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在摄影中。为了获得更加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我们通常会使用同类色去打造画面。这样的色彩搭配会让画面的整体感更加强烈。我们通过这一篇文章就来学习一下统一色调的方法。
一、分析图片
首先我们打开原图(1)
这一张图片的色彩构成比较复杂。主要有衣服的蓝色、头发和肤色的橙色、树叶的绿色和黄色。那么我们既然要统一色调。就需要确定一个基准色。然后以这个色彩为中心执行色彩转换。在考虑基准色的时候。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主导色、自然色、逻辑色。
所谓主导色。即一张照片的主导色调。例如一张照片是以红色作为主要色彩构成。那么我们一般而言就会将其他颜色统一到红色。因为这样调整的工作量最小。
所谓自然色。即符合视觉经验的色彩。例如人物的肤色主要以红色和黄色为主。虽然画面以绿色为主导。但是如果将人物肤色也转换为绿色明显就不符合常理。因此基于自然色的考虑。就需要将基准色确定为红色或黄色或二者的混合色。
所谓逻辑色。即从工具角度出发。考虑各种色彩转换的可能性。例如一张照片主要由A、B、C三种色彩构成。而这三种色彩都能作为主导色。这时候就要考虑哪一种色彩转换从工具上更容易实现。如果A、B、C这三种颜色在色相环上的位置是B在中间。那么A和C转换到B的色相变化幅度就小。因此色彩的损失也就更小。最后获得的效果也会更好。反之。如果以A或C作为基准色。那么必然有一种色彩要经历很大的转换幅度。也不利于画质的保持。
综合刚才提到的这三个方面。我决定以人物的肤色也就是橙色作为基准色。
二、调整曝光
一般而言。我们在执行后期调整的时候。都是先调整曝光。然后再调整色彩。我们首先提高阴影值到+65:(2)
一张照片可以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按照色彩把照片划分为红色区域、绿色区域、蓝色区域等。按照高低频把照片划分为纹理和体块等。按照主观意图把照片划分为主体和背景等。
自然而然。我们也可以按照曝光去划分照片的区域。例如把照片划分为最亮的区域、较亮的区域、较暗的区域和最暗的区域。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对照片的精细调整。
在泼辣修图中。对应的就是:
高光——最亮的区域
白色色阶——较亮的区域
黑色色阶——较暗的区域
阴影——最暗的区域
我们可以通过对这四个区域的分区控制。实现全方面的调整。(3)
高光:高光对应的是画面中最亮的部分。例如天空。降低高光值。可以降低天空的亮度。让天空的细节得到更好的呈现。
阴影:阴影对应的是画中最暗的部分。例如地面。提高阴影值。可以提高地面的亮度。让地面的细节得到更好的呈现。
白色色阶:白色色阶对应的是画面中比较亮的部分。它影响的范围一般比高光更大。
黑色色阶:黑色色阶对应的是画面中比较暗的部分。它影响的范围一般比阴影更大。
因此。我们这里提高阴影可以让画面暗部的细节显现出来。
三、色彩基调
曝光调整完后。我们一般会利用色温和色调工具来铺垫画面的色彩基调。橙色属于暖色系。所以我们利用色温工具来打底色彩。我们打开色温工具。提高色温值。为画面加入暖色基调:(4)
利用色温工具。我们可以调整画面的色温。让画面偏暖(黄色)或偏冷(蓝色)。当我们提高色温的数值时。画面就会偏暖(黄色)。当我们降低色温的数值时。画面就会偏冷(蓝色)。
色温本身数值越高越偏向于冷色(蓝色)。为什么我们这里提高色温值反而为画面加入了暖色呢?这就与白平衡相关了。
所谓白平衡。即是指将白色还原为白色的过程。我们知道。如果我们身处一个黄色光源的环境之中。那么这个环境中的白色会被渲染成黄色。由于我们人眼具有“智能色偏修正”的功能。即使我们进入这样一个环境。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适应这个环境的光源色彩。因此有可能感觉不到白色发生了异常。
人可以通过大脑的神奇来纠正这种色偏。但是相机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白平衡的能力来实现纠正色偏的效果了。
我们可以通过为相机设置一个机内色温值来实现白平衡的效果。当机内色温值与外界一致时。相机就能正确的表现白色。例如现在外界色温是4000K。我们将机内色温也设置为4000K时。白色就能被相机还原为白色。如果我们把机内色温值设置为5000K时。这时候画面就会偏暖。这是因为当我们把机内色温值设置为5000K时。机器就认为外界的色温是偏蓝色的。因此需要增加黄色来中和蓝色。以实现还原白色的效果。但是外界实际的色温是4000K。因此这时候画面就会偏暖了。同理。如果外界色温是4000K。当我们把机内色温值设置为3000K时。画面就会偏冷。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调整色温值与色温本身的色彩倾向相反的原因。
