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梁山的都是报打不平。公平正义民族英雄好汉。而不是黑帮集团。
其他观点:
首先。题主的主观意识也即意识形态就是有问题的。如果你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官府的黑暗和腐败。那么你就不会把敢于反抗和斗争的水浒英雄说成是黑帮了。
水浒梁山上到底是些英雄还是败类。这要看主流。也要看其主张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
梁山上的主要人物也就是核心人物。其实是林冲。林冲的遭遇显然是值得同情的。除非没有同情之心的人才不会无动于衷。为什么说他是核心呢?因为梁山上最早的主人是王伦。王伦是个落第秀才。落草为寇他是实实在在地在为寇的。而且容不下比自己更强的人。也就是说。王伦干的就是土匪行径。而且很满足这样的生活。但林冲不是这样的。林冲的目的是要与官府决裂。扯旗造反的。只是林冲水平有限。既没有成熟的政治理想。也没有一点权术。唯有一腔反抗的热血。所以很容易被别人利用。最后他被晁盖的虚名所迷惑。把王伦火并了。把晁盖推了上去。成为了梁山第二任之主。
晁盖当时的地位就是一位普通的村长。也是个小地主。他是在吴用、公孙胜、刘唐和阮氏兄弟的蛊惑下走向了\"劫取生辰纲″。与官府为敌的道路的。他有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要发大财。但是财富为官府豪强所掌握。他认为可以夺取过来。让自己和一帮兄弟过上潇洒的生活。晁盖也没有什么政治理想。但是他幼稚的财富平均主义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反过来就可以说明。当时的社会制度问题的严重性了)。晁盖的主张虽然幼稚。但毕竟比林冲又略胜一筹。至少可以\"团结″起很多人。一起来对抗官府。如果林冲不给晁盖这个当大哥的机会。晁盖一时半会还会处在林冲之下;所以。林冲推举了晁盖。晁盖才做了梁山之主。产生这个结果的核心力量还是林冲。晁盖和林冲的结合。使晁盖提出了\"杀富济贫、推翻大宋″的政治主张。这个主张显然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是推动社会进步的。
宋江上梁山之后。在政治上与晁盖和林冲产生了分歧。在这个过程中。林冲一直是站在晁盖这一边的。但是。由于宋江\"替天行道″的政治主张更具有迷惑性。所以。林冲在晁盖死后也孤掌难鸣。最后含恨而死。林冲之后的梁山。完全成为了宋江的梁山。梁山则成为了宋江投靠官府的筹码。
诚然。在梁山之中。象林冲、晁盖、鲁智深、武松这样的真正的英雄好汉并不多。但他们是梁山的主流。是梁山之所以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原因。作者为什么对这些真正的好汉着墨最多?其意不言自明的。
其他观点:
梁山有自己的运作模式和潜规则!
规则是任何活动都不可缺少的。规则的存在才保证了活动的运行。当 阅读《水浒传》的时候会发现一些梁山好汉们的游戏潜规则。
潜规则之一:谁能疏财谁就是老大在梁山好汉中。宋江似乎天生就具有“老大”的魅力。在媒体极为不发达的古代。宋江就这么一个小县里的小小押司。竟有这么大的名气。实在是值得思考。也就是因为这个不知救了他多少次的命。比如在流放途中不知死几个死。但一提宋江的威名。没有几个不纳头便拜的。
水泊梁山。什么样的人都有。有时迁、白胜之流的鼠窃狗偷。有关胜、呼延灼这样的朝廷名将。有鲁智深、武松一类的老江湖。还有柴进这种金枝玉叶。个个非同等闲。这些人论本事吴用老谋深算。公孙胜呼风唤雨。其他身怀绝技身手不凡之辈也是要多少有多少。有的人即使本事平平。也照样嚣张跋扈。如“天底下老爷只让两个人”的石将军石勇。总之。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但怪就怪在。他们都服宋江。
