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1941年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的骑兵战术运用的很有成效。第三和第六两个精锐师团的骑兵联队。在追击作战中专门寅夜袭击中国军队的宿营地。连百战之将方先觉将军也大吃苦头。虽然第十军军军长李玉堂下令对瓮江公路严加警戒。鬼子骑兵还是从山间小道偷袭过来。把正在酣睡的预备第10师和190师官兵杀个措手不及。仅预10师牺牲在鬼子马刀之下的就有300多人。损失可谓惨重。
一般来说。在正面抗日战场上日军骑兵是不敢白天向国军精锐部队发起进攻的。因为这些部队机枪火炮数量较多且弹药充足。目标明显的骑兵冲上去就是活靶子。但是在华北敌后战场上。日军骑兵确实是肆虐横行的。因为八路军装备低劣弹药匮乏。很难压制住日骑的快速突击。而一旦骑兵闯入步兵阵地或队形。稍有军事常识的都清楚。那将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亮剑》里孙德胜的骑兵连死死缠住日军骑兵联队。就是拖延他们截杀八路军主力部队的时间。让独立团等突围部队有机会撤进山区。否则一旦被鬼子骑兵拦截在平原上必然伤亡惨重。所以即便付出全连牺牲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在三四十年代。我军的步兵在对等兵力情况下是打不过“马家军”骑兵的。而事实证明马家军也是打不过日军的。这就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差距。
马家军的暂编骑兵第一师(后番号改为骑八师)曾经运赴江淮地区参战。隶属于四省边区总司令汤恩伯节制。他们比较精于马上格斗。所用的马刀环柄宽刃。形同西北军步兵使用的大刀片。在轻骑对砍时并不输于鬼子。但问题是日军拥有重炮、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大量的轻重机枪。这些都是骑兵的克星。骑八师曾经有一次在撤退中留下一个骑兵连200人断后。战至最后纷纷折断马刀。或用断刀自刎。或投水自溺。无一幸存。
所以为了突出“亮剑精神”。剧中的这一桥段并不太真实。首先是日军步兵旅团并没有“骑兵联队”的建制。它只存在于日军师团和骑兵旅团的单位中;其次是日军的骑兵联队不全是乘马骑兵。还装备有轻装甲车中队。九二式和九七式“骑兵装甲车”就是专门为骑兵部队研制的;再者一个鬼子骑兵联队有1400多人。百余人的独立团骑兵连如果与敌人正面交火的话。几乎一个照面就要被淹没了。
不过。真若发生八路军小股骑兵与日军骑兵联队遭遇的情况。鬼子还确实不会全部用火器解决战斗。这一点倒是认同《亮剑》的演绎。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是日军骑兵经过长期专业的训练。以及三八式、四四式骑枪的普遍配备(骑兵联队还有个机枪中队)。而我们八路军的骑兵都是仓促组建的。一般只有战斗骨干才有骑兵专业经验。骑枪和马刀都未必装备齐全。双方的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日军有很强的心理优势。
另外中日双方的骑兵都缺乏速射武器的装备。八路军不用说了。鬼子的三八式、四四式骑枪也无非就是缩短版的“三八大盖”。五发弹仓一会功夫就打光了。在颠簸的马背上补充弹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在初期的交火之后。如果一方弹药耗尽应该会出现马刀对砍的情况。这就如同八路军和日军步兵经常发生白刃战一样。八路军可能是没有子弹了。鬼子难道也缺乏子弹吗?显然不是。那是军事条令和战斗实际的要求。
注意细节。骑兵连并非一开始就与鬼子马刀对砍的。而是经过血战后只剩下几个人时。小战士才报告子弹打光了。孙德胜于是下令扔掉枪支准备白刃格斗。日军6.5毫米的有坂子弹穿透力很强。双方人马混杂一起抡刀的时候。鬼子开枪很可能伤到自己人。既然有强烈的心理优势。而对手已经只剩下寥寥数骑。1000多鬼子完全没有必要再开火了。
日军的骑兵部队数量并不很多。到1940年前后野战师团数量激增。师团属骑兵联队都改为“搜索联队”。大多以轻装甲车和摩托化步兵为主。这一方面说明骑兵是“夕阳兵种”。一方面说明日军的预备役和后备役骑兵不足。因此能够在早期骑兵部队中服役的官兵遴选严格。普遍素质较高。就像《亮剑》里的黑岛联队长是男爵一样(硫磺岛的西竹一中佐也是男爵。奥运会马术金牌获得者)。
素质高的部队其军人荣誉感也较强。远比那些后入伍的预备役垃圾们正规(军纪最差的也是这些)。你说武士道也好。说鬼子装叉也罢。既然小股八路军打光子弹进行“自杀式冲锋”。人多势众的日军骑兵再开火射击就不公平了。
所以在骑兵连全体壮烈牺牲后。黑岛大佐还特别下令厚葬。这是符合日军“欺软尊硬”之传统的。张自忠将军血染沙场后。日军在撤退前也给予下葬。尽管是比较匆忙的简单处理。
其他观点:
你好。我是迷彩派编辑。来回答这个问题
当时的中国战场相对于欧洲和太平洋来说。交战双方的技术档次差得多。但即便如此。骑兵这一昔日优势兵种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夕阳态势。对中国军队来说。以亮剑反扫荡为例。骑兵连快速冲杀。是发挥自身优势。给步兵主力骨干赢得突围时间。否则以当时双方火力差距来看。独立团能够成建制突围的可能性不高。
战斗伊始。骑兵连被日军一个骑兵联队追击包围。如果日军骑兵联队将注意力放在独立团步兵和指挥部上。后果不堪设想。但骑兵连起初并未直接进入白刃战。而是以轻武器精确射击尽可能消灭敌人。日军追击方也是同理。
最后。骑兵连的弹药耗尽。只能选择最原始的马刀白刃战。而日军同样是一支缺乏单兵自动火器且白刃战思维至上的军队。步兵如此。骑兵也一样。纵然日军的战术思维和欧美发达军队有差距。但一次次战斗和发生在波兰的事情也清晰地告诉日军骑兵。属于他们的时代很快就彻底过去了。特别是他们曾极度热衷的骑兵白刃战。所以。深受武士道思想影响的日军骑兵看到对方已无火器抵挡能力。自然不愿意用他们也一样抵制的火器轻松赢得战斗。以一场告别演出一样的白刃战来决战。对日军骑兵自然也是难得战机。试想。如果骑兵连遭遇的是鬼子战车。或者鬼子们集体齐射。那么这种壮烈就彻底变了味。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壮烈决斗。这种壮烈不但属于骑兵连。也属于当时骑兵这个古老军种。日军后来决定厚葬骑兵连烈士。不但是佩服其精神。也必然有惺惺相惜或兔死狐悲同病相怜的因素。一个古老兵种的消亡衰败。不分国家。不分战场实力高低。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其他观点:
你看的是电视剧不是真实的战场!这样子拍出的电视剧更有震撼力。更有观赏性。谢谢邀请!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 创业开实体店,有哪些行业还有机会?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802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骑兵,日军,联队,鬼子,步兵,马刀,白刃战,八路,部队,独立团
没想到大家都对《亮剑》中骑兵连已经被日军包围,为何日军不直接开枪而是白刃格斗徒增伤亡?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1941年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的骑兵战术运用的很有成效。第三和第六两个精锐师团的骑兵联队。在追击作战中专门寅夜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