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岁为大秦丞相的甘罗最后结局如何?
原创

十二岁为大秦丞相的甘罗最后结局如何?

好文

热门回答:

自古英雄出少年。甘罗十二拜上卿。

甘罗。生于公元前256年。现在的安徽颍上县人。

从小就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又加上是秦国著名大臣的后代。所以。8岁的时候。就进入秦国丞相吕不韦府中。成为一名少庶子。少庶子就是年纪很小的家臣。

10岁甘罗:演兵场上显智慧。秦王大喜封郎中

秦王嬴政13岁的时候继承了王位。还是一个小孩。

秦国丞相吕不韦。位高权重。主持大政。他家中的少庶子也有机会与秦王嬴政同时参加重大的政治活动、军事行动。

10岁那年。甘罗与秦王一起到演兵场检阅。当时。年少的秦王很喜欢提出问题。

挨挨挤挤的一大群士兵刚刚站好队。队伍旁边的武器堆成一大堆。士兵人数没有数好。武器数量也不太好清点。

突然。秦王对跟随的将领发问:谁能在击掌10次之内。就看出武器多还是士兵多?

在场的将领们心里想。这样庞大的队伍、这样繁多的武器。用上一天时间也不一定能数得清啊。何况是10次击掌的功夫!

将领们心中犯难。都没有说出来。

发现没有人站出来解答问题。甘罗走到秦王面前。说:我只要击掌3次。就可以看出来武器多还是士兵多了。

秦王看看甘罗。露出不信任的表情。但是为了国王的威严。秦王严肃告诉甘罗:如果你比较不好。本王要依照军法办事的。军中无戏言。

甘罗很自信地说:我愿按照军法处理。只要士兵听从我的指令。

甘罗连蹦带跳登上指挥台。扫视场上士兵。很认真地命令道:我第一次击掌。所有士兵每人立即去取一件兵器;我第二次击掌。所有拿了兵器的人火速站到队列中。如有违抗、定斩不饶。

所有士兵齐声应答。

甘罗第一次击掌后。士兵们快速跑到武器堆那边拿武器。每人拿一件。

甘罗第二次击掌后。拿到武器的士兵都火速回到原来的队列中。

当士兵们站好队列之后。还有几个人人站在武器堆那边。两手空空。这说明士兵多、武器少。

甘罗跑到秦王面前。大声报告:报告秦王。武器少、士兵多!

顿时。演兵场上将士们全都诧异不已。

秦王十分高兴。满面笑容。把甘罗夸赞一番。

第二天上朝。秦王册封小甘罗为郎中(官名)。

12岁甘罗:以史为鉴明事理。打动张唐赴燕国

相国吕不韦希望扩大自己在河间的封地。决定联合燕国攻打赵国。

经过外交斡旋。燕王同意与秦国联合。并且把太子丹当作人质。送到秦国。

为了进一步协调燕国与秦国行动一致。吕不韦计划安排张唐去燕国担任相国。

张唐不敢去。因为在秦昭襄王时期。张唐领兵攻打过赵国。

赵王曾经承诺将用100里方圆的土地。重赏捉住张唐的人。张唐如果到燕国去。必须经过赵国境内。赵王一定会命令军队捉拿张唐。

吕不韦虽然不高兴。但是。没有强人所难。甘罗知道这件事后。主动请求吕不韦:让我去试一试。我有办法叫张唐到燕国去。

吕不韦对甘罗的请求不置可否。甘罗继续争取。他说:项橐7岁的时候。孔子就拜他为老师。我已经12岁了。让我试一试。有何不可?

吕不韦终于同意让甘罗去规劝张唐。

甘罗来到张唐府上。问张唐:您的功劳比武安君白起大吗?

张唐回答:没有武安君功劳大。

甘罗又问:丞相吕不韦与应侯范雎相比。谁更厉害?

张唐回答:丞相吕不韦更厉害。

这时候。张唐想到“白起之死”。

秦昭襄王时期。白起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白起在秦国领兵30多年。攻占城池70多座。歼灭敌人100多万。

秦昭襄王命令军队攻打赵国邯郸。白起认为不能攻打邯郸。秦王不听。结果秦军伤亡惨重。

秦王派范雎去命令白起带兵打仗。白起生病、站立不起。没有遵照命令到前线去。

秦军战败的消息不断传来。秦昭襄王再次命令白起。即刻动身前去指挥打仗。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

白起只得拖着沉重的病躯。赶往前线。白起走到杜邮(地名)时。范雎派出的使者赶上了。

使者将一把宝剑赐给白起。说是范雎命令他自杀。

公元前257年11月。白起举起宝剑。仰面朝天大喊一声:上天啊!我白起何罪之有。竟然如此凄惨!说完刎颈自杀。

甘罗看见张唐若有所思。便继续问道:现在丞相吕不韦请您到燕国担任丞相。您却不去。会有什么结果呢?

