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八佰》。一部命运多舛的电影。终于登上了大银幕。
点映场。两个多小时。我沉浸在剧情当中。说说能想起来的一些片段。有剧透——不过这部电影基本不怕剧透。
一
我们都习惯了在电影正式开始前。看一个个出品公司的logo短片。连动效带声效。《八佰》正片开始前也播放了一个个小短片。但声效明显不是原片的。光线影业和阿里巴巴影业等视觉因素出现。声音却不是原声。
声画不同步。我还以为放映出现了故障。不过很快就听出来了。那是空袭警报的声音。
二
影片一开场。听到的前几句台词是用上海话说的。紧接着是湖北话。这也奠定了整部电影的语言基调。主要角色说的基本都是方言。湖北话、山东话、陕西话、广东话、天津话、上海话、河南话。从欧豪、王千源、李晨、魏晨、杜淳、张译等人的嘴里讲出来。
很多人都知道《八佰》还有一个未公映原版。据说原片中只有欧豪、王千源等少数几个人说方言。这一版的口音则天南地北。方言是增强人物个性的利器。而且更容易让观众感受到。这些抗日官兵都是实实在在的人。背后是各自家乡的父老乡亲。是那些不愿意当亡国奴的黎民百姓。
三
这样一群壮士。这样一部电影。注定是让人哭的。
战士们绑上手榴弹。大声报出自己的姓名家乡。从楼上跳下来与敌人同归于尽。还有那一大段升旗、护旗的惨烈画面。
不过也不乏笑点。张译和姜武扮演的角色。举止都有一点点喜剧色彩。不觉突兀。反而显得真实。
四
片中有一些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子。
比如京剧。军人所在四行仓库的对面是灯红酒绿的租界区。镜头总是闪现京剧戏班唱戏的画面。上演过常胜将军赵云的《长坂坡》。军兵们准备雪夜过桥。戏班老板用力敲出鼓点。为将士们助威。大雪纷飞的楼顶之上。姜武扮演的老铁荒腔走板地唱了一段《定军山》: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
除了京剧。还有皮影。李晨扮演的山东兵会唱皮影戏。依照地图画下一张幕布。一边操纵皮影一边唱起来。声音苍凉。去年《八佰》的定档海报。用的就是皮影戏的画面。
看到这一幕立刻想起《活着》。可能是珠玉在前。而且前者刺刀挑破幕布的镜头过于令人难忘。《八佰》中这一段感染力不足。
五
《八佰》主要是男人的戏。中青年男演员群星灿烂。
实力派方面。王千源、姜武、杜淳、李晨的表演都属上乘。张译也从不让人失望。只是他扮演的人物不像很多角色那样英武。余皑磊也好。黄志忠戏份偏少。
黄晓明的作品我看得不多。过去总感觉他表演有些浮夸。《八佰》中他很靠后才出场。黄晓明说的依然他平时爱秀的山东话。但这一次不觉浮夸。
比较年轻的演员。欧豪和魏晨给人惊喜。俞灏明戏不够精彩。郑恺戏也少。好在慷慨悲壮。李九霄此前扮演角色总是吊儿郎当。这一次在吊儿郎当之上。完成了惨烈的转身。
女演员不多。戏份最多是唐艺昕。她扮演的角色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在乱世中给人希望。姚晨。还有管虎的爱人梁静。在片中出演角色。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刘晓庆。
我没赶上刘晓庆的黄金时代。《芙蓉镇》也是很多年之后才回看的。这些年常在一些作品中看到她的客串演出。在《我就是演员》中也见过她的表演。总感觉以她现在的状态。今后不会再有什么亮眼表现了。而《八佰》给她安排的这个角色非常适合她。从容而彰显风骨。大气又恰到好处。终于让人感觉到那是人物。而不是从来霸气的刘晓庆。
另外。前面提到的戏班老板是老演员马精武扮演的。稳到像定海神针。
六
很多时候在影院看电影。其间总会看两次表。而这回唯有一次看表。已经是电影放映两个多小时之后。全片接近尾声。这么快就结束了吗?