为什么服宋江。服就服就在宋江是“及时雨”。兄弟一见面就是金钱送上。或是大碗酒大块肉撮上一顿。十两银子就让李逵死心塌地地为“大哥”卖命。在柴进庄园的短短几天。就感动得武松热泪盈眶。同样是很能疏财的柴进。似乎永远赶不上宋江的威名。关键是柴进疏财的力度难望宋江的项背。宋江和武松在柴进家相逢就很能说明问题:那汉道:“‘客官’!‘客官’!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却待要打宋江。那庄客撇了灯笼。便向前来劝。正劝不开。只见两三碗灯笼飞也似来。柴大官人亲赶到说:“我接不着押司。如何却在这里闹?” 那庄客便把跐了火锨的事说一遍。柴进笑道:“大汉你不认得这位奢遮(奢遮:了不起。出色)的押司么?”那汉道:“奢遮。奢遮!他敢比不得郓城宋押司少些儿!”柴进大笑道:“大汉。你认得宋押司不?”那汉道:“我虽不曾认的。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且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柴进问道:“如何见的他是天下闻名的好汉?”那汉道:“却才说不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去投奔他。”
武松是个典型的好汉。说话是胡同里赶小猪——直来直去。柴进是仗义疏财的好汉。可是和宋江一比就是大巫见小巫了——有头无尾。有始无终。所以柴进和宋江比。就不会成为老大。谁能疏财谁就是老大的潜规则反映了人对金钱的渴望。北宋时期是一个商业极为发达的时期。人们豪不避讳对金钱的贪欲。
潜规则之二:谁在心狠手辣谁的威名就大。这个规则在李逵身上体现最为明显。若论武艺恐怕李逵根本不入流。很少见到李逵和什么人大战几十合。因为李逵不玩那个。李逵确实会一点武艺。戴宗介绍说李逵“用板斧。也会拳棍。”。可见虽然会。但是武艺不精。板斧往往是古代小说中“粗人”所为。如程咬金、牛皋。武艺往往也不高。李逵的武艺不精。发起疯来什么也不顾。也根本就没什么招数。全凭非人的野蛮和搏命的力量。板斧排头乱砍。也正是他的心狠手辣才在江湖上有威名。寿张县的人哄孩子都说:别哭了。黑旋风李逵来了!李逵杀人只图杀得手顺。杀得快活。一味地砍杀。“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杀死的多是“看客”。
李逵杀人形同儿戏。为赚朱仝上山。砍死年方四岁的小衙内。内心无一丝愧悔。明人余象斗对此有评语:“李逵铁心。鹤泪猿悲。”李逵不仅仅是滥杀无辜。而是杀人成性。将杀人作为“快活”。不杀人就会难受。三打祝家庄前他说自己已“闲了多时。不曾杀得一人”。73回李逵为狄太公家“捉鬼”。将他女儿及其情夫都砍杀。竟然是因为“吃得饱。正没消食处”。将两个尸体“乱剁了一阵”。“剁做十来段”!狄太公、太婆得知自己的独生女儿被杀害。非常伤心。李逵还迫使他们治酒食相谢。就这么一个武艺粗疏。却在梁山好汉中名列二十二。除他是宋江的心腹之外。恐怕和他的心狠手辣有很大关系。
潜规则之三:谁最仗义谁就是大哥。义是《水浒》中飘扬的大旗之一。也是绿林好汉的“道”之一。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了朋友。即便是两肋插刀也在所不惜。梁山泊主晁盖。作为老大。为人重义。尤其是对宋江。江州劫法场之役。晁盖亲自带队。梁山泊头领几乎倾巢出动。远征江州。真是不惜血本;宋江上山后。回郓城迎取老父。晁盖先派戴宗下山打探。再亲自带六个头领来接应。闻听宋江有危险。便教戴宗上山传令。只留下吴用等几个头领守山。其余共三十余个头领。既包括花荣、秦明这样的军官。也包括萧让、金大坚这种其实并不以武技见长的书生型的好汉。都全部出动。再一次不惜血本来迎宋江。这份义气。真是无可挑剔。
更能说明晁盖仗义的是救白胜。若拿后世武侠小说的标准。白胜做好汉。根本不合格。即便今天看来。白胜如此作为实在是有点辱没好汉的名声。公人从白胜家中搜出赃物。白胜吓得“面如土色”。被拿后。终于熬不过拷打。招认了曾伙同晁盖打劫。在义气上。不能说没有欠缺。但晁盖并不计较。做了梁山寨主。却还惦着当初合伙做事的这个小角色:“白胜陷在济州大牢里。我们必须要去救他出来。”“必须”二字看出晁盖义气之重。或许就是因为如此。“七星聚义”就把晁盖奉为大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984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梁山,李逵,林冲,好汉,官府,武艺,是个,他是,的人,潜规则
没想到大家都对细读《水浒传》,水泊梁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黑帮集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梁山的都是报打不平。公平正义民族英雄好汉。而不是黑帮集团。其他观点:首先。题主的主观意识也即意识形态就是有问题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