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摄政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创

清朝的摄政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好文

热门回答:

摄政王是皇族充当皇权势力的一种主要形式。摄政王主要在于。将皇位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而不是还政于上一代皇帝所指定的继承人。清朝皇帝溥仪就是父亲醇亲王载沣为儿子摄政的。载沣于宣统年间任监国摄政王。1909_1912年清王朝的实际上的统治者。辛亥革命暴发后。被辞去摄政王职。以醇亲王的名义闭门家居。

其他观点:

八旗兵1644年入关之后。顺治帝福临尚年幼无知。当时权力很大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推举了皇太极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为摄政王。开启了摄政王这一特殊模式。多尔衮是溥仪的叔叔。当然。多尔衮坐大威胁到了皇权。后世评价也不太好。

历史图文志。原创通俗历史。专注科普文化。

其他观点:

什么是摄政王?为什么会出现摄政王这样一个职务?

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皇权专制社会中。国家是属于私人的。现代国家概念在中国是近代才形成的。以前的国家是皇帝的国家。不是人民的国家。

国家是私人的。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也就只能由皇帝的儿子或其它至亲才能担任。一般情况下是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常说的太子。

但有一个情况。就是如果皇帝的命不好。年轻就死了。接班的儿子可能就是一个小屁孩。根本没有办法处理国政。国家权力又不能交到外人的手上。那么找一个人来监国摄政是非常有必要的事了。这个人一般就是批摄政王。

清朝的历史上有两位摄政王。一个是多尔衮。另一个就是载沣。

1643年。皇太极可能是吃肉吃的太多了。因为中风去世了。

当时的满清还是部落制度。具体的说就是八旗制度。还有一个八王议政制度。也就是说满族内部的大事。要由各旗的领主和元老们来共同商议决定。类似于贵族民主制度。这些大事就包括最高领导人的选举问题。

后来多尔衮和豪格并没有停止争斗。豪格很快被打败。并且退出了满清的中央政府领导班子。

这时清政府已进入北京城。福临还是个小孩子。没有办法处理国家大事。当时的形势也非常复杂。南明有几个政权都是反清。清政府在关内的统治并不巩固。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这个人就是多尔衮。

多尔衮先做了摄政王。后来更是被封为皇父摄政王。一时权倾朝野。风头无二。

当清政府快要倒台的时候。又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光绪皇帝在慈禧临死前。被慈禧害死。经过清政府皇族内部的商议。让光绪的亲弟弟载沣的儿子过继给光绪。来接替清政府的皇位。

这个小孩就是后来的溥仪皇帝。这时候还在吃奶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处理国政。这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同样需要一个强人站出来代行国政。

应该说载沣还是比较有才能的一个人。但是处在那个大变局的年代。他站在满清的立场上。已经逆潮流而动。最后只能被社会淘汰。

最后在武昌起义的压力下。载沣在与袁世凯的斗争中失败。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开始走进了公天下和民主共和的时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长空夕醉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42:28

    摄政王,国政,皇帝,多尔衮,光绪,清政府,国家,皇权,儿子,亲王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42:28

    没想到大家都对清朝的摄政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42:28

    摄政王是皇族充当皇权势力的一种主要形式。摄政王主要在于。将皇位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而不是还政于上一代皇帝所指定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