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国国都都在哪里?
原创

大辽国国都都在哪里?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契丹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唐末到五代时。逐渐强大。并不断对外扩张。916年耶律阿保机在今天的内蒙古的西拉木河流域建立了契丹国。是为辽太祖。国号为契丹。建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辽太祖时期。注意吸收汉文化。又制定了自己的文字。即契丹大字。后进一步改造为契丹小字。社会经济也进一步发展。但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辽太祖向西北、东北扩张。甚至灭掉了渤海国。926年。耶律阿保机病死。耶律德光即位。为辽太宗。辽太宗入开封。灭后晋。建国号为大辽国。到辽圣宗即位前。宋太宗灭了北汉。准备发动对辽的雍熙北伐。但被辽打败。北宋对辽游攻势转为纯粹防御。但辽一直没有放弃对宋的攻势。也希望解决辽宋之间长期对抗。辽圣宗和承天太后带领辽军南下。连破城池。直抵澶州。但因为宋真宗的亲临。辽大大帅萧挞览的战死。辽军提出和约。双方签订了盟约。即澶渊之盟。该盟约确定了宋辽的边界。宋辽维持了一段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局面。随后。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其他观点:

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都不免会想。这问题这么简单随便查下就知道啦。毕竟一个朝代的国都最多就两个。比如明朝的国都就一个首都北京和一个陪都南京。不是很容易吗?的确一般情况下一个王朝的国都基本上都采取两京制。即一个首都加一个陪都。但是辽朝却是个例外。它不但经常变换国号。反复使用着辽和契丹这两个国号。其国都的设立更是与众不同。它不是采用一般王朝普遍采用的二京制。而是采取更为独特的五京制。

辽朝是公元907年由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机所开创的朝代。它历经二百余年一共有五个国都。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且这五个国都是同时存在的。而非先后存在的。那么这五个都城是怎么来的呢?又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呢?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这里澳古君为你一一揭晓。

上京临潢府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登基称帝。建国“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当然这个地方并不是叫上京临潢府。而是叫苇甸。当年耶律阿保机成为部落首领后。就将这里选为政治中心并建立“龙眉宫”。史称“西楼”。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在此继任为契丹大首领。并在“西楼”开始营建宫殿。后随着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其余的六个部落。并于公元916年称帝。建国“契丹”。即在“西楼”开始大规模的营建皇城。而这个时候西楼也更名为“皇都”。后在927年随着契丹国力的增强。契丹的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开始有计划的对皇都进行扩建。史载“太宗诏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事于两庑”。自此日后的上京基本营建完毕。

927年11月随着契丹灭亡后唐并夺得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先是改国号为“大辽”。后将“皇都”改为上京。并建临潢府。自此上京临潢府被正式定名。并开始了长达二百余年的辽国都城的历史。当然辽国之所以会在此定都。那是因为上京从耶律阿保机开始就一直都是契丹族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契丹族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契丹族在内蒙古建立的第一座京城。所以它是首都自然理所当然。

东京辽阳府

辽阳府所在地原是渤海国的辽东城。也就是今辽宁辽阳。渤海国是唐朝时期东北地区的一个割据政权。在宋之前一直有着“海东盛国”的美誉。其国力也一直都在北方其他民族之上。但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国主都太过无能。导致国力极速下降。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为了向东扩张契丹的势力。于是在一年就集中全部兵力攻向了已软弱不堪的渤海国。并于同年占领了渤海国全境。

而在耶律阿保机灭亡渤海国后。并在此国建立了一个由其子耶律倍所掌控的属国“东丹国”。那么讲到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了。为什么明明是讲东京辽阳府的。为何要讲“东丹国”呢?其实辽阳府之所以会成为五京之一。就是跟东丹国有关。当年耶律阿保机在灭亡渤海国的二年之后就驾崩了。原本继位的应该是作为太子的耶律倍。但是由于当时的耶律德光受到述律后的支持从而替代了耶律倍坐上了帝位。

