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师范生,无基础知识,如何较好备考教师资格证中科一的写作题和科二的教学设计题目?
原创

非师范生,无基础知识,如何较好备考教师资格证中科一的写作题和科二的教学设计题目?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科一的写作题备考方法

综合素质卷面分150分。作文占50分。拿90多分基本上是能保过了。一篇作文小学。幼儿基本上不少于800字。中学不少于1000字。具体还要看试卷上的要求。  

以教师的眼光来写作文。一方面在测试同学的写作表达。思维逻辑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测试同学掌握了多少教师的理念和教育学的知识。  

一、将教育观与写作相结合  

(一)运用教育观准确抓住作文的立意  

在教师资格考试的复习当中。大多考生都对教育相关的理论、观点、职业道德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背记了不少内容。其实。这些知识点不止能应对与教育理论有关的选择题、问答题。还能在写作中派上用场。综合历年综合素质写作主题来看。除了考查人生观。如:  

2013上半年(小学)主题是“人生挫折”。(幼儿)主题是成长;最主要的是考查教育观。  

如:2013下半年(中小幼)主题是学高与身正;  

2013上半年(中学)主题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哈里总统的母亲不仅为总统儿子骄傲。也为挖土豆的儿子自豪);  

2012下半年(中学)主题是发现人才(戴维最大的成就是发现法拉第);  

2012下半年(幼儿)主题是知行合一、贵于行之(儿童博物馆墙上的名言);  

2012下半年(小学)身教重于言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母亲与父亲教育儿子的不同方式);……  

其中人生观的考查主题也可以往教育观引申。如“人生挫折”主题可以写渴望成为一名教师路上的挫折。也可以写针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成长”主题可以写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可见。综合素质写作主题与教育观密不可分。要懂得灵活地把教育理论的内容运用到写作中。找准写作材料的意图。抓住材料表达的核心观点。明确立意。  

(二)运用教育观拆分出作文的分论点  

如。2013上半年(幼儿)“成长”话题。若写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可结合教育理论中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来提取分论点。教师专业发展方法有:1.终身学习;2.教育反思;3.教育研究。可直接作为三个分论点。  

又如。若考查主题: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理想的教师?  

教育理论中。教师职业角色主要包括:1.传道者的角色;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3.示范者的角色;4.管理者的角色;5.(父母)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的角色。分论点就可以从中任选3个进行写作。  

因此。要懂得将自己背诵过的教育理论灵活运用。但是。切忌大段抄写。不要把作文写成主观问答题。  

二、积累与教育有关的名人、名事、名言  

虽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功夫在平时。平时要多积累素材。作文才有内容可写。否则。即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既然写作考查主题多是教育观。那就应该多积累与教育有关的名人名言、事例典故或社会新闻等。  

再如与教育有关的名言:  

运用教育观准确抓住作文的立意  

苏霍姆林斯基: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的好的东西。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宋·李觏《广潜书》: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陶行知: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蔡元培: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  

在平时复习中。多积累与教育相关的名人、名事、名言。胸中有墨。考试自然下笔千言。  

三、多练笔、多做试题才是王道  

前面的积累和铺垫。都是为了动笔做准备的。很多考生都不喜欢动笔写作文。只停留在“看”或“构思”这一步。总有种惰性。想着考试再来写。这是绝对不行的。笔头表达能力并不是“想”出来的。一定要多加练习。再好的作家。再好的文章。也都是反复练习的结果。正所谓。“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因此。平时一定要动笔去写。无论写得好或差。无论一篇作文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写完。坚持写出来。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写作作为一种能力型的考试。方法只是基础。没有经过练习和消化。再完美的方法也只是摆设。一无所用。

科二的教学设计题目备考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难度越来越大。通过率由改革前的70%降到现在的30%。掌握相关的答题技巧肯定是考生所迫切需要的。那我今天就来说一下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最后一大题的备考策略及相关答题技巧。

小学科目二这门课总共满分150分。而每次考试的最后一个大题肯定是教学设计题。占40分。最后这道大题以2选1的形式呈现。一道数学一道语文。那建议考生选择语文类的进行答题。因为语文类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此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语文类的教学设计题。

根据对这几年真题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语文类的教学设计题总共分三小题。第一小题基本考查的都是本篇课文的写作特点(2014年下半年考了如何进行识字教学)。第二小题基本考查的是教学目标或者教学重难点。最后一小题基本考查的就是除了第二问以外的教学环节。比如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或板书设计等甚至出现让考生直接写整个教学环节。

第一小题。课文的写作特点。考生在回答这个小问主要是可以从课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排比、对偶)、写作特点(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写作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文章结构(如总分总、总分)等方面考虑。然后再结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等这样的句型串起来

第二小题。某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其中考的最多的是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 教学目标。这个问题涉及到3个注意点:(1)区分年段。问题中肯定会说明是小学低年段还是中年段、高年段。所以大家在答题的时候就要区分好适合于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例如像理解型的背诵型的肯定就不适合低年段的学生。(2)写明三维目标。新课改之后都要求写三维目标。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所以我们在书写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根据这三维来写清楚。知识与技能:可以写掌握生字词。熟读背诵课文。会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过程与方法:可以写通过怎么样的过程。学会了怎么样的方法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了怎么样的意识、养成了怎么样的习惯、形成了怎么样的情感。(3)主体必须是学生。也就是说三维目标的书写必须是学生形成了…学生养成了…学生掌握了…等。或者是可以省略“学生”。但千万不能写成“使学生掌握了…使学生学会了…”这样的表达。

2. 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里很多同学可能会把重点和难点混淆。认为重点就是难点。事实上两者并不相同。顾名思义。重点是我们这堂课最重要的。而难点是对于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当然有时候两者可能会有交集甚至相同。重点可以根据课题分析法。也就说根据本堂课的课文标题。课文标题所体现的内容一定是重点。难点可以根据学情分析法。就是按照学生的现有水平。比如小学低年段的学生。那比如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他们也是难点。因为年纪小很难读出有感情。除了上述的方法所找出的重点和难点。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课文来补充确定。

3. 第三小题。一般考查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或整个教学环节。也可能是板书设计。

以下是整个教案的完整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新课教学:

3.巩固提高:

4.小结作业: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下面再分别介绍每块内容:

一、 导入:

导入方式:

直接导入、复习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

实例导入、审题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

导入意图:

吸引学生的兴趣。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入学习

二、 新课教学: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生字

2、读课文。理解大意

二、再读感悟。细品研读

1、理解重点词语

2、体会重点句子

3、交流重点段落大意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分享学了这篇课文的体会

2、联系实际……

三、巩固提高

1、用句型造句;

2、分角色朗读;

3、阅读相关材料。和同学一起分享

四、小结作业

小结方式:

1.新旧知识的比较

2.设置悬念和疑问

4.师生共同回顾

作业方式:

1.回家和父母分享

2.课后练习题

3.预习

4.写篇相关的小作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53:10

    课文,难点,主题,学生,重点,小题,都是,教师,方法,角色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53:10

    没想到大家都对非师范生,无基础知识,如何较好备考教师资格证中科一的写作题和科二的教学设计题目?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53:10

    科一的写作题备考方法综合素质卷面分150分。作文占50分。拿90多分基本上是能保过了。一篇作文小学。幼儿基本上不少于8