张唐沉默一会。对甘罗说:请你回禀丞相。我张唐择日启程、前往燕国。

老丞相吕不韦没办法处理的事情。甘罗替他做成功了。

12岁甘罗:劝服赵王献城池。回国秦王封上卿

张唐的思想工作做好之后。甘罗向吕不韦禀告:我愿意提前出使赵国。替张唐清除障碍。

吕不韦把甘罗的表现和智慧报告了秦王。秦王召见甘罗。经过当面考察。秦王、吕不韦一致同意派遣甘罗出使赵国。

赵悼襄王很重视甘罗造访。亲自来到城外把甘罗接进王宫。

甘罗对赵悼襄王说:燕国太子丹在秦国。燕国不敢欺骗秦国;张唐即将到燕国担任相国。燕国会和秦国齐心协力、通力合作。秦国、燕国结盟的目的就是进攻赵国。夺取河间一带更多的土地。

甘罗继续对赵悼襄王说:赵王如果先赠送5座河间一带的城池给我。我请求秦王把燕太子丹放回燕国。秦国、燕国不再结盟。赵王就可以放心进攻燕国了。

赵王觉得十分在理。当场拿出地图。亲自划出河间一带的5座城池。赠送给甘罗。甘罗回国后。秦王将燕太子丹放回燕国。

秦国不再支持燕国。赵王命令军队大肆攻打燕国。很快赵王夺取了燕国36座城池。

赵王为了讨好秦王。又从36座城池中划出11座。赠送给秦王。

甘罗出使赵国。没损一兵一将。前后总共为秦国获取了16座城池。吕不韦很高兴。秦王嬴政更是非常满意。

秦王嬴政奖赏甘罗。任命甘罗担任上卿。相当于丞相;并且把甘罗祖先被秦国没收的土地、房屋。再次赏赐给甘罗。

甘罗年仅12岁。就能够使出奇招妙计。使秦国轻松得到16座城池。千万不要轻视小孩子啊!

甘罗的成功告诉我们:一条妙计。可能胜过千军万马。这件事对我们当今有没有启发啊?

13岁甘罗:嫉恶如仇捏王后。如今墓在颍上县

甘罗比秦王嬴政小3岁。两人都正处于年少青葱岁月。

甘罗被封赏为上卿之后。经常与秦王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有时候也在一起玩玩小游戏。

甘罗才智超人。也有率直秉性。看不惯世故与傲慢的小人。

有一次。秦王与王后下棋。甘罗在旁边观看。甘罗平时对王后没有好感。

秦王一扔。一颗棋子掉到桌下。甘罗弯腰。看见王后的腿脚。便用力扭了一下王后的脚。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然后。再把棋子捡起来。

王后故意大声尖叫。并且请求秦王法办甘罗。

秦王很珍爱这位任命不久的上卿。对王后解释说:甘上卿无意碰到你的。

可能是一贯厌恶王后的情感流露。加上一时的硬性。甘罗却坚持说:我就是要扭她的脚。

中国古代流行一句话:男人头女人脚。能看不能摸。男人头女人脚。代表的是人的尊严。

甘罗扭的人恰恰是一国中最有尊严的女人。按照秦国法律。这是死罪。

迫不得已。秦王只能将这件事与相国吕不韦商议。

吕不韦原来很爱惜甘罗这个人才。但是。现在吕不韦对甘罗的情感已经改变了。

甘罗这么小。表现如此出众。眼看就有超过丞相的趋势;甘罗少年得志。狂妄的天性在不知不觉中。偶有流露。这两点。让吕不韦不但不再爱惜。反而产生嫉妒情绪。甚至还有嫉恨心理。