而耶律倍因势力薄弱也没办法。只能在东丹国做他的国王。但耶律倍虽已安心的做他的国王。不过耶律德光可不放心他和他的东丹国。毕竟本来这皇位是他的。所以他登基后就借口辽国的边境需要将原本的辽东城升为辽国南京。并在此驻扎重兵。以此来死死盯住东丹国和耶律倍。而后更是借口辽国南京作为辽国国都需要大力发展。而发展就需要人。于是就让耶律倍从东丹国的都城天福城迁移人过来。而作为属国国王的耶律倍也绝对不能不同意。最终在这样的操作下。东丹国就被耶律德光弄的国力骤降。甚至在930年作为国王的耶律倍都被迫逃到了后唐。

而后随着东丹国的名存实亡。实际上辽国已经开始直接管理着这片土地。于是耶律德光最终就在辽国南京设立中台省。并有这个机构来管理整个东丹国。后在938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府。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前期的东京辽阳府并不是辽国的国都。而是东丹国的行政都城。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辽国掌控整个东丹国。后在后期随着在982年东丹国被废。辽国直辖了这块土地后。作为当时东丹国的行政首都东京辽阳府才开始真正的成为了辽国的行政首都。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着整个辽东的土地。

南京析津府

析津府就是今北京。为辽国陪都。公元938年随着辽国吞掉了幽云十六州。辽国开始在此地建立行政治所。在幽州建立“幽都府”并升为南京(后改为燕京析津府)。自此成为辽国五京之一。众所周知幽州历来是经济发达的农耕地区。也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屏障。辽国得到这块地方自然而然就要牢牢掌控住。再加上此地多是汉族。辽国的首都上京又离这块地盘较远。管理上来说未免有点鞭长莫及。

于是最终辽国决定在此地设立陪都。同时建立了一个“南院”机构。由它来治理辽国在整个北方地区的土地和臣民。后到公元1004年宋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之后。辽国南京的地位就显得更为的重要。在这个时候辽国南京是辽宋两国的贸易点。也是宋朝向辽朝输送贡品的交接点。宋朝每年向辽国赠送的岁币、布匹等都由此地直接送往上京。自此辽国南京的五京地位就一直未有取消。直至辽灭亡。

其实初期辽国在南京析津府设立陪都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有效的掌控辽国在北方地区的疆域和汉族百姓。后来在经过与宋的和谈后这里就更是成为了辽国的经济中心。辽国几乎一半的钱粮都是从这里获得的。而且宋朝的进攻的巨额财富也是从这里送往上京的。所以在这里辽国自然要特别重视。而且由于这里的条件要比辽国的任何地方都要好。所以在当时辽国的皇帝在这里修建了豪华的行宫。且在这里待的时间要远远多余其他四京的时间。也就是如此此时这里也自然就成为了辽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那么作为辽国陪都也名副其实。

中京大定府

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公元1007年随着辽国相继征服奚、乌古、黑车子室韦、鞑靼、回鹘与渤海国等国。又获得了幽云十六州及漠北地区。可以说到了辽圣宗时期辽国的国土已经远远大于辽刚建国的那个时候。而随着辽国国土的极具扩大。曾经位于中心的上京此时已然是变成了偏居塞外的城市。显然此时的上京已经无法再作为疆域广阔的辽朝的都城。

最终在1007年辽圣宗决定迁都中京大定府。并在这里仿造故唐“神都”洛阳营建全新的都城来作为皇室的新居住地。至于为何要在这里营建新都。那是因为此地正好处于上京和南京的中间。而且气候宜人。四通八达。宜农宜牧。可以说是最适合建立大都市的地方。再加上当时辽宋两国当时正处于和平期间。两国贸易不断。两国来使更是接连来往。而刚好皇帝在中京有便于接待宋使。而且当时的辽国南京又是辽国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所以在中京这个位置既能照看到幽州。又能照看到上京。这绝对是最佳的去处。

