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金融领域比较出名的智库有哪些(包括官方、民办)?
原创

我国经济金融领域比较出名的智库有哪些(包括官方、民办)?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社会科学院 3 、上海社会科学院 4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5 、中共中央党校 6、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7、 中国社会经济决策咨询委员会、 8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9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10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11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12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13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1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15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16 中国社会经济杂志社 、17 中国金融40人论坛 、18 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19 中国国防大学 、20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其他观点:

几年来。不仅多种类型的智库蓬勃发展。智库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智力成果。为服务决策和服务大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高端智库为例。各智库牢牢把握服务中央决策这一中心任务。聚焦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围绕应对经济风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办好G20杭州峰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问题。提供了一大批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图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每年都会推出研究丛书;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生产的全方位系列智库产品影响广泛;中央党校面向全国党校系统开展智库建设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初步摸清全国省级、副省级党校智库建设的成绩和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创新与未来”主题座谈会。与会专家介绍。为提升咨政建言能力。各类型智库都在积极行动。

智库已逐渐由“新词”变成“热词”。智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加快建设新型智库、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日益成为广泛共识。“如今。智库建设赶上了大发展的春天。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一些国际问题和重大外交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承新说。【图片】企业智库也在贡献智慧成果。与会专家介绍。企业智库在收集、处理、分析大数据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在国民网购、出行、快递服务等领域。一些企业研究院的大数据分析已较为成熟。可为政府决策提供帮助。

此外。几年来。智库还积极举办或参与一系列有影响的对外交流活动。有力配合和服务了国家总体外交战略。比如为配合G20杭州峰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牵头在多国举办多场G20智库峰会。【图片】

其他观点:

很多人日常学习和工作中都会用到智库的平台。可能并不理解“智库”的具体含义。智库简而言之就是智囊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等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主要任务是提供咨询、反馈信息、进行诊断、预测未来。是将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的方案。

我国智库分为四类。分别是:党政军智库、社会科学院智库、高校智库、民间智库。上述智库分类里也会融入相关金融智库。

我国经济金融领域比较出名的智库主要有:

1.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商业银行最早的金融智库;

2.中国社会科学院;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4.中国金融论坛;

5.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央确定的国家首批高端智库之一;

6.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

7.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成立;

8.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等高校金融研究院;

9.以金融战略、银行、货币、证券、保险、财富、普惠金融、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等为名的金融研究机构或智库组织;

10.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于2008年4月12日成立。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民办、非营利性金融专业智库平台。旗下包括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

还有很多暂不列举了。另外。中国金融智库网—全球首家中文金融智库。是中国金融智库的官方网站。

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22:14

    金融,研究院,中国,国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金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院,重阳,社会经济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22:14

    没想到大家都对我国经济金融领域比较出名的智库有哪些(包括官方、民办)?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22:14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社会科学院 3 、上海社会科学院 4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5 、中共中央党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