当秦王对吕不韦说出甘罗扭捏王后的脚的时候。吕不韦建议立即斩杀甘罗。否则。秦王的威望就会迅速降低。不利于秦国的治理、发展。

在王后、吕不韦的坚持下。秦王只得依据法律斩杀了甘罗。

聪明超人的甘罗。因为恃才自傲。小小年纪就被斩杀了。

对于历史发展。甘罗被杀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

明朝时候。甘罗家乡颍上县的知县何豸为甘罗修建了陵墓。并且立了一方石碑。后来。由于河水冲击。墓碑倒了、陵墓塌了。

1889年。安徽巡抚陈彝再次为甘罗建造陵墓、再次立碑。并且亲自题写碑文:“秦上卿甘罗碑”。

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多任地方长官数次重修甘罗墓碑。

今天的甘罗墓就在我们安徽省颍上县城东、甘罗乡境内。颍河北岸。距离县城25公里。是“颍上八景”之一。

有时候。家有孩子即将参加高考。家长就会到甘罗墓前烧一些香火。期望给孩子带来一些才气。在高考中获得理想成绩。

欢迎天下的朋友。有机会到颍上县、到甘罗乡来观光、旅游。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其他观点:

要说少年天才。历史上的甘罗要算一个。因为他十二岁就被拜为上卿(相当于丞相)。十二岁在今天还只能算是一个懵懂。还在读书的少年。即便是在古代。十二岁也还是个小屁孩。甘罗何以能十二岁拜相。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

甘罗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甘茂之孙。甘茂曾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得纵横家张仪、秦国公子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封左丞相。在秦国声望日盛。后遭向寿、公孙奭谗毁。愤而离开秦国投奔齐国。被齐王奉为上卿。后卒于魏。甘罗从小就聪慧过人。在祖父身边学有所成。八岁拜秦丞相吕不韦门下。任少庶子。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凭着过人的智慧和出众的口才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甘罗因功被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赐任上卿(相当于丞相)。

甘罗是战国末期的著名人物。小小年纪便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过人才智。《战国策》、《史记》都对甘罗十二岁拜相有着浓墨重彩的描述。但是。甘罗的生卒年。及十二岁拜上卿后的生平。史料却无可查。

甘罗的出生年考。只比秦王政小三岁

《史记·秦始皇本纪》、《燕召公世家》、《赵世家》、《樗里子甘茂列传》等书都没有写出甘罗的出生年。推算当时确实无人知甘罗出生于何年。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甘罗十二岁拜相前出使赵国。推断出他的出生年。

甘罗出使赵国时。当时赵国的王是赵悼襄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24年到公元前236年。即秦王政三年至九年。赵悼襄王在位期间曾三次发兵攻打燕国。时间分别是公元前244年。公元前242年和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三年燕王喜派太子丹入秦为人质。同年甘罗出使赵国。秦国归还燕太子丹。赵国攻打燕国。而秦王政三年。正是赵悼襄王元年。即公元前224年。这一年正是赵国第一次发兵攻打燕国。

甘罗出使赵国乃是在赵悼襄王元年。即秦王政三年。得出公元前224年时甘罗十二岁。而秦王政十三岁即位。公元前224年时也才十五岁。甘罗只比秦王政小三岁。他应是出生于公元前256年。

而关于甘罗最后的结局。同样无从可查。不过。也依然流传了两种说法:

一:为秦王政所害说

甘罗是个爱憎分明的人。他被封为上卿后。经常被召入宫中陪秦王政的王后聊天解闷。赏花下棋。在宫中他目睹了秦王政残暴不仁的一面。特别是在嫪毐事件发生后。秦王政暴打王太后。把太后逐出宫中。残忍摔死太后和嫪毐生的两个儿子。株连数千人。很多直谏的忠臣都被处死。甘罗恨的咬牙切齿。耻于侍奉暴君。但又困于宫中插翅难飞。每日度日如年。于是有了轻生的念头。

有一天甘罗正陪王后下棋。忽报秦王政回宫。甘罗心生一计。待秦王政走进宫门时。甘罗抓住王后的脚。王后一下子花容失色尖叫起来。这一幕正好被秦王政看到。气的他怒不可遏。当场拔剑刺死了甘罗。甘罗以死表达了他不事暴君的信念。

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且不说秦王政当时并没有立过王后。甘罗用这死这种极端的方式表达对秦王政的不满也并不现实。用秦王政的残暴来表达人们对神童甘罗英年早逝的遗憾也是偏颇过多。

二:无疾而卒。飞升成仙说

这种说法。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四十回:有诗云:甘罗早达子牙迟。迟早穷通各有时;请看春花与秋菊。时来自发不愆期。燕国太子丹在秦。闻秦之背燕而与赵。如坐针毡。欲逃归。又恐不得出关。乃求与甘罗为友。欲资其谋。为归燕计。忽一夕。甘罗梦紫衣吏持天符来。言:“奉上帝命。召归天上。”遂无疾而卒。高才不寿。惜哉!太子丹遂留於秦矣。