简单的来说辽国之所以会迁都于此。原因就在于中京可以说是属于辽国的核心地带。这里离辽国的其他都城都不远。且交通也更为便利。在这里建立都城可以更好的协调辽国各都城的关系。亦能更好的控制整个辽国。

西京大同府

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也是辽国的陪都。公元1044年辽国将云州升为西京。府曰大同府。自此成为五京之一。云州是辽国当年从后晋手中取得的幽云十六州之一。本来云州的地位并不突出。因为有幽州的存在。所以并未收到辽国君主的重视。但是在了辽兴宗时期。随着辽夏两国关系的恶化。西夏对于辽国西境的威胁越来的严重。

于是位于西境要地的云州就越发显得重要。再加上宋朝对于辽国西境也是虎视眈眈。最终辽国决定将云州升为西京。并作为陪都。同时派驻重兵。并有王公贵族来直接管理。当然辽国在云州设立陪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云州在当时是幽云十六州最中心的城市。在当时如果要设立都城就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刚好云州周边的城市就可以提供一切资源。再加上云州四通八达。交通本就便利。所以最终选择了云州来作为辽国西境的陪都。

当然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辽国在云州设立西京。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止西夏和宋对于西境的觊觎之心。从中确保辽国对于西境疆域的掌控。和其周边城市的管理。

可以说辽国之所以会在全国设立五个都城。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和控制着这个幅员辽阔的辽国。它设立的五个都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目的。比如设立东京辽阳府是为了更好的掌控原渤海国的土地和子民。设立南京析津府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北方的土地和治下的汉族百姓。同时也为了便于与宋朝的贸易。实际上辽国实施的这种针对不同区域分而治之的方法的确加快了辽国对于新占领地区的征服脚步。同时也加快了新占领地区的经济恢复。所以不得不说辽国的五京制的确是一种实际而又有效的管理制度。

其他观点:

辽。契丹族建立的王朝。

契丹。发源于北方大兴安岭的游牧民族。最早源起于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之间。文献中称之为东胡。或直指为鲜卑宇文部的一个分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匈奴别种”。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比960年建立的北宋立国还要早。耶律阿保机“以金龊箭卜之”确定了建立都城的地点。就是骑着马奔驰。同时射出一箭。箭落处就是建都之地。这个建都之地当时叫作“西楼邑”。辽太宗时期。契丹改国号为辽。将修建好的都城命名为“上京”。设临潢府。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史*地理志》认为此地“上京。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种。水草便畜牧。”

耶律阿保机称帝立国之后将大辽的势力向东发展。灭了东北地区靺鞨族政权所建立的渤海国。改名为“东丹国”。于现在的辽宁辽阳设东平郡。迁渤海国遗民于东平郡。太宗耶律德光时设辽阳府。作为南京。

太宗耶律德光时后唐节度使石敬瑭为了换取太宗耶律德光的军事支持。在936年把幽云十六州献给辽。于是又设幽都府为南京。就是现在的北京西南广安门一带。原来的南京辽阳府改为东京辽阳府。

上京、东京、南京合称为“三京”。这是辽前期的三个行政中心。真正起到国都作用的还是“上京”临潢府。

中京大定府是辽圣宗耶律隆绪时修建。在现在的内蒙古赤峰宁城。中京大定府与中原接近。北边是草原民族杂居之地。地处咽喉要道。中京大定府是最大的陪都。仿北宋的汴京修建。规模宏大。

大辽五京中最晚建都的是西京大同府。即唐代时的云州。现在的山西大同。西京一个是重要的赋税收入之地。一个是战略位置重要。南临北宋。西临西夏。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52:15

    契丹,辽国,耶律,都城,辽阳,上京,南京,渤海,大定,西京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52:15

    没想到大家都对大辽国国都都在哪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52:15

    契丹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唐末到五代时。逐渐强大。并不断对外扩张。916年耶律阿保机在今天的内蒙古的西拉木河流域建立了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