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高中,想创业怎么办?
原创

孩子不想上高中,想创业怎么办?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有想法。有冲劲。但是也往往过于单纯。不能对事物有充分的把握。造成一些冲动的代价。

首先。父母要认真分析孩子的想法。挖掘背后的真正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必须要明确。孩子是因为不想上高中而拿创业当借口。还是真的深思熟虑要创业而不想上高中。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厌学。并不知道不上学能干啥;后者是有目标、规划。不上学只是想尽快实现自己的想法。

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初中毕业就没有上高中。但是他有自己清晰的目标。有可以继续做下去的事业;比尔盖茨哈佛大学没念完就退学创业了。也是因为他有清晰的创业目标。不想再耽误下去。

其次。父母在和孩子的交流上。不能简单粗暴。最好是顺势而为。攻心为上。

毛头孩子不好交流啊。一般都是认死理。不拉理。教育起来颇多无奈。

孩子有想法。说明长大了。也是好事;想法不正确。要做思想工作。简单粗暴不可取。因为貌似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是在孩子那里却可能成为心中的疙瘩。长久不能解决。最终会酿成更坏的恶果。我们得学习诸葛亮七擒孟获。七擒七纵。无非是攻心。让他服服帖帖。内心里不再有一丁点的涟漪。

怎么办?我比较赞成顺势而为。就是在时间足够充分的条件下。按你说的先试试。让你自己亲尝其味。知难而退。

我有一个朋友。孩子在高二突发奇想。要退学当厨师去。一开始。娘俩硬碰硬。刀枪剑戟的战争不断。谁也不服谁。问题一直解决不了。后来。我建议她顺势而为。于是送孩子去外地一个舅舅的饭店里。从削土豆皮开始干。结果一周之后孩子就逃回来了。说是受不了厨房的酷热和脏乱。和电视上演的大厨的感觉完全不同。又要当歌手。于是他妈找了个音乐学院的教授给他测试。人家教授让他唱了两首歌。弹了弹吉他。结论是不是干这个的料。彻底死了心。又回学校上课去了。

最后。要真正为孩子着想。在学习上体味其痛苦。为他想办法。共渡难关。完成学业。

我们要深知。如果孩子学得会。学得好。他是不会萌生退学的念头的。

凡是逃避上学的。一般都是被深深伤害过的。或者因为基础差。或者因为偏科。或者因为太累。等等。反正是坐在教室里就难受。一点也听不进去。

我们不可能用一两句轻描淡写的话就期望他能克服困难。更不能把学习看得太容易。鼓励的话要有。但不能只有鼓励。

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分析原因。找到突破口。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帮助孩子走出沼泽。

比如。家长应该找老师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咨询让孩子走上学习轨道的方法 。或者通过研究相应的书籍。又或者通过网络资源来学习相应的知识。如果孩子物理方面一窍不通。我们是否应该教会他正确的选科;如果孩子痴迷于创业。我们是否可以向他展示一下现在风头正劲的几位创业者的学历经过。

考不上一本考二本。考不上二本考高职。找到合理的目标非常重要。目标高了打击信心。目标低了让人懈怠。给孩子一个在教室里坐下去的理由。

话题补充。我有个亲戚的孩子。上学期间各种捣蛋。痴迷于游戏。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无奈去了一个私立学校。交了很多的钱。却连两个月都没待够。就跑回了家。父母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去打工。打工嫌太累。三天两头的请假。老板都烦了。直接给开了。再换地方。依然如故。最后偷了家里的钱去上网打游戏。现在18岁。整天在村里游荡。我曾经给他做个几次思想工作。无奈都失败了。根本听不进去。现在父母愁的不行。但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只能等待他自己的转变。

说这些的目的。是想表达一个观点。一旦一个孩子从小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习惯。等到大了。想改非常难。不是一二三四说说就能改得了的。

颇多无奈。

或许只有真正严酷的生活才能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但是。这需要时间。

父母小时候的溺爱和纵容。迟早会毁掉孩子。

我不相信孩子大了就好了等等瞎话。

所以。做父母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思想与习惯要从娃娃抓起!