这种说法更扯淡。将甘罗的死托付于鬼神。生拉硬扯故意给甘罗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是古代文人为使自己的文学作品能成为爆文惯用的手法。

终极猜测:甘罗很可能是为吕不韦所害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并没有谈及甘罗的死。他十二岁拜上卿后的事迹也为零。司马迁没有选择狗尾续貂硬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甘罗。说明了他对史料的认真鉴别和实事求是的严肃态度。

那么甘罗的事迹为什么会停止在他十二岁拜上卿呢?个人推测。在这之后甘罗很可能因某些事得罪了吕不韦。被吕不韦秘密杀害。历史上的吕不韦。以“腹黑”著称。他虽对甘罗有伯乐之明。但一旦甘罗的成就对他产生威胁。那么以吕不韦的为人。是绝对不会放任甘罗出人头地。出将入相的。秘密的杀害甘罗。少一个潜在的对手。符合吕不韦的行事作风。

其他观点:

甘罗。12岁时就能以“攻心之计”。舌战赵国君臣。为秦王收取16座城池。被拜为上卿。相当于丞相。例如:历史典故“将相和”中的蔺相如。其官职就是上卿。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家。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此时本该才华大展的他。却就此杳然无闻。生死成迷。

甘罗。生于公元前256年。战国末期下蔡(今安徽颍上)人。

才华初展。智对公鸡蛋

秦武王嬴荡时期。秦公子蜀侯辉在辅相陈壮的支持下反叛秦国。武王闻报大怒。调遣甘茂为大将。率军前去平叛。不久。甘茂平定蜀地返秦。被武王任命为左丞相。同时又任命樗里子为右丞相。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因举鼎丧生。弟弟秦昭王嬴则继王位。极为宠信樗里子。而樗里子又经常在秦昭王面前诋毁甘茂。因此。秦昭王对甘茂多有不喜。

一日。秦昭王命令甘茂三天献上三个公鸡蛋。否则以抗命论处。甘茂回到家中。愁容满面。长吁短叹。

当时。甘罗年仅6岁。是甘茂的孙子。见此。心生疑惑。跑上前去。拉住甘茂的手询问出了什么事情。甘茂随将前事道明。

甘罗听后。却是“呵呵”笑了起来。并胸有成竹道:“爷爷。您不用担心。这等小事。交由孙儿即可。”

第三日。甘茂只好无奈目送孙子甘罗前去面见秦王。秦王以为甘茂想让一个小孩子来替他顶罪。更加生气。立即对着甘罗呵斥:“成何体统。快回去叫你爷爷来。”

甘罗一脸从容道:“爷爷来不了?”

秦王更怒:“为何?”、

甘罗回应:“在家生孩子呢!”

秦王一脸寒霜:“一派胡言。不怕寡人杀了你吗。男人能生孩子吗?”

甘罗则面露微笑:“请问大王。公鸡能下蛋吗?”

秦王一听乐了。连声称赞甘罗聪慧。随后不再追究甘茂此事。

祖孙永别。才华惊世

数日后。身处朝堂的甘茂。深感危机重重。趁攻打魏国蒲阪停战之机。逃往齐国。自此后。甘罗便投到了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的府中。任少庶子(年轻的家臣)。

秦王政三年(公元前244年)。燕国想与秦国结盟。随将太子丹送到秦国为人质。而秦国也想与燕国联合。共同对付赵国。为此。秦丞相吕不韦打算派张唐出使燕国。但是。由于张唐此前带兵攻打过赵国。而前往燕国又要途经赵国。所以心中害怕。竭力推辞。一时间。吕不韦无计可施。

听说此事后。年仅12岁的甘罗便向吕不韦“毛遂自荐”。对着心生疑虑的吕不韦。胸有成竹道:“项橐7岁可为孔子老师。而我已有12岁。何妨让我一试?”

接着。甘罗以武安君白起被应侯范睢撵出咸阳。死于杜邮的事情为例。指出张唐如果违抗吕不韦的命令。也会有同样的结局。因此。张唐更加害怕。当即同意出使燕国。

数日后。为让张唐能够顺利到达燕国。甘罗再次“毛遂自荐”。要求出使赵国。吕不韦禀告秦王后。任命甘罗为使。前往赵国。

抵达赵国后。面对赵王以及诸大臣的不屑目光。甘罗从容自若。开口第一句:“燕国已送太子丹到秦国为质。你们知道吗?”赵王点头。

甘罗再问:“你们听说张唐要去燕国为相吗?”赵王点头。

甘罗又问:“你们知道秦、燕两国相干什么吗?”赵王与诸大臣互传眼神。脸色微变。纷纷出言道:“难道想联合夹击我们?”