四、色彩转换
调整完基调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具体的色彩转换了。我们进入HSL工具。选中绿色。调整绿色的色相。将绿色转换为橙色;选中黄色。调整黄色的色相。将黄色转换为橙色:(5)
色彩具有三个基本属性:色相、饱和度、明度。HSL工具就是用来调整色彩的这三个属性的。简单理解就是:调整色相可以让一种颜色转换为另一种颜色;调整饱和度可以控制一种色彩的鲜艳程度;调整明度可以控制一种颜色的明亮程度。
泼辣修图一共可以调整八种颜色。分别是三原色红色、绿色、蓝色。以及它们的补色青色、洋红色、黄色。还有两种中间色:紫色和橙色。
当我们选中一种颜色之后。我们所有的调整就只会应用于这种颜色。因为我们的基调色是橙色。所以我们需要将画面中的树叶转换为橙色。而树叶的颜色主要由绿色和黄色构成。所以我们这里要调整这两种色彩。
五、色彩微调
色彩转换完成之后。我们再对一些色彩的细节执行微调。我们利用HSL工具选中橙色。降低橙色的饱和度:(6)
执行这一步操作的原因是因为人物的肤色主要是橙色。而人物肤色的饱和度明显有些偏高。所以我们降低橙色的饱和度。使其与整个画面更加和谐。
六、最终微调
最后我们可以再进行一些扫尾工作。例如加上暗角、增进胶片颗粒等等。我们这里再利用眩光工具为画面加入一些光芒感。整个调整就完成了:(7)
这就是统一一张照片色调的简单示例。希望对你的后期调整有所帮助。
其他观点:
大家好!我是西西里小院。摄影师永辉。有关后期调色使图片整体色调一致的技巧。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仅供参考。
第五步。基本匹配。不是精准匹配。需要对图片做一下精细的调整。如曝光。高光等。
对其中一张图片做好色调的调整。复制参数设置后。选择其他图片执行粘贴。就会批量处理。当然。如果需要每张效果达到最后。还需要每一张做细致的调节。
以上是我在修图中使图片整体色调一致的一些技巧。仅供参考。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一期丰富知识面。谢谢!
其他观点:
既然是调整色调。对应就选择调整色调的工具。常见工具有6个:
Camera RAW:
ACR作为一套独立且强大的工具。不得不放在前面。ACR虽然是为RAW格式文件而生。但是对其他的格式文件依然很友好。工具齐全使用起来相对简单。色调统一可以用HSL进行调整。即色相、饱和度、明亮度这三种颜色要素。
色 相
色相决定选择什么颜色。明确主体及色调后。往主体色调移动即可。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单独调整色调时。其他的颜色也会相应改变。这时可以添加蒙版或者先抠图再调色。
曲 线
曲线工具虽然没有上面ACR功能那样集中。但作为调色之王的曲线工具。色调和影调的调整。可以说是为此而存在。可以对画面色阶段单独调整色调和影调。增加与减少都可以。
可选颜色
可选颜色工具对于新手可能不是很友好。因为需要熟悉两个颜色模型。RGB与CMYK。以及相邻色、互补色。但既然是要涉及调色。熟练这两个模型就是基本功。熟悉的情况下。就可以对画面进行局部调整。
色彩平衡
色相平衡的使用需要了解互补色。红色与青色互补、绿色与洋红互补、蓝色与黄色互补。而界面的使用与ACR里的一样。左推右移。一边增另一边自然就减。
通道混合器
通道混合器的使用。也需要熟悉两个颜色模型。RGB与CMYK。以及相邻色、互补色。值得注意一点的是。虽然跟可选颜色工具差不多。但确是相反的。比如输出通道代表的意思就不一样以及界面下的颜色选项。
后记:虽然没有直接进行案例示范。但是用到的工具都已经提到。熟悉每一种工具的用法。调色自然就简单了。需要注意的是“调色不是简单的个工具就可以完成。而是多种工具组合调整出来的。好的作品也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反复总结的经验”
Camera RAW界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816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色温,色彩,画面,工具,色调,橙色,的是,颜色,色相,黄色
没想到大家都对调色技巧,在修图中如何使图片整体色调一致?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在摄影中。为了获得更加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我们通常会使用同类色去打造画面。这样的色彩搭配会让画面的整体感更加强烈。我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