晓行总结:学习需要克服困难。干别的照样不容易。初中生不能体味人生的艰难。只知道读书很累。所以。如果能够从小让孩子体验读书的乐趣和有用。大了他肯定可以克服读书中的困难。如果已经为时已晚。那就让他体验一把真正的人生。绝大多数孩子还是能够幡然醒悟的。至于说到创业之类的幼稚想法。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只需要因势利导。采取各种措施。争取让他尽快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学习的机会。过去了就很难再回来。如果不能说服教育。只有等待时间的考验了。

其他观点:

创业是一件非常艰辛、非常需要勇气和坚定信念的事情。孩子有创业的想法。我认为家长应该肯定和鼓励孩子。

不过。孩子想创业而不想上高中。是不理智的。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创业的理想。我们很支持。但是为了创业少走弯路。你应该上高中。不止上高中。还得通过高考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考上的学校越有名气越好。”

为什么要这么说?原因如下:

首先。考上大学去创业。可以获得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相助。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其中涉及到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减少资金压力、避免踏进创业盲区、获取更多有利于创业的方法和资讯。

因此。如果孩子真有创业的想法。就要努力考取大学。争取获得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相助。减少创业道路上的弯路。还能借此认识很多创业成功人士。一举多得。

其次。有名校学历做背书。更容易获得投资者青睐。

创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很多项目难以得到正常执行。因此。几乎所有创业者在创作前期、中期都需要寻找投资者的支持。而投资者一般都更青睐有名校学历做背书的创业者。因为他们的名校学历意味着智商高、做事灵活、值得信赖。在这种印象中。也意味着投资他们。更容易获利。

因此。如果孩子希望在创业路上更顺利。能得到贵人的相助和支持。就要好好读书。争取通过高考考取一所好的大学。

再次。有名校学历做背书。能让人才更有信赖感。更愿意跟随。

一个人能走得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高更远。在创业中。一个项目能被开发出更多有意义的功能和特点。能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一定是需要很多人才的互相成就。

人才往往会跟随什么人?他们会跟随有能力、有魄力、有见识的领导者。而有名校学历做背书。会让人才直观地感受到领导者的优秀。他们会因此更有信赖感。愿意花时间去主动了解领导者的项目。从而在交谈中和相处中来认识领导的能力、魄力和见识。进而死心塌地跟随。

因此。如果孩子希望以后在创业道路上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希望把这些人才化为己用。就要拼命读书。去考取一所好的大学院校。为自己将来创业做背书。让人才愿意主动来了解你、跟随你。

最后。眼界变高。格局变远。做人做事能更周全妥帖。

众所周知。18-25岁是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并稳固的阶段。会使人对人对事对物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价值体系认知。而在这个年龄阶段里。刚好是人在大学学习的阶段。这个时候在校园里能看到的世界越大、见识到越多。就会让自己的眼光变得更高、格局也变得更远。无论做人做事都会更周全妥协。而这些品质。对于后续一个人的际遇会有极其大的影响。

而大学越是层次高、越是质量佳。能给予学生的东西就越多。产生的影响也会更积极更深远。因此。孩子想要在以后创业中走得更顺利。就要争取在高中阶段好好学习。在高考之际考取一所好的大学。在大学里储蓄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厚积薄发。

另外。获取信息能力会更敏锐。快速掌握前沿资讯。

我们常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句话其实就是指信息差。随着互联网科技时代的发展。人获取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

哪些人获取信息能力会更敏锐。能快速掌握前沿资讯?毫无疑问。学历越高的人。获取信息能力越强。很多科研结果是需要通过外语信息进行了解的。而学历高。也意味着外语水平不错。对一些学术语言能理解得更加透彻。因此能从中看到商机。能比其他人更快抓住机会。

因此。如果孩子想要在创业中有所作为。甚至做出一番影响社会变化的事业。就要好好在高中阶段读书。通过高考考取好的大学。并不断深造。以此锻炼出自己敏锐的获取信息能力。为自己将来看到商机、把握机会做准备。

结束语:

总之。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无疑在高中阶段好好努力。争取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对实现孩子的创业理想百利而无一害。孩子想创业。这种想法非常值得鼓励。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对有创新有激情的引领者和人才求贤似渴。可是成为这样的引领者或人才。则需要孩子目光和格局放远。吃得下学习这份苦。而不是在当下因为不想读书、或者讨厌读书而跑出去盲目创业。相反。孩子如果真的把创业当成理想。那么一定要认清现实。并脚踏实地去为自己的创业理想做好准备。相信届时孩子一定能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其他观点:

想是一码事。做又是另外一码事。不想上学不代表厌学。想去做啥事不代表喜欢或者可以做好。不要生硬的告诉孩子不可以或者你必须上学。我可以答应你的想法。但是各退一步。放假或者有时间你可以去体验生活。但是学习不可以放下。因为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我们做父母的不是不相信你这个能力。只是希望做什么事情不要一时之气。而是考虑周全。即便是你做不好。可是在学做事情的同时你成长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43:47

    孩子,自己的,想法,高中,让他,人才,学历,能力,大学,父母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43:47

    没想到大家都对孩子不想上高中,想创业怎么办?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43:47

    年轻人就是年轻人。有想法。有冲劲。但是也往往过于单纯。不能对事物有充分的把握。造成一些冲动的代价。首先。父母要认真分析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