义,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文主义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莎士比亚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邀。莎士比亚那么多的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传播度我不敢说第一(毕竟还有哈姆莱特)。但至少也是第二的位置上稳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