总认为还会有更大的震撼在后面。但是没有等到。李晨扮演的山东兵向大家说一句“来世再见”。带领一众人马迎敌而上。他们的命运如何也没有交代。很快。影片戛然而止。
七
管虎大概很喜欢用动物做隐喻。
上一部《老炮儿》当中。一只困在笼子里的鸵鸟获得自由。奔跑在北京的街道上。魔幻而潇洒。这一次在《八佰》中。是一匹全身雪白的高头大马。它是活在此时此刻的马。也是赵云赵子龙胯下的白龙驹。期待和主人一起。闯入敌营杀它一个七进七出。
八
也许是干预的结果。也许是电影人主动适应。《八佰》整部电影看下来。我看到的不是某个政党在抗日。而是英勇威武的中国人在奋力抗争。保家卫国。
这样的电影。理应被更多观众看到。
点映场开票那天。我第一时间买了一家影院的票。6排8号。昨天到影院进场前工作人员商量着问。您能坐9号座位吗?位置稍微偏一点点。我问原因。他说开票那天按规定影院座位只能安排30%。今天放宽到50%。所以座位也有了调整。我说那是好事儿。我偏一点没关系。
疫情还未完全消散。尽管电影院的复工情况明显向好。但被安排在这样一个档期。《八佰》的票房压力还是相当大的。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在这样一段时期。可看可不看的电影就不去影院看了。
《八佰》。是一部应该去影院看的电影。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八佰》要想票房破20亿。几乎没有可能。原因如下:
一个是现在的年轻人。95后。00后。根本就不知道“淞沪会战”。根本就不知道“四行仓库保卫战”。
我们要承认这么一个现实。那就是历史的终归成为了历史。95后。00后。对于中华民族那段惨痛的记忆。其实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我也是小时候。因为父亲喜欢看战争片。才了解到那段历史。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动漫、游戏如数家珍。让他们去对一段百年前的历史感兴趣。确实挺难的。
所以无论这次《八佰》在网络上怎么宣传。都很难吸引到这一批年轻人进场观看。毕竟不了解。也没有兴趣。
二个是疫情影响。目前电影局对影院有这么两个指标。一个是上座率只准30%。一个是排片率只能达到50%。
其实这两项指标。就间接限制了进电影院的人数。即便是管虎的电影《八佰》拍的再好。也没有用。
人数给你控制死了。场次给你限定死了。别说破20亿了。其实破10亿。都需要花不少时间。
第三个就是观众真的不愿意进电影院了!
在电影院关门的半年多时间里。其实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不去电影院看电影。
一个是疫情并没有结束。二个是不喜欢戴口罩。
反正我是挺不喜欢戴口罩的。所以基本上我都是关在家里。哪里都不去。虽然我也很想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但是目前为止。让我戴着两个小时的口罩。在电影院里不能吃爆米花。不能喝饮料。我真的接受不了。
当然目前。网络上到处都是《八佰》的宣传片。豆瓣的评分也不错。我觉得这部电影卖个七八亿也是可能的。
至于十亿票房。就要看上映多久。二十亿嘛。几乎不可能!
其他观点:
厌倦了滥大街的抗战神剧。不得不说。此时推出的《八佰》。挺用心的一部。救亡精神一旦与记实性述事紧密结合在一起。商业片再拍也是有理的。90多分钟的画面下来。不少观众多为当年四百壮士大义精神所感怀。哭湿口罩者不在其少。
既便疫情原因座位数被严格限制在50%。截止昨日也突破了5000万人的票房。可见爱国情怀实在是至为高尚的情感。无论来自国共任何一方。豆瓣达到8.6的高分。如果是去年以前。突破20亿并非不可想像。
今年大不同。加之影片只是很好看。不得不说。商业元素+技法+名星脸。还是多了些。
如果今天上映的是一部。去年阅兵时百年战旗任何一面的记实。比如38军114师342团的“攻守兼备营”。可歌可泣要比四行仓库的战例。精彩得多。尤其是美国扬言要清除南海我人工设施的当口。如有这样一部电影上映的话。个人觉得突破50亿也轻轻松松。
二次战役奉命坚守嘎日岭和阳站。击碎了土耳其旅的进攻。此营毙伤俘土军700余。缴获无算;三次战役作为尖刀为一举突破汉江多建功勋。歼灭美军400多人;四次战役独守汉江南岸。面对的一水“联合国军”精锐。怎么样呢?坚守七昼夜。独歼680名美军。全营几乎全部壮烈。
这个营的事迹。拍进电影。不需要一丝一寸艺术夸张。可使山河气壮。以为要拍就拍这样的题材。给人以大写的尚武精神写意。管保心管炸烈。看完了电影。从此也铭记住志愿军的无限忠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959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电影,都是,影院,电影院,角色,山东,疫情,戏班,让人,那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八佰定档八月二十一号,疫情影响下能达到预期20亿的票房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八佰》。一部命运多舛的电影。终于登上了大银幕。点映场。两个多小时。我沉浸在剧情当中。说说能想起来的一些片段。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