甘罗微笑点头。而赵王和诸位大臣却是议论纷纷。面露惊慌。

甘罗小手一抬。神情不变道:“大王。各位大人。不必惊慌。在下有一策。不但可化此危。而且还会给赵国带来莫大好处。”闻听此言。赵王及诸位大臣尽皆禁声。望向甘罗。

甘罗又不慌不忙道:“秦国与燕国绝交。任由赵王攻取燕国之地。秦国绝不干涉。”早有攻占燕国之心的赵国。本就担心秦国乘机攻打赵国。这才不敢攻打燕国。而甘罗所言。正好化解赵国的顾虑。因此。诸位大臣略作计议。遂将河间的五座城邑送给了秦国。

后来。赵王派大将李牧攻燕。所经之地。攻无不克。顺利占领燕国三十多座城邑。赵王高兴之余。为表秦、赵两国之好。又将所得燕国的十一座城邑相送秦国。

因此功。秦王封甘罗为上卿。赏金数百。并返还曾经祖父甘茂封地、府宅等。

神童陨落。探秘背后黑手

这一年。甘罗12岁。秦王嬴政15岁。甘罗被秦王封为上卿。位同丞相。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而甘罗却是成长中的“神兽”。

这一年。吕不韦已任秦相7年。朝中大事皆为其所定。秦王称他为“仲父”。同时。15岁的秦王。对太后与吕不韦私通之事。心中如同明镜。

再到后来。嬴政重用嫪毐反抗吕不韦。不难看出。当时嬴政对同为热血青年的甘罗。无疑寄予了厚望。并有培养甘罗对抗吕不韦之心。因为。甘罗的雄辩口才与政治谋略。已然超越了丞相吕不韦。因此。后人还将他与姜子牙相提并论。并传有俗语:“少不少。甘罗十二作宰相;老不老。姜尚八十事文王。”

古人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虽然。吕不韦确实也有大才。但是他的上位却是依靠“奇货可居”的投机手段所得。也就是不光彩行为。而作为他家臣的甘罗。却一跃跳到了和他平起平坐的地位。以他对权势的“热衷”。又岂能不防甘罗这个随时可以取代他的隐患。

所以。以吕不韦的身份地位。想要甘罗这个曾经依靠他生存的神童“消失”。无论是条件和机会。都会有太多太多。要不然。正值如日中天的甘罗又怎么会不声无息的消失呢?正常情况下。总该留下一些历史记载才对。

至于传言中。12岁的甘罗因用手去捏王后的脚。还理直气壮承认而被杀。明显将一个神童当成精神看待。显然不可信。还有《东周列国志》记载:“奉上帝命。召归天上。”说甘罗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被接到了天上。则更加的不可信。更有小说《哑舍》中说。甘罗因为与公子扶苏关系亲近。而被赵高和胡亥害死。如此悬殊的人物时间差距。又岂能相信。

同时。因为甘罗还未成年。也未到婚配的年龄。所以也不会留下后人。

甘罗墓与甘罗村探源

前去甘罗墓祭拜的人。大都会产生一个疑问:“甘罗的祖籍在安徽。又在陕西咸阳任上卿。为啥死后会葬在鄢陵?”

对此。有人存疑。鄢陵地处豫中大平原。甘罗的棺木又是如何被冲到这里来的。后来。经水系专家考察发现。古时候的鄢陵并不似现今这样平坦。而是沟壑纵横。同时。甘罗村的西北确实也有一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旧河道。此外。在县城的北部还有两条较大的水系。因此。甘罗的棺木被冲到这里来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祥子有个疑惑。甘罗的棺木经过四百多年的岁月侵蚀。又经过1千多里的水流冲击。为何还能被百姓确认。难道保存完好?

图片来源网络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眼泪、说拜拜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50:04

    秦王,秦国,吕不韦,燕国,丞相,王后,公元前,赵国,赵王,城池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50:04

    没想到大家都对十二岁为大秦丞相的甘罗最后结局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50:04

    自古英雄出少年。甘罗十二拜上卿。甘罗。生于公元前256年。现在的安徽颍上县人。从小就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又加上是秦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